夫郎讓我別擺爛了 第28節(第1/2頁)

作品:《夫郎讓我別擺爛了

他面上有些疑惑,卻還是應道:“正是,不知小兄弟有何貴幹?”

陸憬道:“我近日打算在鎮上開一家成衣店,正需要布匹。”

領頭漢子臉上的疑惑被驚喜取代:“你說的可是真的?”

陸憬笑道:“怎會有假,我能看看你們的貨嗎?”

陸憬又轉向張大夫,詢問道:“張大夫,可否借用一下您的地方?”

張大夫笑道:“沒事,我這裡也沒人,你們儘管用便是。”

另外兩位漢子臉上的頹喪焦急也變成了喜色,領頭的漢子腿腳不便,他們便引著陸憬去了院裡馬車旁,開啟箱子給陸憬看。

“小兄弟,我們的布料都是從越雲布號進的,這些都是時興的花色,你看。”

陸憬仔細看了,幾兄弟不知是做過市場調研還是單純的審美不錯,拿的貨確實都很合陸憬的意,陸憬道:“你們還有多少布匹,我的店還未開業,怕是吃不下太多。”

兩人中長臉的漢子更機靈,趕緊道:“剩的貨也不多了,約莫三十匹。”

他動作利索地把空箱子搬到地上,把裝了貨的箱子都開啟來給陸憬看剩下的布匹。

陸憬逐匹看過來,有錦緞有棉布,他在心裡默了個數,覺得自己應當能吃得下,便道:“勞煩幾位算一算全部買下需要多少錢。”

長臉漢子進屋去找他們大哥,領頭的漢子也聽到了院裡的對話,他轉向張大夫,問道:“大夫,請問此處可有算盤?”

張大夫搖搖頭,“我這處每天不過幾十文的往來,可用不上算盤。”

領頭漢子滿臉著急,生怕再耽誤下去生了變故,這單生意會黃,陸憬也跟著走了進來,他道:“不用算盤,我列個單子,你告訴我每種布匹的價格,我來算。”

見領頭漢子臉上有些猶豫,陸憬這才反應過來,這樣的話對方完全不知道自己算的是對還是錯,自己和他們又素未謀面,他們怎麼敢隨便相信自己呢?

陸憬沉吟了一會兒,提出一個折中的辦法:“這樣,我先列單子算一遍,如果在我能接受的範圍內,我便買了這批貨,你們一會兒把貨送去我家中,到時我準備好算盤給你們自己算,我沒帶那麼多銀子,若要交易都是要去我家的。”

領頭的漢子一聽,也覺得很是中肯,反正最後他們還要用算盤算一遍,要雙方都認可才作數,他便點點頭應道:“沒問題,我給你列。”

陸憬問張大夫借了紙筆,很順手地遞給昀哥兒,昀哥兒也沒覺得有什麼不對,走到桌邊鋪了紙蘸好墨抬頭看向陸憬。

陸憬笑著對領頭漢子道:“你說吧。”

領頭漢子愣了愣,怎麼是這小哥兒來寫?

不過連陸憬都這麼說了,他也不再猶豫,讓另外兩個漢子把剩餘的貨物都搬到堂屋,他拿出一本冊子,一一對照著把布匹名稱和價格念給昀哥兒聽。

他本來還特意放慢了速度,怕小哥兒跟不上,結果小哥兒幾乎在他說完的同時便停了筆,聽他停下還疑惑地看向他。

被這麼標緻的小哥兒注視著,領頭漢子漲紅了臉,他也不再放慢速度,正常地往下念去。

等他念完,昀哥兒擱下筆,拿起紙吹了吹遞給陸憬,他小聲道:“陸大哥,一共是九十貫並三百文。”

陸憬驚奇地看向昀哥兒,沒想到他竟然還有這樣的計算能力,這已經不只是受過良好教育便能解釋的了,他一定是天資聰穎又好學,才會這麼厲害。

昀哥兒接觸到他的眼神,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不知道有沒有算錯。”

陸憬看著單子默算了一遍,果然,和昀哥兒算的分毫不差,他在心中嘆口氣,他這到底是撿了個什麼樣的寶貝啊。

陸憬餘光瞥見昀哥兒滿眼期待地盯著自己,對他笑道:“沒有算錯,昀哥兒真是太厲害了。”

昀哥兒被他誇得臉紅撲撲的,分明是高興的樣子。

三個漢子看他倆在那說小話,莫名覺得自己在這屋裡好像有點多餘,好在陸憬很快抬起頭來,對他們笑道:“我算出來是九十貫並三百文,這批貨我要了。”

幾人見他極為自信,心裡也覺得他算的應該大差不差,稍微放下心來,既然他能接受這個價位,那麼就算最後算出來和他算的結果上下有些差距,應當也問題不大。

幾人都很高興,他們本來愁雲慘淡的,沒想到柳暗花明又一村,這生意竟然就這麼成了。

談完生意,陸憬跟幾人說了要等一會兒,便帶著昀哥兒走到張大夫跟前說明來意。

張大夫心裡點頭,聽話的病人他們最是喜歡,更別提這個還會自己主動來複診。

幾個漢子發現是小哥兒要看病,都自覺地去了院裡等候,斷腿的漢子也被他們挪到了馬車上,等著陸憬忙完後一起出發去他家。

屋內,張大夫仔細給昀哥兒診完脈,對兩人笑道:“調理得很好,吃完這副藥再換一副,應當就差不多了。”

陸憬面色一鬆,對昀哥兒身體狀況的擔心一直壓在他心底,儘管看了兩位大夫都說好好調養能養回來,他還是放不下心,今天張大夫的話總算給他吃了一劑定心丸。

陸憬付了診費,帶著昀哥兒走出來,他雖然面色如常,卻連三兄弟都能感覺到他的高興。

兩人這便要折返,幾兄弟多付了些診費,跟張大夫說明情況,把空箱子暫時放到張大夫的院子裡,請他幫忙看著,晚一點再回來拿。

馬車上沒了空箱子便騰出了可以給陸憬和昀哥兒坐的地方,陸憬也不推辭,帶著昀哥兒坐在了車尾。

陸憬指明方向,馬車便向清溪村駛去。

路上與幾人閒聊,陸憬才瞭解到他們的情況。

三人是親兄弟,分別叫做徐文華、徐文成、徐文柏,做布商沒有多久,現在還沒有穩定的客源。

他們從布號進完布後沿路向布行兜售,布行在他們這裡挑選布匹,這次能看上他們的佈下次可能就看不上了,他們也沒有主動權,因此每一趟都要輾轉多個地方才能把布賣完。

折溪鎮他們之前便來過,鎮上的兩家布莊都不需要他們的布,因此這次他們只是路過,要去下一站折雲縣,那裡有幾家之前跟他們交易過的布莊。

誰料老大徐文華在半路不慎摔了腿,旁邊路過的村民說近處村子裡有大夫,他們便跟著村民指的路趕緊送去了張大夫那兒。

大夫診斷出右腿骨折,交代了要靜養,不然怕是會落下殘疾。

走商路上實在顛簸,不能帶上傷者,要麼便把傷者留在這裡,再留下一人照顧他另一人獨自去走商。

只是兩兄弟生意頭腦不及大哥徐文華,單獨一個人去怕是被騙得褲子都不剩,兩個人還能勉強只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