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3章 早已經不復存在(第1/2頁)

作品:《少年郎之前世今生

這樣做的目的,當然是期望人多力量大,藉助於他們的勢力,也好幫著自己圓夢。

雖然今日裡情況突變,於自己的小家,於自己的燕國來說,仇恨早已經付諸流水,化之煙雲,但是對於與自己出生入死多年的兄弟來說,自己怎麼可能置之事外,獨善其身?

所謂的有福同享,有難同當呢?

因此,程燕這才對著沈靈輕輕的說道

“中哥,你就不要再蹚這趟渾水了。”

感覺到程燕受到其他人等的說辭,心理上似乎又有所波動,沈靈趕快說道

“一個人心中有多少恩?就能積下多少福;

一個人心中有多少怨?就會遭受多少苦;

一個人心中有多慈悲?就將抵消多少難。

兩千多年來,蘭妹及諸位心中的苦,我曾經也感同身受。

對苑兒對蘭妹的思念,對山匪的痛恨,失去親人的痛苦,諸位應該知道,我也不比你們少上一絲。

但是,只用了幾十年,當時過境遷,朝代更替之後,我就此放下,及時釋懷。”

說罷,沈靈扭頭看向魏去疾等人,而後則是繼續說道

“自古有言,勝者為王敗者為寇,成王敗寇就是朝代更替最好的理由與詮釋。

縱觀春秋戰國時期,諸侯爭霸天下紛爭破壞了奴隸制的舊秩序,給人民帶來了巨大的災難和痛苦。

但是回顧歷史,諸侯爭霸勝者為王,這也是歷史展與演義的必然程序。

弱肉強食,刀槍裡出政權,馬背上定天下,這種戰爭形式,加快了祖國統一的程序,促進了華夏各民族的大融合,也加快了變革與創新的步伐。

想當年,周初八百諸侯國,至今尚存幾國?

信草,你想復韓,可以;

魏哥,你想復魏,也可以;

青石、寒水還有喜樹,你們想復楚、復齊或是復趙,也可以;

巾幗不讓鬚眉,即便蘭妹,你想復燕,那也可以。

那麼,請問之前除秦國之外的其他戰國七雄中,你們這六國所取代的其他幾十上百的諸候國,如果也要復出,你們韓魏趙楚燕齊,可否答應?”

朝會廳裡,沈靈再一次滔滔不絕、娓娓而談,特別是最後幾句,一個支援的表態之後,緊接著的一句反問讓程燕等五人一時無法作答。

看到幾人沉默不言,沈靈繼續語驚四座、侃侃而談

“春秋戰國(公元前77o年-公元前221年),是百家爭鳴、人才輩出、學術風氣活躍的時代,也是我國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時期。

自平王東遷以後,東周開始,到最後周王室開始衰微,只有天下共主的名義,而無實際的控制能力。

中原各國也因社會經濟條件的不同,出現了大國間爭奪霸主的局面,而各國的兼併與爭霸,又再一次促成了各個地區的統一。”

“信草,你應該還記得,當初你們韓國是如何滅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