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最大的豪門(第1/2頁)

作品:《少年郎之前世今生

杜桂心裡知道,關於義子黃宣所說,王決明在上世界的所作所為,不可當作反對的理由。

否則,任誰一問訊息的來源,最後集中到一個平民的身上,肯定就不足為信。

再者,如若法制司就此展開一番詳細調查,萬一王決明的情況與黃宣所說,有不小的出入,將來更是難以收場。

為了給義子黃宣出氣,自己鋌而走險,已經是違反了秦律,屬於拉幫結派、干擾朝政,要知道,這可是皇上最是忌諱之事。

因此,昨日裡聯絡其他幾位司長時,後來在議事樓的時候,已經事先串通一氣,投下反對票的緣由,就以王決明的文章為突破口。

他既然說下世界不如上世界,那就不要過來嗎?這個理由難道還不夠充分?

粗略的知道是文章方面的原因,蒙常山也是解釋一番

“不瞞你說,杜司長,如果將上下兩個世界進行對比的話,如今確實如此,所以,王決明如此說法,倒也算得上實話實說。

這一點,就連皇上心裡也是清楚。

之前,皇上時常在蒙某人處,多次瞭解上世界的日常生活與環境狀況,兩個世界相比,莫說王決明,就是杜司長問蒙某,蒙某也是如此回覆。

我們應該以實事求是的態度,客觀的去看問題。

蒙某這一年多奔波於各司之間,進行協調,杜司長是知道的,撤軍還民制度,勢在必行。

因此,希望杜司長考慮到我們守陵軍將士,在外兢兢業業保家衛國,實屬不易,還請莫要再行為難。”

“為難?杜某何必為難?蒙將軍憑心而論,你在各司遊說一年有餘,在守陵軍撤與不撤的問題上,我杜某可沒有為難蒙將軍吧?

十年一次,杜某是按時放生靈丹,盡心盡職從無遺漏,為皇上效忠,為守陵軍盡力。

所以說,杜某隻是就事論事,不是針對你們守陵軍全部。

而且,此次王決明不行,不是還有其他三十多位符合條件的將士嘛,再換一個下來進行面試,也未嘗不可。”

也是,在撤軍還民這件事上,一年多來,醫藥司幾乎從來沒有難為過自己,而且還是支援的態度,這一點杜桂所言不假。

十年一次,杜桂也是將所有生靈丹打包在一起,交由自己帶回上世界裡按人頭放,其工作也是仔仔細細,極度配合。

再者,剛才杜桂已經點明,王決明不行,可以再換一名將士過來。

綜合以上幾點,蒙常山感覺到,反對票一事並不是針對整個守陵軍,好像更多的是針對王決明一個人似的。

至於原因,自己當然是一點也不知道。

“是,是,杜司長在撤軍問題上未曾阻攔,蒙某甚為感激。因此,在這次面試中,希望杜司長一如既往,繼續支援。

王決明是裨將軍王元參的兒子,也是守衛司司長王元胡的侄子,不看僧面看佛面,還是希望杜司長再行通融。”

“剛才杜某已經表明立場,撤軍還民,杜某支援,但是王決明面試,杜某反對。

杜某就事論事,對人不對事,因此,如果蒙將軍仍不滿意,儘可再行替換一名將士,再來面試即可。”

撤軍還民來之不易,而且這一次是好友王元參的兒子,事到如今,蒙常山怎麼可能再去換上另外一名將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