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除了人頭還是人頭

作品:《少年郎之前世今生

坐在一旁,低頭正吃的來勁的唐松草一聽“什麼太陽?關我何事?”

但是下一秒,也緊跟著說道“我了個去,沈靈,你今天這是唱哪一齣呢?”

但是不等沈靈回覆,就略帶不滿的情緒,地對著李飛蓬說道“以後當貶義詞用的時候,別叫我名字。”

雖然日復一日的情景有所改變,但是,沈靈與紫蘇兩個人卻不以為然,倒是也沒過多的解釋什麼,就只是還和以前一樣,面對面地坐了下來,吃起飯來。

當然,紫蘇的臉上,明顯有著一種滿滿的幸福感。

而隨著大家津津有味,去開始準備風捲殘雲,大口吃飯大口喝湯時,餐廳的廣播又開始了

“呼、呼、呼”,可能是對於學校廣播裝置的不自信,洪校長進行了簡單的測試以後,這才開口講道“打擾一下,現在,播放一條校園簡迅。”

“咳、咳。尊敬的教職工同志們,親愛的同學們,今天,我們孟陽市組織了一部分代.表,蒞臨我們孟陽一中,對學校餐廳的管理,以及食品安全等方面,進行了一次全面性的觀察。

他們一行八人,先後深入到學校餐廳,從廚房操作間,到食品儲藏室,從碗筷消毒處,到大小兩個就餐區,對餐廳的規範操作,人員配備,衛生狀況,食品安全等等,進行了全面性,無死角的視察。

並且詳細提問和了解了,所有工作人員的身體健康狀況,食品原料的購進、加工、清洗、留樣、送檢以及消毒,等一系列操作過程。當然對於三餐中,各種餐點的價格,也進行了簡單的核算與比對。

經過長達一個半小時的視察,他們對學校餐廳的整個情況非常滿意,對於學校,為了保障全體師生的用餐安全、食品安全方面,所做出的工作,表示了肯定。

對進一步加強“光碟行動”,提倡廣大師生的節約節儉意識,並且付出行動,提出了意見和建議。

最後,所有代.表們,都紛紛言,希望學校始終如一,把食品安全,當作學校日常管理中的一項重點工作,緊抓不懈,消除一切的、可能的安全隱患,杜絕生一絲絲的安全責任事故。

由於時間關係,另外,也擔心影響到廣大師生們,正常的學習與生活,在中午下課前,他們就已經悄然離去。

同時,他們也表示,期待下一次,能親自品嚐一下咱們學校的午餐,能親耳聽到廣大師生們的切身感受和意見。

最後,我也代表孟陽一中的領導班子,向大家鄭重表示,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一定會戒驕戒躁,再接再厲,保障所有師生,舌尖上的安全。請你們放心!”

十幾分鍾過去了,待紫蘇將最後的一口飯嚥了下去後,早已經結束了的沈靈,這才和她一起,各自端著餐盤,向廚具回收處走了過去。

幾位同學倒是納悶了起來,今天兩個人態度的改變,好像特別的有默契,形式上是偶然,但彷彿也是必然。

而且,中間好像也拉下了不少的其他環節。

星期五下午,高一和高二年級只有兩節課,高三則和平時一樣,需要補課。

因此,一般是第二節下課鈴聲響過之後,十分鐘內,高一高二的學生大都像瘋子一樣,快地衝向學校門口和宿舍。

去宿舍的學生,也不過是前去拿上個人用品,過不了幾分鐘,也就會繼續奔向校門外。

即便餘下的一些學生,也不過是三三兩兩的。

有的因為是週末也需要住校的學生,沒有回家的驚喜所刺激,一切生活作息照舊。

還有一部分,估計就是暗地裡已經早戀的同學,在即將分別的時候,依依惜別,難捨難分。

可是今天,高二的學生,竟然在放學的時候,三五成群,步調一致地走向了學校的大禮堂。

這一情景著實弄懵了許多高一年級的學生,好像學校沒有通告有什麼活動啊。

耐不住好奇,時間上能夠自由支配的高一學生,也有相當一部分就跟了過去。

看到這些浩浩蕩蕩的隊伍,一部分高三的學生也現了端倪。

不過,身為學長,他們想要了解一些事情,特別的簡單有效,隨意地攔下了兩名小學弟,直接就找到了答案。

於是,原本是要在學校補課的高三學生,也有許多幹脆翹課前來旁聽。

還不到大禮堂,陣陣喧譁之聲就傳至耳旁,慢慢地,聲音越來越大,越來越清晰。

當米老師和成老師,懷著忐忑的心情走進大禮堂的時候,只看到大禮堂內,早已經是人山人海、熙熙攘攘。

除了人頭,還是人頭。

人頭挨著人頭,人頭碰著人頭,人頭疊著人頭。

這下課才僅僅十幾分鍾,不僅僅設定的五百個座位上,是座無虛席已經坐滿,甚至於連五六條通道上,也都站滿了人。

第一排座位和主席臺前,原本留下的三米空地,也是裡外四五層,把主席臺都圍了一個水洩不通。

因為都是同學,來的晚一些的女學生就趕快找閨蜜,男學生就只管找好友,找到之後就簡單了唄,直接來一個人疊人,坐在對方的大腿之上。

好像還有幾個身材壯實的學生,那可牛掰了,左腿一個,右腿一個,左摟右抱,我了個去。

這腿上坐著,可遠比大禮堂那硬梆梆的椅子,坐起來舒服多了。

也有其他的一些同學,關係熟識的要麼就是兩個人拼座,要麼就是斜靠在同學的身上。

而且,還的真讓米老師給猜對了,在頭挨頭頭碰頭的人群之中,真的就現了幾位熟悉的同行。

一二班,三四班的歷史和語文老師全部到場,另外,還有幾個看上去挺年輕的老師,估計是剛分配過來,擔任高一教學的同行。

你還別說,雖然現場高一高二高三的學生們不分彼此,早已經融合在一起,分不清年級,但是學生與老師還是頗有默契,楚河漢界,物已群分。

喜歡少年郎之前世今生請大家收藏少年郎之前世今生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