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頁(第1/2頁)

作品:《妝容聖手

“若姐夫能幫忙讓奮兒進得一個好的私塾,將來也不求他能中舉致仕,只要能讀書明禮耕讀傳家,那便是我和姐姐最大的希冀了。”

徐曼青說得有理,尉遲恭深以為然。

在大齊,一個女子做得再好,最後要仰仗的也還是男人。

無論是這項家寡婦還是徐曼青,目前能仰仗到的也就只有徐奮一個了。

與其關注近處的這些蠅頭小利,給徐奮謀個好前程才是真正長遠而踏實的打算。

想不到這徐曼青看事情能如此通透,尉遲恭不得不再次對眼前的這個小女子刮目相看了。

作者有話要說:入v公告:接到通知本文將於2013年5月9日入v,5月8日停更,入v當天三更,多謝支援。

50章

尉遲恭很是爽快地將這件事應承了下來,說罷又從腰間取下一枚不大的玉佩遞給徐曼青。

徐曼青略略掃了一眼,雖說這玉佩樣式簡單古樸,但玉質通體透亮,溫潤有光,一看便知不是俗物。

徐曼青見狀連忙擺手推拒,可還沒來得及說客套話,尉遲恭便道:“這玉佩不是要給你的,是給你弟弟的。”

“他以後既然要讀書致仕,就算不為了裝點門面,也該有些東西傍身才是。這玉佩是我當年中舉時候戴的,跟了我這麼多年也算是有了點靈性。”

“我此生仕途之路已斷,自己的孩兒尚小用不到此物,既然如此還不如轉贈徐奮,也好讓他能一帆風順,光耀你徐家門楣才是。”

徐曼青一聽,便伸手將玉佩接下了。

“那我便替奮兒謝過姐夫了。”

想起尉遲恭當年高中二甲前十,此等名次若再加上些人脈疏通,只要謀得外放多加經營,不出十年定能平步青雲。

可惜尉遲恭是壯志未酬空餘恨,若這玉佩跟了徐奮,或許倒能讓奮兒踏上尉遲恭未了的餘路,乘了她這個做姐姐的心願才好。

尉遲恭繼而問道:“對於鹹安城內的私塾書院,你可有屬意的?”

徐曼青搖頭道:“我目不識丁,又如何分辨得這私塾的好壞來,一切全憑姐夫安排就是,不過……”

徐曼青略微斟酌了一下用詞,才道:“我並不想奮兒去那最好的書院,只要能進個富裕的百姓人家能讀得起的,學風踏實嚴謹的就行了。”

尉遲恭雖早就看出徐曼青並非見識短淺的鄉野村婦,但也還是忍不住要試她一試,便故意問道:“這皇城裡的四大書院,若徐奮想去,不過是我開口說句話的小事罷了。現下你竟只說想去那中不溜丟的書院,莫不是在質疑姐夫我的能力不成?”

徐曼青一聽,心裡大嘆這尉遲恭的難纏,但事關徐奮的前途問題,她也只得據實相告道:“姐夫著實是錯怪我了。我們洪村裡都有這麼一句老話——有多大的嘴吃多大口飯,這話糙但理兒不糙。奮兒在我這個做姐姐的眼中自然是最好的,但我也明白,以奮兒的出身來說,若去那城裡最好的書院上學,定會像雞崽子進了白鶴群一樣格格不入。”

“我聽聞在鹹安城最好的書院裡上學的都是些權貴子弟,奮兒這出身貧寒的,我只怕他會被一些自己生來就沒有的東西給迷了眼,到時候書讀不成倒是小事,若是染上了好逸惡勞攀附權貴的惡習,那這輩子不毀也差不離了。”

尉遲恭不動聲色地喝了一口茶,道:“你想得倒是周全。”

“這樣吧,將徐奮安排到東林書院如何?”

徐曼青好奇道:“這東林書院是?”

尉遲恭道:“東林書院是我當初進學的書院,原本由尉遲侯府出身的兒郎,本都慣於去四大書院之一的嵩陽書院進學的。可偏偏十分“湊巧”,輪到我上學的那年,嵩陽書院竟然說招錄名額已滿,那老閔婆就把我丟到了這無甚名聲的東林書院去。不過也算是她陰溝裡翻船,竟讓我碰上了吳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