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頁(第1/2頁)

作品:《炮灰真世子科舉逆襲+番外

康王從沒覺得兒子多也是一種煩惱,等到最後,他光是為了給兒子們娶妻生子,就拼盡全力,以至於操勞過度,轟然倒下。

等他死後,頭七還沒過,兒子們就在靈堂上互相爭奪起家產來,康王心裡悲憤,看看福王出色的子嗣,再看平王的子嗣,雖不出類拔萃,卻十分的孝順,身為帝王的池雲亭孩子就更不用說了,就連已逝趙王的子嗣,性格也很溫順。

他這一生,活的不算是兄弟裡最差的,可是他的子嗣,無疑是最墊底的,再這樣下去,不出三代,他的血脈就會被皇室除名。

得益於此,等到了地府,他迎來趙王的熱烈歡迎,雖然他一點都不想要。

相比之下,先帝情緒就平和許多,他看著端王等人嘆道:“我的執念已經消除,快要離開了。”

如果說剛死的時候,先帝的執念是對生的渴望,之後知道真相,是對池雲亭的憎恨,可是這麼多年,看到池雲亭不負一個君王,偌大的江山並沒有所託非人,他心裡的氣也漸漸沒了。

康王一愣,聞言攔住先帝,“這麼說父皇你也同意陛下立皇太女了?”

“什麼?皇太女,這是怎麼回事!”先帝精神一震道。

他們在地府,看到的事情並不是事無鉅細,起碼沒有剛下來的康王瞭解的清楚。

康王無奈,“這件事情,還是陛下種下的因,大公主剛出生之時,帝王就為她免去百姓稅收,誰知這一免就是十幾年。”

“而人心,是不知足的啊……”

當一種政策變成習以為常,是很可怕的事情,大公主和百姓稅收就是如此。

因為免稅,這十幾年來百姓們的變化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越發蒸蒸日上,就在這時,朝堂開始提議池雲亭立太子。

“不知道是誰說的,一旦大皇子登基,朝廷再也不會為百姓免稅,於是百姓們不答應了。”

雖然理的確是這個理,但是說出來,還是引起百姓們鋪天蓋地的反對,康王下來之前,朝廷正為這事爭論著,大公主的呼聲非但不低,反而還超過了大皇子。

作者有話說:

地府的事不會影響到現實劇情~

隨著大公主和大皇子長大, 群臣心思也活絡起來。

如今朝堂有不少女官,當然她們的來歷,也和朝堂先前的政策有關。

總之就是, 如果池雲亭立大公主為皇太女,皇太女在朝堂並不是沒有根基,並非空中樓閣。

可是池雲亭能明面上支援女帝嗎?肯定不能啊。

男權數千年的風氣, 想要更改豈是一朝一夕能做到,哪怕朝堂有了女官,也不代表解放了全天下的女子。

所以池雲亭明面上,自然是想立兒子為太子的, 可無奈大公主在民間的聲望遠超過大皇子。

百姓們自大公主出生之日起, 就被朝廷免稅, 十幾年時間下來,他們早就成為習慣。

現在大公主要是不繼續往上走,如何維持對他們有利的政策。

官員們還需要審時度勢,看準形勢站隊,百姓們卻不用。

一個百姓的聲音官員們可以不用在乎,兩個百姓同樣,可是一千個、一萬個、十萬個百姓的聲音呢?

百姓們不懂男帝和女帝的區別,他們眼睛只能看到很小的地方,那就是誰對他們有利就擁護誰。

他們讀書不多, 不懂歷史, 只在乎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