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頁(第1/2頁)

作品:《炮灰真世子科舉逆襲+番外

這事自然也得透過邸報把訊息登出去,現在朝廷上下及地方越來越習慣邸報,對於他們來說,邸報就是朝廷風向,可以讓他們身處地方也能清楚朝中動向。

只是這一次邸報內容,讓群臣為難,就連地方也給京城的池雲亭上奏,陳述種植藥材的利弊。

藥材種植要是成功,那自然可以讓民間的藥材價格降下來,此事攸關性命,自然是大功德的事。

可是有一點卻無法避免,那就是藥材種植,會和糧食爭搶土地,天下糧食種植面積本來就不夠,現在藥材又來分一杯羹,長此以往,糧食數量變少怎麼辦?

藥材只能活一小部分人的命,糧食卻能活大部分人的命,孰輕孰重,一目瞭然。

對此池雲亭的解決辦法是:“戶部尚書何在?”

“臣在。”陸泉於朝堂中出列,心裡已經明白池雲亭要自己做的事。

這還要追溯到他當年出海,他海上一行,為的不僅是為當時還是寧王的帝王賺取足夠的私庫,還有其他任命在身,索性他不辱使命。

如今幾年過去,那件事已經將近成熟,可以拿出來面向整個天下了。

池雲亭讓陸泉把東西拿過來,於是群臣就見陸續有人託了幾個托盤進來,陸泉為群臣介紹道:“這是我當年從海外帶來的良種,如今已孕育出果實,它們每種糧食,最少也能畝產千斤。”

“千斤?尚書大人您確認自己沒說錯?就是號稱最富庶的江南,恐怕也不敢這麼說吧。”作為承擔目前全國糧食大頭的江南,都比不過這海外糧食,說笑呢吧。

“最初我和諸位一樣也不敢肯定,可是這些年培育下來,它們的糧食總數,比我所說的只多不少,最重要的是它們還不怎麼挑地方,哪怕是下等田也能產不少,不信諸位可以隨我一看便知。”

陸泉說的自然就是玉米、紅薯、土豆幾個,當然其他海外糧食也有,可還是被它們三個遠遠甩到身後。

這件事情在陸泉憋了好幾年,人人都說他的功績是靠海關稅收,可是在他心裡,當初漂洋過海把那些良種帶回來,才是他真正的功績。

群臣不信,非得親眼見識見識不可,最近正好是那些糧食收割的季節,陸泉就帶他們去地裡看看。

池雲亭和謝蟬衣兩個身為帝后,自然也沒有錯過這極具歷史象徵的一幕。

要是沒有一定的把握,他也不會推廣藥材種植,自然是糧食方面有了兜底的存在。

那一天,群臣的世界觀受到巨大沖擊,史官一邊在旁邊如實記載三種糧食的數量和在場眾人的反應,一邊在心裡瘋狂懷疑自己,要是這三種糧食未來沒有推廣開來,未來的史官同僚會不會懷疑他沒有職業操守?

但是那三種糧食怎麼可能不推廣呢,從一開始陸泉出海的目的,就是為了尋它們回來。

就像池雲亭的到來一樣,就是為了推動和加快這個時空的歷史程序。

可是當親眼看到因自己而起的成就,還是讓池雲亭感到一股難以言喻的滿足。

當天池雲亭就宴請群臣吃了一頓糧食宴,不管是玉米和紅薯的甘甜,還是土豆的軟糯,一下就征服了群臣的味蕾。

當然蒸煮還只是這些食材的最初吃法,池雲亭還讓人炸了一份土豆,可以搭配各種蘸料。

“你嚐嚐。”謝蟬衣喜歡吃辣,池雲亭幫謝蟬衣沾了一點辣椒醬。

謝蟬衣剛想張口,鼻尖就聞到一股明顯的油腥味,臉色當即一變,下意識避過臉去,想要嘔吐。

“怎麼了?”看到謝蟬衣臉色不對,池雲亭連忙攬住謝蟬衣,趕緊把謝蟬衣抱回房間,讓太醫過去診脈。

群臣正高興,就看到帝后突然提前離場,有些不明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