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頁(第1/2頁)

作品:《炮灰真世子科舉逆襲+番外

道長們拿到化學書以後,不禁面面相覷,等他們翻開,不由小聲嘶聲。

這讓群臣好奇書裡面究竟是什麼內容,怎麼感覺道長們有些被陛下震住?

不過他們這一失態,群臣就鬆了一口氣,怕就怕他們繼續維持仙人姿態,讓陛下信服。

“陛下,不知此書從何而來?”一位道長壯起膽子問道。

因為那本書上不僅解釋了他們先前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疑惑,還告訴他們,他們煉的仙丹都是有毒的。

現在他們就想跟這本書的作者好好理論理論,雙方辯個對錯。

“這書的作者已經不可考,我知道諸位心中存疑,何不把書帶回去切實的驗證一下。”池雲亭對道長們道。

也是,道長們眉頭舒展,看向池雲亭,只覺得這個年輕帝王平易近人,給人的感覺很舒適,沒讓他們感受到多少壓力。

這讓才剛進京的他們稍微緩解了來到陌生地方的緊張。

至於這本書,他們自然會好好驗證。

能當道士,煉丹研究道法的,都是很有求知慾的存在。

他們沒有前人指引,一路走來都靠自己摸索,難免跌跌撞撞,這不是池雲亭仗著更多的知識儲量蔑視嘲諷他們的理由。

池雲亭和顏悅色,讓他們好好學習,等啃透這本知識點,他們就能更好的為他幹活,為國家建設做貢獻了。

他這樣,饒是道長們自認心平如鏡,此時也不不禁波瀾起伏,“陛下,吾等必不負陛下所託!”

他們一定不會讓陛下失望。

群臣們旁觀全程,雖然還不知道書裡面的內容,可是細細琢磨池雲亭的態度,知道池雲亭是掌握主動權的那個就行。

等到道長們走後,池雲亭看向群臣,直接道:“愛卿們來的正好,你們回去後都琢磨琢磨科舉革新一事。”

“科舉革新?”官員們愣道。

“是,科舉革新,以前的科舉模式已經不適合朝廷,現如今我們科舉需要更專業的人才,就像工部,精通造橋修路的專業人才太少,極大限制了造橋修路的進展。”

對於如今的工部開始,幹活的人不缺,無論是服勞役的百姓們,還是那些源源不斷的瓢蟲們,都是勞動力,錢財方面,也有海關稅收源源不斷的支援,結果都這樣了,工部的進展還是不如意。

因為不管是道路規劃還是造橋一事,都不是一拍腦袋就能定的,而是需要專業的人才。

像工部,現在就缺少這樣的人才,以至於他們不停的勞碌奔波,工期依舊加不快。

“還有戶部,也需要對賬務更精通的人才,科舉的算學比例也需要增加。”

“禮部同樣,邸報的發展不能只在京城打轉,還需要深入地方。”只有地方的人多了,他才能發展民報、日報。

池雲亭這麼一說朝臣們就明白了,“是,陛下,臣等回去後就仔細琢磨這件事。”

這些條件還沒有超出他們的承受範圍之內,頂多就是把四書五經往別的方向靠靠,本質上他們還是正統文人,現在則是換了一個方向篩選。

這些事情宜早不宜遲,儘管距離下一屆會試還有一段時間,可是總得先通知出去,給考生們一些緩衝的時間,讓他們學新的知識。

傳到六部以後,六部官員各有思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