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頁(第1/2頁)

作品:《炮灰真世子科舉逆襲+番外

見他們歸來,朝堂文武百官的注意力被瞬間轉移,兵部尚書看著他們拉回來的金山銀山,兩眼放光,恨不得直接撲上去。

至於戶部尚書,則付諸於行動,立馬點出戶部官員,讓他們趕緊清點把這些錢全都入庫。

突然,戶部尚書面色一僵,小心翼翼的看向池雲亭道:“陛下,這麼多錢只怕國庫放不下,能不能借您的私庫一用?”

不管是皇室宗親,還是前吏部尚書,抄家抄出來的那些錢,池雲亭都沒動過,現在這麼多錢,他們要是再不給帝王分點,就太說不過去了。

也是陛下太正直,居然連提都沒提過,還好他這個戶部尚書也不是白當的,及時反應過來。

池雲亭有些哭笑不得,道:“不用了,朕的私庫也沒地方放這些。”

“比起這個,開海禁一事諸位考慮的如何了?”

眾人沉默,看著這堆金山銀山,哪還能說的出反對的話,其中戶部尚書和兵部尚書支援力度最大。

去往沿海交通不便,他們修路就是。

沿海倭寇匪盜橫行,他們造船出兵剿滅就是,難不成他們偌大的朝廷,連些小毛賊都處理不了?

如果說以前的京官沒有把沿海那邊的倭寇匪盜放在眼裡過,那麼現在則是徹底把那些人記在了心裡,畢竟他們之間切實的產生了利益衝突。

能從科舉中脫穎而出的官員們,你可以質疑他們的人品,質疑他們的骨氣,獨獨不能質疑他們的聰慧。

他們要是積極,齊心協力起來,絕對是歷史潮流最前面的那朵浪花。

而此時那些只看得到沿海利潤的文武百官們並不知道開海禁一事對歷史意味著什麼——那些堆成山的金銀珠寶,可沒一點是靠沿海百姓耕種繳稅積攢出來的。

面對如此一筆龐大待分的財富,不少部門都摩拳擦掌,戶部更是走路帶風。

直到一個訊息傳來,才稍稍吸引眾人的注意力,陛下身邊的虎統領卸任,接下來龍衛統領一職將由陛下堂弟池澤青擔任。

聽說虎統領卸任後,要回金陵了。

怎麼這麼年輕就卸甲歸田了?

直到兵部尚書帶著兵部官員們大張旗鼓的來給回金陵的虎子送行,恭送虎子回去金陵參加武舉,等來年再見,其他人終於反應過來,兵部尚書這是成功把陛下身邊的人,拉到了自己兵部啊。

虎統領要是單純回去金陵還好,那朝堂之事再和他無關,可對方要是回去考武舉,為進兵部做準備,那可就遭了。

誰看不出來陛下對虎統領的看中,說是異父異母的兄弟也不為過,他要是去了兵部,兵部在六部中怎麼可能繼續做冷板凳。

其中最焦急的是吏部官員們。

作者有話說:

~

走過路過的小天使捧個場,收藏一個唄w。

“怎麼辦?現在六部中只有我們吏部群龍無首。”

前任吏部尚書被處決, 吏部尚書的位置就空下來,那個位置吏部眾人不是沒有肖想過,只是不敢這時候去觸池雲亭眉頭。

可誰能想到一向勢弱的兵部居然把陛下身邊的統領都拉攏過去。

“按照陛下和虎統領之間的關係,只怕咱們吏部的白侍郎也要後退一步, 諸位, 到現在你們依舊心有不甘嗎?”吏部有官員嘆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