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頁

作品:《炮灰真世子科舉逆襲+番外

他待池雲亭如此特殊,朝臣們眼睛自然能看的到,他們互相對視一眼,只覺得池雲亭怕是朝堂一介新秀。

這次科舉舞弊下去不少官員,雖然池雲亭才十三歲,但他有才氣,帝王又喜歡,未必不會對池雲亭破格錄取。

相比起朝臣們來,端王看到帝王靠近池雲亭,心每次都快跳到嗓子眼,才半天時間不到,端王就感覺自己裡衣和頭皮已經被汗水徹底打溼。

他木楞著站在原地,看著帝王和池雲亭兩個想到,帝王是不是已經發現池雲亭是他侄子了?總不可能是真的愛才?

如果說帝王對待魏瑋的態度如寒冬,那麼對待池雲亭的態度就是和煦春風,任誰都看的出帝王對池雲亭的偏愛。

當然也有一些朝臣敏銳察覺到,他們陛下怎麼跟那位考生的容顏那麼像?之前帝王沒來的時候,朝臣們就往端王身上想過,可是端王否認了。

現在再看帝王對池雲亭的特殊,嘶,該不會真是他們想的那樣吧,那位池解元和端王沒有關係,卻和陛下有著莫大的關係?

尤其是幾位殿試負責批卷的官員,他們的目光在池雲亭盯視良久,就衝那張臉,池解元也不能得罪,而名為白承耀的考生也不簡單,還沒入朝為官,就能被陛下記住。

相比之下,其他考生就如坐針氈的多,畢竟這次殿試的監考是帝王,旁邊還有滿朝文武,甚至不乏皇室宗親,他們可能是歷屆殿試考生裡壓力最大的一批。

終於,時間慢吞吞的爬過晌午,大家在草稿紙上都寫的差不多,已經能謄抄到考卷上。

能寫完,考卷上交,當天就能出成績。

時間已過晌午, 殿試不管飯,不少考生都飢腸轆轆。

可是比起身體上的飢餓,絲毫沒有精神上的緊繃來的讓他們在意。

等到考生們陸續上交考卷,一直等候一旁, 負責批卷的官員們上前。

因為殿試考生數量不多, 每個官員分到部分考卷,先把一些不佳的考卷挑選出來, 再把有異議的考卷放到最後討論。

當然池雲亭等人和魏瑋一行人的考卷並不是同一批考官, 帝王為了考察他們的學識,額外欽點的另一批考官。

相比起給池雲亭等人批改成績的考官來, 魏瑋等人的成績速度快許多, 因為他們很多人都沒有把考卷內容寫全。

饒是這是在大殿,池雲亭等一眾考生都忍不住抽搐嘴角,而作壁上觀的不乏那些權貴子弟們的姻親,臉色直接黑下來, 只想掩面當自己不存在,丟不起這人。

魏瑋等人的成績最先出來,官員們向帝王稟報:“回陛下,他們皆沒達到會試考生的水準,充其量只是童試水平。”

帝王被這個答案氣笑了, “居然濫竽充數到朕面前了?”

文武百官見狀紛紛跪下,“陛下息怒。”

“這怒火你們讓朕怎麼熄?科舉是為朕和天下挑選可用的人才, 而不是要一群酒囊飯袋, 長此以往,安能國泰民安?既然你們能仗著家世肆意插手科舉, 那朕就把你們的依仗全部收走。”帝王看著魏瑋等人神色冷道。

魏瑋等人腿軟的跪倒在地, 滿心恐懼, 尤其是被批卷考官點出他們的真實水平,他們心裡就有了不祥的預感。

可是他們怎麼也沒想到,後果會這麼嚴重,不僅僅涉及到他們自身今後的前途,更是累及家族。

一想到自己成為全家的罪人,他們就忍不住眼前一黑,忙不迭的衝帝王叩頭求饒道:“陛下,我們真的知錯了,求陛下饒了我們這一次吧。”

這話讓一旁的正統考生們眼睛紅了,憤怒道:“饒過你們?憑什麼!你們就算是被誅九族,也是罪有應得的。”

要是這些人在科舉路上跟他們公平競爭也就算了,可是他們偏偏沒有實力,卻要仗著外力強行覬覦不屬於的東西。

現在他們的陰謀詭計沒有得逞,會露出痛哭流涕的醜陋一面,可他們要是成功了,只怕會充滿張狂和得意,對於被傷害的他們沒有絲毫悔意。

池雲亭沒有說話,只是看向同樣沒有說話的魏瑋,魏瑋面色慘白,嘴唇哆嗦,可最終還是沒有說什麼,因為他清楚,就算再如何痛哭流涕的求饒,也沒辦法更改帝王對他們的決定。

不過因為他們的家世,這次科舉舞弊的懲罰還是比其他官員來的輕,在很多官員已經足夠誅族或者流放的罪名,到他們身上就是還爵,以及獻上大量家財充入國庫。

當然這只是最表層的處置,最深層的處置就是這群人今後會徹底離開權力中心,誰讓他們的所作所為已經觸犯到了帝王的底線,這才是最讓那些人痛心疾首,悔不當初的處罰。

帝王下旨後,魏瑋等人就被帶出大殿,臨走之前,魏瑋回眸看了一眼置身於光塵中的池雲亭,明明不久之前高高在上的人還是他,可是這才多久,就被從未被他放在眼中的池雲亭看到自己最狼狽的一面。

魏瑋因為一直心神緊繃,殿試全程都不敢分心,是以也就錯過帝王對池雲亭的特殊對待,要不然他可能還會察覺到什麼。

等魏瑋等人離開後,池雲亭等人的考卷也被批改的差不多。

其中池雲亭的考卷被放到再議的那類。

平心而論,池雲亭的文章寫的著實不錯,雖然書法稍弱,可是考慮到池雲亭的年齡,也不能苛求太多,負責批卷的官員們也沒找池雲亭這方面的茬。

他們之所以會把池雲亭的考卷分類到再議上面,是因為池雲亭書寫的內容,太過張狂和大膽。

明明書寫格式是按照八股文來的,可是那股撲面而來,躍然紙上的思想,八股文怎麼都沒辦法掩蓋住。

而身為官員,他們並不喜歡這樣的學生和同僚,因為這類人往往都是規矩束縛不住的。

可是內容又確實出彩,符合殿試的佳作評價,考慮到帝王之前對池雲亭的特殊,幾個批卷官員互相對視一眼,也不糾結了,直接把試卷大致排名定好,剩下有異議的考卷直接讓帝王過目就行。

萬一陛下就是好這口呢,省的他們多做多錯。

殿試一百多份考卷,每一份都需要過批卷官員們的手,批卷官員們負責排定百分之九十多的考生排名,只有最後幾個難以抉擇的考生名次上呈給帝王。

帝王垂眸,一共四份考卷,分別是第一甲的前三名和第二甲的第一名,池雲亭的名字赫然在列。

其實主要還是池雲亭的那份考卷,精彩而又出格,按照批卷官員們排名次,最多二甲,不能再多了。

剩下的三份考卷,則是因為池雲亭的考卷而引來的變動,留給帝王確定最終名次的空間。

帝王率先拿起池雲亭的考卷,沒有,看池雲亭答的合不合自己心意。

雖然這個狀元一定是池雲亭的,但池雲亭要是有能擔得起狀元的實力只會更好。

最關鍵的是,帝王也有一點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