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頁

作品:《炮灰真世子科舉逆襲+番外

“我明白老鄉紳您的意思,是覺得我這門婚事不划算,可是對我來說,她卻是最合適的,這點我不知道您能不能明白。”池雲亭笑著道。

“原來如此,是老朽年紀大了,什麼事情都喜歡從利益角度出發,卻忘了池解元的年紀,是少年感情最真摯的階段,既如此,那就請池解元您以後高中,也莫要忘記此時的初心。”老鄉紳看著池雲亭嘆道。

他這一生,見過許多男人得勢後拋棄糟糠之妻的,也有一些起來的男人依舊對自己妻子一心一意的,可是後者的比例何其稀少,他看著現在的池雲亭,不知道面前這個眸色如此真摯清明的少年能堅持到什麼時候。

也不知道,未來的池雲亭有一天遇到挫折,會不會心裡責怪自己妻子沒有給他提供助力,青梅竹馬的兩人未來會不會變成怨偶?

不過那些都跟老鄉紳沒有關係了,原本老鄉紳還打算把自己的孫女許配給池雲亭,可現在池雲亭既然已經有未婚妻,他好歹也是官紳,總不可能拉下臉送自己孫女去給池雲亭做小。

莫說池雲亭還只是舉人,就是池雲亭以後步入官場,沒到一定品階,也是沒資格納妾的。

至於民間說有錢人想納多少妾就納多少妾,那都是違法的行為,你看他們敢帶那些小妾去官府登記嗎。

又坐了一會,老鄉紳向池雲亭告退。

等他出去,那群離開的鄉紳居然都還沒有走遠,大家一看老鄉紳留下,就知道老鄉紳在打什麼注意。

一些商紳心裡更是苦澀,“前有官紳和學紳,池解元的婚事怎麼都不可能落到咱們商紳頭上,要是早知道池解元這麼年輕就能中解元,在他還是秀才公的時候,我就應該登門拜訪,和對方約定好婚事,不至於現在連個機會都沒有。”

老鄉紳過來正巧聽到這句話,不由一笑道:“就算你在池解元還是秀才公時登門,照樣也晚了。”

“怎麼,難道老鄉紳您也沒和池解元結成親?”在場的鄉紳誰心裡沒這個打算,不過礙於老官紳的地位,這門婚事他們根本爭不過。

怎麼看老鄉紳話裡的意思,他也沒成嗎?

“可不是,池解元已經有了婚配,是和他在慈幼局青梅竹馬一起長大的玩伴,咱們這些後來的怎麼比對方更早一步?”

再早一步,那時候池雲亭還沒讀書,他們就算再慧眼識人,也不可能看出對方的讀書資質,從而許配家中女兒。

所以,時也,命也,運也,是他們家女兒註定沒有這場緣分。

聽老鄉紳這麼說,其他鄉紳如何不嘆息,又惋惜道:“婚事只有一門也就罷了,可是池解元為什麼還要拒收我們的禮物?禮物總不可能出了錯吧。”

聞言老鄉紳神色一正,道:“禮物是沒錯,錯的是送禮的人,咱們本是好意,但是架不住咱們鄉紳裡有不好的存在,讓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湯。”

此話一出,鄉紳裡有人神色一僵,其他鄉紳紛紛對他們怒目而視,“難怪呢,我們就說好好的禮怎麼會有人不收,原來是覺得送禮的人太過燙手,都怪你們讓我們不能跟池解元結下善緣,也是,池解元要是收了你們的禮,以後高中,你們難免會藉著池解元的名頭在鄉里胡作非為,從而抹黑人家的名聲。”

那些平時作風不好的鄉紳直被其他鄉紳噴的狗血淋頭,心裡只覺得倒黴極了,好好的送禮不成,反而捱了一頓噴。

別看他們平時在百姓們面前威風凜凜,可在同階級的鄉紳裡卻連屁都不敢放,尤其是身為官紳的老鄉紳抓住機會,想要管的情況下。

其他鄉紳也想好好表現,準備趁池雲亭進京趕考之際好好清理清理鄉紳裡的垃圾,等到時候池雲亭從京城回來,再送禮池雲亭總不會再退卻吧。

不到五天時間,各大印刷坊就印刷完一批池雲亭的科舉輔導書資料,剛送去各大書局,還沒擺上兩天,就被得到訊息的文人們搶購一空。

能出現在柳江府的文人基本都考到了秀才這一階段,池雲亭身為舉人,其科舉輔導書對他們的幫助不可謂不大,也直讓文人們欣喜若狂。

畢竟能考中舉人,池雲亭的水平不用說,最關鍵的是,池雲亭居然還肯公佈出來,一些文人可是都知道池雲亭的一些同窗現在還是秀才公,現在池雲亭出書,也不知會不會得到那些友人?

而此時池雲亭的幾個秀才友人,正在數錢數到手抽筋。

池雲亭跟各大書局和印刷坊有分成,跟幫忙整理資料的餘川、沈淳、周生三個自然也有。

“出書好掙錢啊,要是可以,我都想給童生們出書了。”第一次見識出書的賺錢速度,周生差點流出沒見過世面的口水。

尤其是他年紀已經不輕,膝下孩子幾個,年齡也大了,因為科舉,他向來支出多,進項少,這次分到的錢,直讓他身上養家的壓力驟減。

餘川又何嘗不是這樣,看著那些錢眸光分外的溫潤,想著把這些錢拿回去,妻子一定高興。

沈淳則道:“既然如此我們更得努力學習科舉了,畢竟學問不紮實,其他文人也不是傻子,就算咱們出了書只怕也沒有人會買。”

池雲亭的書受歡迎,無非就是能切實幫到其他文人,要不然就算池雲亭是狀元,對他們要是沒有幫助,其他文人也不會過多理會。

此處可參照柳江府楊知府還在上元縣做縣令時跟自己夫人一塊出的書,為大家普及拼音字母和標點符號,堂堂狀元的水平你能說書出的差?可它一開始就是不受歡迎。

“也是,咱們這輩子一定要努力考上舉人,等成了舉人,咱們就有五百畝的免稅額,足夠下半輩子和後代吃老本了。”周生定下目標道。

這可能也是諸多秀才公心裡面的想法,哪怕他們水平有限,成為不了進士,可只要成為舉人,也足夠他們前期的投入全部回本,甚至後半輩子躺平也沒關係。

一個月的時間,等池雲亭離開柳江府,前往京城之際,手中科舉輔導書的分紅已經超過一千兩,這是一個很恐怖的數字,因為柳江府的書商們不僅在柳江府賣,他們還會給其他府的書局供貨,可以說要不是一個月時間太短,池雲亭到手的分紅能更多。

至於後續的分紅,池雲亭離開柳江府,就由在柳江府的林明負責此事,那些錢池雲亭已經和林明約定好,今後會全部用在慈幼局和福田院的建設上。

慈幼局和福田院的大家的確已經擺脫基本的溫飽,可要說他們已經過得多好,那不見得,光是給大家全部換件新衣服,支出就不算小,所以只要肯花錢,基本找不到不用花錢的地方。

“雲亭,你們路上可要多保重啊。”柳江府碼頭處,林明一家子為池雲亭等人送別道,巧兒還連夜做了不少溫熱的吃食讓池雲亭一行人帶上在路上吃。

叮囑完池雲亭幾個小的,林明就看向和池雲亭幾個一塊去京城的白家人,深深地行禮道:“諸位,雲亭幾個就拜託給你們了,我們感激不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