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頁(第1/2頁)

作品:《二嫁夫+番外

軍火庫的一幫官員和師傅們從年前就沒離開過各自工位,人人忙著手頭的事,見到許林秀都沒功夫招呼。

許林秀坐在首席工位上,拿起進度圖詳看。

周師傅和他打了個照面,來不及擦手,道:“大人來得正好,上次那杆手持火銃做好了。”

許林秀驚訝:“那麼快?”

周師傅笑呵呵的:“老頭兒我好奇一杆那麼小的東西能有什麼樣的威力,私下趕了工。”

他們所剩的時間不多,在駐守城內的祁軍啟程前,軍火庫要趕製出至少五十門火銃,以及不下萬枚的彈藥丸。

周師傅相當於把自己榨乾了,照著設計圖稿一比一精細還原,才給許林秀鍛出這麼一杆迷你型手持火銃。

許林秀頷首,病容雖憔悴,眼眸閃爍的光彩卻叫人移不開眼:“我來試試。”

火銃是早期的金屬射擊火器,屬於火門槍,製作相對簡易。

許林秀手持架起的火銃,來到射擊靶場。

流著許家血液的孩子沒有誰不會用槍的,許林秀自來到這個時代,已有將近八年沒碰過手/槍,心潮難免起伏。

他閉目穩定神智,視野清明。

推開彈/藥盒,把彈丸一顆一顆的裝進彈筒內。

周師傅和另外幾名參與制作的師傅在一側屏息凝神。

許林秀安靜地拉動燃線,火銃射擊時產生的後坐力震得他虎口有些發麻,彈丸精準無誤地擊破三十米外立起的靶子,以現下技術做出來的小型火銃射程有限,但三十米放在當今時代,足以自保。

師傅們知道彈丸的威力,不和那十幾門的長筒火銃對比,光是這種射擊穿透力,佐以彈丸的威力,連鎧甲都能擊穿,在人體內炸出個血肉模糊的窟窿。

周師傅驚詫後躍躍欲試,許林秀把火銃遞給對方:“後坐力有點強,不過能用,師傅當心手。”

周師傅穩重點頭,吹了一記冒煙的火銃口,按許林秀所教的姿勢和步驟,射出一槍,準頭偏了。

周師傅擰眉,又連射兩次,虎口發麻不已,始終沒射到靶子上。

許林秀淺笑道:“師傅莫急,這用火銃就跟人要學騎射之術一樣,練得久了才能射準。”

周師傅小心把這杆火銃放好,甩了甩震得發麻的虎口,見許林秀不發一言,道:“我拿回去再改良改良。”

許林秀笑著寬勸:“還請師傅莫覺氣餒,這一杆火銃能有如此效果已經甚好。”

周師傅點頭,卻還是開口:“再改改。”

他這把硬骨頭用兩次手都麻得厲害,誰知大人身嬌肉貴的卻無半個字抱怨。

五月上旬,紹城已是一片好春光。

城內花紅柳綠,碧波盪然,春燕不絕,繁城景色榮盛不衰。

比起內州城縣的煙火人氣,許林秀收到從西北傳回的戰報,形勢不容樂觀。

西北這場雪下得太久,許多地方引發災情。朝廷派出去的人被堵在路上許多,道途耽擱,加之訊息傳遞阻塞,至今不懂涑州情況如何了。

從入冬起勾答軍趁今年天象異常就不斷向西北邊城發起突襲進攻,惡劣氣候延續至今,恐怕不會停止。

軍火庫半年來日夜趕製,五十門火銃和上萬枚彈藥丸整裝待發,駐守紹城的軍營派出八千名將士護送,不光武器,連儲備糧物都裝了數千車。

許林秀病癒不到半個月,決定跟去。

他在重斐名下謀職,軍火庫本就為西北的將士存在,此行他要到前線,反對的聲音微弱。

涑州戰事吃緊,長達半年的戰爭定叫邊關損耗不小,武器和城防都得加固。

許林秀在這方面有許多智慧才能,以他的身份,沒有不去的理由。

許林秀第二次前往涑州,每日接送他的曹老六,喊道:“此行我也去,給大人趕了半年車,這趟路程怎能少我?我還為大人趕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