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頁

作品:《寵婢+番外

“明山有事,但說無妨。”

袁叔萬面上仍然掛著和煦的笑容,看著劉明山的目光也十分的溫和。

劉明山雙手做了一輯,開口道:“一是謝過袁三哥先時為明山準備會試之物之事,多謝三哥一片待明山的一片心意。”

“應該的,不過舉手之勞罷了。”

袁叔萬笑著搖了搖頭,而劉明山聞言,連忙又道:“對於袁三哥而言是舉手之勞,但對於明山而言卻是雪中送炭。”

說完了這話,劉明山又開口道:“這第二件事,便是與袁三哥辭行,既然明山止住於會試,留在京裡也沒有什麼事情,故而不日想帶母親和妹妹歸鄉。多謝袁三哥和袁家眾人看顧。”

袁叔萬放下了手中的茶盞,聞言面上卻是浮現了一絲奇怪的神色,開口道:“明山何必如此著急離開,是袁家有什麼招待不周嗎?”

“不……不是的。袁三哥一家待我與母親妹妹十分周全,是明山自己覺得離家已久,既然已經結束了會試,便想著歸家了。”劉明山聞言面上露出了幾分惶恐,連忙解釋道。

“原來是如此。”

袁叔萬淺笑著又說了一句:“我還以為是明山因為家中招待不周,覺得不自在才想匆匆告辭。”

袁叔萬此言一出,劉明山面上也浮現了一抹尷尬。

說到底,他這麼著急離去,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其實還是袁伯鵬的緣故,但是這一點,卻是絕對不能夠說出口的。

他笑著開口道:“怎麼會呢,袁三哥多慮了。明山告辭,只是因為覺得既然落了榜,留在京中也沒有多大意義,故而才著急歸家。”

雖然講這個話,未免有幾分像失敗者急於逃避現實,不過劉明山倒是不介意自己被外人如何看待,態度也是十分的坦然。

當然也是因為他畢竟此行得了一個舉人之位,雖然未能夠再進一步,可是每一屆那麼多的考生,有許多熬到了頭髮發白也止步於秀才之位,他如此年輕便已經完成了許多人窮極一生想要達到的高度,心中也有幾分底氣罷了。

而袁叔萬聽了他這般說,面上也是笑了一下,開口道:“明山真是謙虛了。說來,我雖入朝為官,但到底不如明山這般寒窗苦讀,經歷多載考驗方才從萬千學子中脫穎而出。”

“怎麼會,雖然袁三哥並未經歷科舉,但到底殊途同歸,當今聖上如此重用袁三哥,定是袁三哥能力出眾,即使他日明山有幸與三哥同朝為官,恐怕也是不如三哥。”

劉明山倒是不知道袁叔萬突然與他提及自己之事有何用意,不過,這並不妨礙他對於袁叔萬的佩服。他這話也是說的真心實意。

袁叔萬聽著劉明山看似客套,卻是透露出幾分真誠的話,臉上也露出了笑容。

接著,他看著劉明山卻是嘆了一口氣,開口道:“明山也知道我是皇上突然看重坐上這位置,經驗不足,身邊可用之人也並不多,如今每日裡竭盡全力也只望能夠完成皇上交代下的事情,也是希望身邊能夠多一位像明山一般有才能之人。”

袁叔萬說完這話,目光一直停留在劉明山身上,而劉明山心裡卻是突地的跳了一下。對方此言,究竟是什麼意思?

是看重他,想讓他留在他身邊做清客幕僚?

劉明山沒有說話,而袁叔萬又繼續道:“若是明山不嫌棄,今日託大請明山留於袁府相助於我。”

“這……”

劉明山聞言,面上露出了吃驚而猶豫的神色。

袁叔萬哪裡是託大,分明便是對他禮賢下士。他雖然已經考取到了舉人之位,但畢竟將來前途還未定,即使所有的人都看好他,他自己也覺得自己前途光明,但畢竟現在也不過是一個小小的舉人。

他原先的打算,便是帶著母親和妹妹回鄉之後,想辦法道府衙之間尋一份文書的差事先做起來,當是積累經驗也好。當然他也不敢擔保自己是否一定能夠找到這樣的差事,畢竟亥縣當地舉子也不是他一個人,但凡有點野心的,都會想辦法往官場上靠去。

說來,他原先打算的也只是在七品縣官身邊做個小小的文書罷了,如今,袁叔萬卻給了他一個更好的機會。袁叔萬如今是二品戶部尚書,簡直就像是天上掉餡餅一樣的事情。

即使劉明山先時因為袁伯鵬的關係,對留在袁家有所顧慮,此時都難免心動了。

“我知明山是心有大志之人,我袁叔萬也不過是個商人出身……”

“袁三哥多慮了,明山並非這般想,能得袁三哥看重,明山只覺得惶恐,也怕無法勝任三哥的看重。”劉明山聞言,連忙打斷開口說道。

說到底,他既然選擇科舉之路,自是極有野心之人,袁叔萬的這個邀請,很能打動他,只是,他心中還是忍不住有那麼一些顧慮,一是對繼續呆在袁家有些許顧慮,二是他對自己的能力還是有所懷疑。

袁叔萬聽了劉明山的解釋,卻是笑了起來,連連開口道:“明山多慮了,若非瞭解明山才能,我也不會貿然開口對明山發出邀請,若是明山的顧慮是這個,那便留在袁家相助於我。”

袁叔萬的話已經說到了這個份上,而劉明山心中本就已經動心不已,最終還是拋去顧慮咬牙答應了。

劉明山回去自是讓劉夫人莫收拾行李,而原本一直陰著臉的劉賽君聽到劉明山被留在袁叔萬身邊做事,臉上也忍不住露出了一個笑容。

劉夫人面上倒是有些猶豫,她離家甚久,其實是有些想念家裡,想要回去了,可是聽著劉明山的意思,卻是打算留在京裡。

她既想要回去見自家相公,卻又捨不得孩子,一時之間,心裡忍不住有些矛盾。

可是能夠留在袁叔萬這個二品大官身邊做事,自然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劉夫人再想要回去,也不至於拖累兒子放棄這個機會。

想了又想,劉夫人倒是想帶著女兒先回家算了,誰知道,卻是遭到了劉賽君的堅決反對。

而劉明山也並不想讓母親帶著妹妹這般回去,說實話,他來了京裡,見識了京中的繁華,也膨脹了他的野心,他其實打算將家裡人都接到京中來住。

特別是在袁叔萬對他提出這份邀請後,這種想法越發迫切。

只是,他也知道自己如今能力有限,即使心中有了這個想法,卻是不好提出讓父親放棄在當地極有名望的書院裡的工作。

一切只能夠徐徐圖之,可是讓劉夫人和劉賽君孤身上路回去,他是堅決不會答應的。

劉夫人慣是聽兒子的,又瞧見劉賽君也反對,一時之間也只能夠按捺下心中的想法。

而且,接下來的事情,倒是容不得劉夫人多慮,她又要開始考慮給兒子收拾行裝出遠門了。

劉明山剛到袁叔萬手底下做事第一天,袁叔萬便被皇上派了外差,而劉明山也與常福常寧兩兄弟一道陪著袁叔萬出了遠門。

袁叔萬突然被派出了遠門,而且是起碼要一兩個月才能夠回來。玄玠居里也沒了伺候的主人,雖然上上下下還是按照老規矩當著差,但少了一個袁叔萬,玄玠居里的事情也真的少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