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頁

作品:《孤女修仙記+番外

雲妙眼睛放光,拿了兩顆出來,問,“師父你想通了?嗯,你們一人年輕個十歲,還是很般配的。”

雲中飛老臉微紅,咳了聲,“什麼般配不般配的?小孩子盡瞎說。這兩顆都是給師妹用的。”師妹年輕二十歲,不就是四十歲的模樣?

“師父,用兩顆是沒有相加的效果的啊,再說小師姑看著跟你差太多了,老夫少妻的多…”

雲中飛在她頭上輕敲一記,“胡說八道,我,我可沒想…”都諾大年紀了,他只是想照顧一下小師妹而已,這孩子怎麼盡往歪處想。

雲妙捂著頭,恨鐵不成鋼地看著師父,“師父啊,你都耽誤小師姑這麼多年了,如今好不容易重逢,還不趁著機會了卻心願,莫不是還想等來世不成?再說小師姑就算年輕二十歲,這荒野小村又給誰看去,唉,枉你浪跡江湖十幾年,連這都想不通…唉…”

雲中飛被說得啞口無言,雲妙趁機道:“師父你可得拿好了主意。唉,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啊…”

這句詩貌似在這裡用也不大妥當吧?

雲中飛揮揮手,踱進了為自己準備的客房,大概要好好思量去了。

雲妙也進了自己的客房,從身側的小袋中將小雪拎了出來放在床上,這小雪最近大約又要進階了,這三天一直在沉睡,雲妙讓奶孃幫著做了個小袋子,裡面襯著棉花,正好可以放的下小雪,這小袋子跟修仙界的靈獸袋自然沒法比,但也聊勝於無。

雲妙覺得自己應該想法子到修仙界一趟,至少弄些必須的材料和法器什麼的。

不過眼下她知道的修仙界就只有青雲嶺,可以透過寶光觀的傳送陣進去。她自然不會沒事自投羅網了。嗯,說到寶光觀,那個慕仙小道士看著倒是還不錯。可惜,以寶光觀的慣例,那小道士只怕最後也會變成貢品,下場堪憂。

雲妙夜裡略微修練了一兩個時辰,便起身出門在方圓百里處搜尋一番,倒也沒什麼發現,又回來繼續修練。

到得天剛亮,雲妙便聽得隔壁師父房中有動靜,雲中飛悄沒聲地出了房門,因院門沒開又跳出了院子,過得小半個時辰,就見雲中飛原路跳了進來,手上還捧著一大把各色花朵。

雲妙收了功,饒有興趣地瞧著雲中飛輕手輕腳地跳進了內院,做賊般地貓著身子將那花束放在了樓芳孃的窗臺上。

放了花,雲中飛便跳回到內院,在角落裡尋到掃帚,將整個院子打掃得乾乾淨淨,到廚下劈了柴,從院內井裡打了水將廚下的水缸打滿。

雲妙瞧得直點頭,師父倒是真想通了。

得虧他身懷武功,不然一大把年紀了跳上跳下還做這許多活計可真不容易。

果然鮮花攻勢起到了效果,一大清早,睡在內院的樓芳娘和馬大娘一起來就見到了那帶著露水的花。

馬大娘故意讚歎道,“哎呀,這花真好看,不知是哪個放在這裡的,待老婆子去尋個瓶兒來插上。”

石青柳葉瓶襯著梅紅嫩黃兩色的花格外鮮亮,馬大娘就擺在窗前的小几上,樓芳娘坐著有一下沒一下的梳頭,唇角也露出微微笑意。

八四 喜事

崔王莊本是個地處泊郡邊遠山區的小村,不過四五十戶人家,一半姓崔,一半姓王,村中田不多,還有許多是山地,出產不豐,各家日子都過得緊巴巴的,好在靠著大山還能挖些山珍野果子打些野味來貼補生計,許多村人都是一輩子沒出過村子百里的地方,去一回最近的王家鎮都算是稀罕了。

這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小村,這幾日卻是因為兩個外鄉人的到來引起了一陣轟動。

那個本村最富有的寡婦樓老太太以六十來歲的高齡居然再嫁啦!

說起這位樓老太太,那可真是本村百年來一位了不得的人物,聽說她孃家是郡裡有錢人,這裡不過是人家的一處陪嫁,樓老太太先夫死了後,帶著婆子搬到崔王莊就為圖一個清靜,風景好。

這樓老太太不但有錢,心地也不錯,租她家的地只要交三分租。若遇到荒年時,還能減免。更神奇的是這位老太太居然還會武,曾經有一回村裡的少年從外婆家回來,路上貪耍誤了點,天色有些黑,就被兩頭狼給盯上了。眼瞅著就要命喪黃泉,偏巧趕上樓老太太從鎮上回來,跳下馬車,揮手甩幾下鞭子,那兩頭兇惡的狼就倒地嚥了氣,那少年才被救下。那狼皮和狼頭還被村上人炮製好了送去樓老太太家,樓老太太不收,那些東西便被供在了村廟裡。

早年樓老太太四十來歲的時候,這附近村落和鎮上,還真有好些見錢眼開想好事的人打她的主意,有那生得面相好的,嘴巴活能說會道甜言蜜語的,還有仗著人多勢眾想硬來的,最後都是算盤落空灰溜溜地歇了心思。

村裡傳言這位樓老太太可是走過南北,見過大世面的,什麼人到了她那火眼金晴裡,那都得現形的。因此,這位樓老太太安然在村裡一住就是二十來年,雖和村上不甚來往往,但左鄰右舍紅白喜事時,她家的馬婆子也會來送份禮,說幾句話,只不來上席罷了。村上的人說起這位老太太,都是敬重里加了幾分好奇。

那日馬車載著兩個看著就非同一般的人進了村,好些人就在猜測著他們的身份,這會才知道,原來那看著氣派的老爺子是樓老太太的師兄,這次來便是專程來求親的,那個跟小仙女似的小姑娘不是他孫女,而是他的徒弟。

他們來了村不過兩三天,馬婆子就到相識的人家裡去通知,她們家要辦喜事了,樓老太太要再嫁給這老爺子啦。因兩人都一大把年紀了,也就不拘那些俗禮,只是請左鄰右舍相識人家到場吃頓酒宣佈一下也就算成了。

不過據有倖進樓家小院裡親眼看見婚禮的人講,那婚禮可真是十里八鄉,前後數十年的頭一份兒,兩個老新人,新郎雖七十了,腰板挺直,精神十足,看著也不過剛六十的模樣,新娘子更顯得面嫩,面上紅光煥發,眼睛亮閃閃的,身段也跟年輕人差不多少,看著也就是三十多,近四十的樣子。而那新娘子一身鳳冠霞帔,錦繡燦爛耀目,珠光寶氣閃閃,竟是村人從未聽說見過的華貴,足見得新郎新娘雖都年過花甲,但對於這場婚事都極是珍而重之。

女方的親友就是她的外甥趙老爺,是王家鎮的數的著的人家。男方家的就是那個小姑娘了。

那天在院子裡開了幾桌,凡是上過席的人都讚不絕口,回來要吹噓好一陣子。

那個漂亮小姑娘還在院子外給來看熱鬧的村裡小童們大方地發糖果,那糖果看著都是城裡的好東西,孩子們見都沒見過,好些孩子領到好幾塊都捨不得吃準備攢到過年哩。

這會兒那村中熱議的樓家小院裡,大紅的雙喜字還貼在門窗上,紅色的小圓燈籠都還掛在門楣上,院內的傢什好些都換了新的,似乎那一天的熱鬧喜慶還久久未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