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勸降

作品:《大明太子我的隱藏人格被老朱揭曉

距離武昌城三十里,有一座山,因其上有五個巨大洞穴,當地人稱其為五洞山。這些巨洞已被馬賊改造成據點,洞口巨石林立,易守難攻,是理想的藏身之處。

在一座簡陋的棚屋下,十幾位男女老少靜靜地坐著,滿臉憂鬱,唯有中央的大鐵鍋出咕嘟聲,打破了屋內的寂靜。這些人就是跟隨長孫風一同逃亡的兄弟們,他們從南方一路逃到武昌,現了這些山洞,開墾了荒地,生活逐漸好轉。原本以為日子會順風順水,然而一場突如其來的洪水,粉碎了他們的所有希望。

他們大多數人曾是盜匪,隨著明朝的繁榮,他們漸漸明白這樣的掠奪生涯無法長久,所以每當到達新地方,長孫風都會帶領他們轉向普通人的生活軌道。

這群十幾個人雖無血緣關係,卻情同手足。洪水沖毀了所有糧食,使他們陷入困境,許多人萌生了進城搶劫的念頭,但都被長孫風說服了。

一路行來,他們決心過上正常人的日子,擺脫亡命之徒的標籤,不再與暴力為伍。然而,看著兄弟姐妹日漸虛弱,甚至有人餓死,原本堅決的長孫風也開始動搖。

一天,一輛滿載糧食的馬車經過他們洞口附近,長時間積累的負面情緒瞬間爆。長孫風不顧一切,只要能讓兄弟們活下來,他願意做任何事。

於是,他帶領一些還能騎馬的年輕人設下埋伏,截獲了朝廷運來的軍糧。然而,將糧食搬進洞穴後,他立刻後悔了。潔白的大米讓長孫風意識到這並非尋常的糧食。

但當時並未多想,他們開啟麻袋盡情享用。一些流浪的難民聞到米香,也紛紛靠近,長孫風慷慨地分這些來之不易的食物,盡力救濟難民。

隨著難民人數的增加,事情最終傳到了官府耳中。此刻,長孫風跪坐在鐵鍋前,臉色陰鬱。錦衣衛和欽差大人的到來讓他明白這批糧食的重要性,之前的憂慮成真了。

他從鍋裡盛出一碗飯,卻毫無食慾,只能強迫自己吞下,以填飽肚子來驅散內心的憂慮。

“吃!吃!就知道吃!現在整座山都被官兵包圍了,我們該怎麼辦?萬一他們攻上來,我們豈不是隻有死路一條!”

一個尖酸刻薄的女子從角落站起,大聲抱怨。

“我們做了什麼孽?不過是搶了幾輛糧食車,怎麼會引起這麼大的轟動?我早說過,別管那些難民,就算收留了他們,也不能輕易放走。”

“是,他們保住了命,但我們又該如何自處呢?”

女子崩潰痛哭。

“別哭了!”

長孫風慢慢起身,嚴厲地說。但這哭聲觸動了其他人的情緒,棚屋內的氣氛變得壓抑起來。

在他們的記憶中,即使犯下大錯,也能改名換姓,換個地方生活。但現在山下的錦衣衛已斷絕了他們的生路,怎能不讓人絕望?更何況,他們中有些人瞭解大明的律法,搶奪軍糧是死罪。

在女子的帶動下,其他人也開始對長孫風指責,小屋裡瞬間充斥著咒罵聲。

“別鬧了,現在的情況已經這樣,不是爭論責任的時候!”

刺耳的抱怨在耳邊迴盪,讓長孫風的怒火逐漸升級,他猛地起身,掀翻了面前的鐵鍋,大聲咆哮。

“當初是誰在我餓得快不行的時候勸我去搶那些馬車?還不是你們!我這麼做是為了誰,你們心裡沒數嗎?”

“再者,別太過消極,就算官兵追來,抓的也只有我一個。法不責眾,如果真的動手,我會盡量拖延時間,那時你們趁亂逃走,我一人做事一人當!” 長孫風的話再次讓小屋陷入寂靜。這時,一位老人緩步走出,輕輕拍了拍長孫風的肩:“這不能怪他,都是我們自作自受,自己犯的錯就得自己承受。”“趁著夜色,我們逃吧!”

老人提出了他的建議。

“男人們,都站起來,保護婦女們撤離。我們是一體,要盡力保護婦孺和老人逃走。官府講法律,即使被抓,只要你們撇清關係,就能脫身。這可能是我們最後能做的事了。”“何老!”

長孫風驚歎道。

“等下我們就定計劃,能逃多遠逃多遠,別回頭,最好能離開這個地方。天地廣闊,總會有容身之處。逃出去,總比坐以待斃好!”

聽到老人慷慨激昂的勸告,長孫風心中也有所觸動。他最牽掛的就是這些兄弟,如果他們能安全離開,他也能安心面對死亡。

“好,我們就按何老說的行動!”

見老大表態,眾人連忙開始準備。

另一邊,紀明跟隨一位武昌市民穿梭于山林間。雖然雨停了,山上的溼氣仍未消散,他穿了三層衣物才勉強保暖。

五洞山地形複雜,此刻紀明明白了武昌守軍為何失利。然而,他對錦衣衛充滿信心,此次前來是為了勸降,所以他沒有帶隨從,只有一隊輕功高強的錦衣衛在二十丈外跟隨,以防萬一,能迅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