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6章 帝乙託孤諸侯聚

作品:《裂陽殘血

“好,好孩子,孤沒看沒錯你,受兒也沒看錯你。你如此敬重王后,孤就放心了。”

李問道要是表現出一絲貪念王后美色的想法,帝乙很可能立刻就收回之前的所有想法。美色易老,人心不老。他的愛妻雖美,但畢竟已是中年,很快就會老去,後夫最初會因為她是王后之身,又姿色尚存,對她寵愛有加,但終有一天會厭煩而冷淡於她,這是帝乙無論如何不能接受的。

“問道啊,孤有件事想和商量商量。”

“啊,大王,您有何旨意儘管吩咐微臣即可,如何說出商量二字?”

李問道已經猜出帝乙即將要說的話了,不過,該有的穩重剋制,還是要變現出來的。

帝乙擺了擺手,“孤說的不是家國大事,而是件私事。”

“大王但請吩咐,但凡微臣能做到的,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李問道立刻表現的大義凜然,一副要為帝乙去拼命的樣子。”

“呵呵,你這話說得好,孤愛聽,只是孤可不是要你去拼命,孤是想把王后託付於你。”

“啊?王后要住到微臣家?”

必須得裝糊塗啊,不然能怎樣?

“呵呵,不是住到你家,是孤要把王后嫁與你,可好?”

李問道歡喜地差點蹦起來,“大王,這如何使得,微臣視娘娘如天仙下凡,心裡也把娘娘當微臣的孃親一般敬重,大王如此,不是辱沒了娘娘嗎?”

這話也是真的。男人敬重女人,一點也不妨礙他佔有她的身子,享受她的柔情。讓自己喜歡,乃至於尊敬愛戴、崇拜的女子服侍自己、給自己生娃,是為男人的最高快樂之一。

“你能如此看重王后,孤心裡很高興,說明孤沒看錯了你。王后幼時就跟了孤,這許多年來一直恪守本分,孤的心中也十分敬重與她。因此,孤才不希望歸天之後,孤的愛妻孤苦無靠。王后雖已中年,但姿色尚存,並不顯老,孤不希望你推脫。孤希望你娶了王后,日後替孤好好疼愛與她。”

帝乙說的情真意切,李問道心中不由得有些感動。

“大王為何不選擇朝中宿老,或是賢德諸侯?”

“那些老傢伙與孤也差不多了,那還有能力疼愛王后?你還年輕,可以替孤多多疼愛王后。怎麼,愛卿是嫌棄王后年邁?”

“不不,大王誤會,王后賢良淑德,美豔端莊,微臣如若娶了王后,定然會加倍疼愛的。只是,臣家中已有妻。臣微沒之時結識了她,蒙她不棄,方得夫妻恩愛,臣萬萬不能拋棄與她。”

“好,好孩子,孤聽你之言,心中更是歡喜,王后所託之人,必得是問道你這樣的重情男子。你放心,孤不會要你拋棄妻另娶王后的,孤會下昭將王后以平妻的身份嫁與你。咳咳,問道啊,看在孤一項看重於你,受兒也對你十分信任的份上,將來可要好好疼愛王后,莫要虧待與她啊!對了,孤還有一件事相托......”

在我中化八千年歷史上,從未有誰可以同時擁有兩位正妻,所謂的平妻,不過是塊遮羞布。平妻就是妾,高等妾而已,主母依舊對所謂的平妻有排他性的、絕對的處置權。所謂幾人都是正妻,不分高低,那是無腦爽文裡的情節,誰信誰傻筆。

無論是奴隸制時代,還是封建時代,與後世最大的區別不是財產私有制,而是綱常人倫,等級森嚴。所謂的家天下,正妻在家中的地位無可撼動,若是家中妻都可以有兩個,或者更多,那天下也就可以有兩個或者更多主人,可能嗎?此所謂國無二主,家無二妻也!所謂的三妻四妾,前一個是正妻,後兩個就是妾,有品級的妾。

從帝乙那裡出來,本來李問道該去王宮前殿的,那裡有不少大臣,還有這幾日趕到的各路諸侯。不過,鬼使神差的,他居然來到了王后的寢宮。

一群貴婦們正簇擁在雍容華貴的王后身邊,有恭敬、有敬仰,但無諂媚。

我中化,文明綿長,世風高潔、人倫清正。可惜......看了眼簡荻,瞎編了個理由,彙報了件小事,李問道就離開了。注意到自己走時,那精美的繡花鞋裡,小腳不自覺動了動,李問道滿足地轉身走了。自從那晚的木屋之後,那雙纖細小巧的玉足,就換了主人了,再不是驅使她們走路的王后娘娘了,而是李問道、李大夫。

剛走出王后寢宮沒幾步,就聽見有人喊他;“李大人請留步。”

是個女聲,有點熟,李問道一回頭,原來是那天帶他去王后菜園的那個宮女。跟著她繞過幽靜的一條小路,走到了王后寢宮的後門。進門之後是個小花園,種滿了花花草草,小離將李問道帶進去後,就自行離去了。李問道只好自己摸索著找到一個小門,走了進去。一進門就現,王后已經在屋裡等著他。

“怎麼不出去接我一下?”

“妾怕哥哥又在外面就要了妾的身子。”

看來上次的事,給這心思單純的婦人留下了心理陰影。

“別把妾的飾弄亂了,哥哥要過妾的身子,需趕緊走。”

不能弄亂的她的飾,那就只好自己坐在木凳上,把她抱在腿上,兩人面對面。

一時間,風雲激盪山川秀,美人如玉玉生煙。好一會之後才風停雨歇。

“剛才大王找哥哥,哥哥有沒按妾教哥哥的,對大王說?”

王后簡荻趴在李問道懷裡,軟軟地說著。

“說了,都按哥哥的小丫頭的意思說的。”

“嗯,妾喜歡聽哥哥喊妾小丫頭,妾跟哥哥在一起,覺得自己越來越小了。哥哥,妾畢竟是他的妻子,就算他把妾託付於你,你在他面前也不能表現的多渴望妾,那樣他心裡會不好受的。妾只想讓哥哥給他留下最後的尊嚴。”

說著說著,王后的眼淚又流了下來。看著這個善良的婦人,李問道一陣心疼,只好再次疼愛了她一回。

王宮前院的正殿外,人群烏泱,朝歌眾臣與各路諸侯相談正歡。他們當中,有些是多年未見的老友,有些只是平淡之交,甚至還有彼此不對付的。不少人的臉色有喜有憂,太子成親是大喜事,但是帝乙的病情卻是大哀事,群臣和各路諸侯也都心知肚明。

前些日子,急切趕到各個方國的王使,宣召之後,要求諸侯與王使一起趕回朝歌,怕不僅僅只是參加太子成親這一件事。好在帝乙上午召見了幾位老臣與一些諸侯,現在眾人心中多少有些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