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幽蘭竹風靜

作品:《裂陽殘血

“他就那麼喜歡洛綺嗎?人都死了,還不死心。哼,你們男人都是吃著碗裡的,想著鍋裡的。你不是說他和青丫頭在巫族時,是一對戀人嗎?這都做了二十多年夫妻了,還生了兩個孩子,他竟然一點不想青丫頭,反倒心心念念地想著洛綺?”

“二十年哪裡比得上兩百年!再說了,當初他倆本來是要分開的,後來就算勉強又聚在了一起,二十年的情緣,應該已經彼此不再相欠了。你不是說卓青師姐,就是我凡間的孃親,也已經喜歡上我那長庚師弟了嗎?”

緣分這東西,真是好奇怪,若非歷經凡塵重重,誰人知道誰與誰真的有緣,誰與誰有緣無分?

“走吧,回去把這些藥材給我泡酒,晚上我要嚐嚐。”

“回去就泡,晚上還來得及嗎?”

“來得及的,一兩個時辰就夠了。”

“嗯,那你少喝點。”

本來這裡的環境就極其適宜生物繁衍,不喝酒的餘浩,晚上,都讓他渾家受不了,何況是喝了酒的,而且還是他渾家親手炮製的藥酒。那些藥材可是蕭稚縈一上午跑遍一座大山辛苦採摘來的,回到家,她就立刻將它們清洗乾淨,親手放進了餘浩釀製的水酒裡,滿心歡喜地希望晚上就能揮作用。所以到了晚上,餘浩就變得比平常還要兇猛。天都快亮了,兩人才停下來。

“餘浩,洛綺的身體很好,為啥兩百年都不能生育?會不會是這裡的氣候不好呢?”

蕭稚縈盈蜷縮在餘浩的懷裡,心情複雜地問餘浩,不知為什麼,她有些擔心。

“不會吧,這裡氣候宜人,冬暖夏涼的。洛師姐身體好,不代表就一定能生育的。”

“就能!婦人家的,生育是本能,就像你們男人欺負女人一樣,都是本能。我就是懷疑這裡的氣候有問題。”

“能有甚問題?”

“餘浩,我害怕!為什麼山下就能子孫繁衍?那裡真的那麼可怕嗎?”

太白長庚城裡夜涼如水,李長庚和幽兒本打算回客棧的,走前,老掌櫃可是交代過,廚房留著不少東西呢,要是回來他睡著了,就只能麻煩他倆自己去廚房做飯了。一晃大半天過去了,李長庚確實餓了,就帶著幽兒走出了巷子,準備回去了。

剛走出巷子沒幾步,有琴音自身後傳來,是那個掛著古樸燈籠的小橋後面的院子裡。其音清淺,如幽泉微漸;又似春殘花落,但聞雨聲瀟瀟,絲絲淒涼中的綿綿細雨,若有若無,輕柔逶迤,仿若有無限心思在心頭。

“《碣石調.幽藍》!”

兩人異口同聲地就說出了這清雅、悠昀的琴音出自何曲。

中土歷史上第一次記下高音的樂譜,就是唐代的手抄本古琴譜《碣石調.幽藍》,此曲為六朝梁國的丘明所著。這琴譜對中土後世影響極深,根據此譜的記載方法,唐人曹柔創作減字法記譜,晚唐陳康士、陳拙依照此譜式整理了大量琴譜傳之後世。可以說,華夏傳統音樂——古琴,之所以能夠傳至後世,主要就是得益於減字譜,而減字譜最終就是來源於《碣石調幽藍》琴譜。

李問道和林月瞳都是自幼受過專業的古琴音韻薰陶,《幽蘭》這曲調可以說是爛熟於心。兩人緩步走回小巷,靜靜地站立在橋頭,手挽著手一起靜聽。

琴音悽婉,並非曲調之故,多半是因為彈琴之人的心情不悅。琴人心情愉悅,一曲哀婉的《廣陵散》,一樣可以彈出歡快的曲調來。

“是位女子?”

“是的哥哥,應該很年輕吧,奇怪,這滿城魔族之人全都在睡覺,為何這位姐姐卻在這裡獨自淒涼?”

曲罷,餘音未散,兩人亦有些捨不得離開。太白長庚城裡盡是魔族之人,包括兩人住宿的客棧裡的那個老掌櫃,幽兒早已告訴李長庚。熱情開朗的老掌櫃,可以說是重新整理了兩人對魔族之人的認識,原來魔族之人也並非全都是傳說中的惡欲滿滿、大奸大惡之輩。這樣說來,很久之前,巫族后土支送給渾天魔帝那些燈籠一事,就可以理解了。

“走吧幽兒,不管這位小娘子如何,總歸與我們無關。”

說完,李長庚拉起幽兒的小手,就準備離開,卻聽見“吱扭”一聲,木門竟在此時開了,一個青衣小婢探出頭來,“是李郎君夫婦嗎?我家娘子有請!”

庭院深深,麴院風荷,一條長長的遊廊在院牆偏僻處,連線上一座帶有美人靠的亭子,然後又在亭子處拐了個彎,就此繞過了前院,通向了更加幽深的後院。青衣小婢腳未沾地,靈巧地在前方帶路,小巧的身形好似一陣清風,顯得有些飄飄蕩蕩,這是沒有實體的靈體,行走時的通常形態。

李長庚禁不住好奇,悄悄地問身邊的渾家:“幽兒,那個彈琴的女子怎會認識你我們的?”

這裡是魔族的城市,裡面居住的應該都是魔族之人,不管他們是有實體的,還是沒有實體的,李長庚認為,自己夫妻應該都不會與他們有什麼瓜葛的。

琴音又起,這回音調舒緩了許多,猶如溪水初流,山花欲放。

“是咱們玉衡宗的《竹風靜》,是專門為清修的弟子舒緩心情而譜,哥哥你應該聽過的。”

李長庚一聽是《竹風靜》,就想起來了,他不僅聽過,而且還聽過好幾次,幽兒和師姐們都彈過。

玉衡宗的琴譜?難道這位女魔竟然是玉衡宗的某位前輩高人?還真有可能,不然這深更半夜的,彈琴之人為何會邀請他倆前來?李長庚看向幽兒,可惜幽兒也搖搖頭。她雖然在玉衡宗裡快十六年,對宗門很多前輩高人確實有所瞭解,但是她也知道,很多的記載僅限於前輩們生前風光之時,退隱或衰退之後的事,幾乎沒有記錄。一些前輩高人的最終去向,很多宗門元老級的講師、教授都不得而知,何況是她樣的年輕弟子。

一位既懂得中土琴藝,又會玉衡宗曲譜的年輕女性魔族,她到底會是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