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大商至寶

作品:《裂陽殘血

帝乙召喚李問道進殿似乎只是為了讓王后看看,待王后面帶羞澀地微笑著向他點了點頭,就讓李問道退了出去,畢竟大殿裡,還沒他待的資格。

子受身邊還站著兩人,應該就是王后的另外兩個兒子啟與微,看年紀確實比子受大上許多,尤其是子啟,是簡荻十四歲時生的,現在該有三十歲了。不過這兩人看李問道的眼神可就不善了。

李問道懶得理會兩人不善的目光,為了一己私利,竟然不惜幫著敵國攻打自己的父母之邦、毀祖宗廟稷,真是無恥小人。

上午的事情很多,一項一項的,最後還要祭天,等一切結束應該就到午時了,去往各地的使者一起恰是午時出。李問道找到了一處角落,一個人站在那裡,心裡起伏不定,唉,無意間結識了王后娘娘,也不知是好是壞?腦海裡一會閃過帝乙的威嚴,一會閃過子受的笑容。

正在胡思亂想間,身後似有極其微弱的破空聲傳來,李問道瞬間就凝聚起了內力將自己全身包裹住,一枚小石子悄然飛向李問道的後背,然後在緊貼著衣服處被內力抵抗住,摔落下來,又被李問道一腳踢開。抬眼一看,一個二十左右的宮裝女子正在在一扇小門外向他招手。

身邊的人都在眼盯著大殿,不可能是別人,李問道悄悄地退出人群,來到小門外。

“請李大夫跟我來。”

那宮裝女子面無表情地說完後,轉身沿著小路向一處偏僻處走去。李問道跟在後面,看著她走到小路的盡頭,又轉了幾個彎,走到了一片菜地裡。菜地四周長了許多花草,盡頭有一所青灰色的木質小房,此刻大門緊閉。這屋裡當然就是昨天他救治王后娘娘的那幢房子。

李問道有點摸不著頭腦,帶我來這裡幹嘛?誰要見我?王后娘娘?不可能,她應該還在大殿裡。正想問問那宮裝女子,卻現那女子已經原路退回很遠了。

李問道溜達著來到木屋跟前,剛想伸手敲門,那門突然自己開啟了。又一位宮裝女子出現在他眼前,頭梳流雲髻,配五彩鳳凰簪,紅衣罩體,玉頸修長,一片酥胸如凝脂白玉,半遮半掩,束腰纖細,蓮足窄小不足一握,卻裹著精美的絲綢製成的小巧繡花鞋。看那模樣,雖已三旬朝上,但依舊不失風華絕代,儀度端莊高雅,氣質如蘭,嬌軟的身軀無一處不散著讓人難以抗拒的、中年貴婦的奪目光彩和強烈的母性氣息。

“難怪被帝乙寵為大商至寶啊!”

李問道再次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的孃親,那位自己從未見過面的母親。玄清師姑說自己應該是唐國國親一脈,大唐李氏後人,那麼自己父親很可能與唐國國主李煜是近親,至於自己的孃親?李問道不敢想。孩子生下來就不要了,而且還是個健康的男孩!難不成這裡面牽涉到了宮廷內爭?

“昨天謝謝你救了妾,剛才宮廷之上也不方便說,希望你不要見怪。”

王后娘娘語氣很溫和,李問道聽著心中很好受,“微臣明白。娘娘今日氣色好多了。”

“這還真的謝謝你,只聽大王和受兒說你有輔臣良將之才,沒想到你還是位了不起的郎中。”

王后娘娘說話的聲音有些小,此刻已經背對著他,好似在伏弄著身前的花朵。

李問道臉紅了,真是愧不敢當啊!

王后娘娘並未讓他進屋,而是把他領到了菜園裡。

“問道,昨日你為何稱呼妾娘,妾可是長得像你孃親?”

王后娘娘隨手伏弄著自己親手種植的花朵,臉上的氣色是好了許多,但是眉宇間的淡淡哀愁卻是掩蓋不住的。

“臣自小是孤兒,沒見過孃親,昨日見到娘娘,被娘娘的母儀風範折服,自然就想到了從未見過面的孃親。”

這還真是如此啊,這是李問道心中永遠的痛。

“唉,可憐的孩子,你跟受兒如此交好,若是你不嫌棄,以後就把妾當孃親如何?”

大概王后娘娘從未認過義子吧,說過之後,臉上竟有紅暈飄起。

“啊?這如何使得,微臣不敢!”

李問道一愣,王后這是啥意思?李問道覺得有些莫名其妙。

“呵呵,怎地使不得,你救了妾,又與太子交好,大王也把你當做肱骨之臣,有何不可?呵呵!”

“微臣謝過娘娘。”

李問道慌忙答道。

“唉,這些花花草草的,還有這些菜蔬都是妾平日裡親手種植的,對了,這棵苜蓿草長得最旺,花開的也最盛,妾最喜歡。待會走時,妾就送與你了,呵呵!”

王后娘娘心情似乎好點了,已經連笑了兩次了。其實李問道早就看出娘娘臉上的愁緒,大王病入膏肓,作為他的正妻,王后心裡之悲苦,誰人不知?

“對了,問道,你覺得大王的病體如何?”

正題終於來了,李問道就知道王后會有如此一問。所謂藥醫不死病,大王的身體可與王后不一樣,那可不是他的陽氣可以救治的。李問道這麼一解釋,王后微微點了點頭,其實她心裡怕是也知道,只是希望為自己夫君做些努力罷了,昨日下午她冒然施法,還不就是想為了替帝乙爭取些陽壽。

“唉,妾也知道大王的病體沉重,只怕來日無多了,就是妾心中不甘,總是盼他能好起來。”

看著王后娘娘淚光盈盈的傷心樣,李問道心中也是慼慼然,從後世的角度來看,帝乙其實還是算是個有作為的好國君。他的一生提倡放奴、反對活人祭,重用賢良有得的人才,哪怕你是奴隸,只要你有本事,帝乙也會重用,甚至自己的正妻,也就是王后娘娘,都不是世家貴族出生。世人皆知,大商的王后娘娘原本只是商王帝乙的侍女。王見其溫柔賢惠,又兼其為自己生下三子,便力排眾議,立其為後。

為了安撫王后,李問道又再一次給娘娘輸了些自己的陽氣,半個時辰之後,李大夫手捧著一棵壯碩的苜蓿草,身心愉悅地再次來到了大殿之外。這可是王后娘娘親手摘下送給他的,老驕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