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偏殿見得殷商是

作品:《裂陽殘血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李問道順口給接了出來。

“對,對,老奴愚鈍,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說是這天下再大,也都是我大商的土地,祥瑞無論出現在哪裡,都是我大商的福報。”

“很好,跟下人們說一下,外出辦事,若是遇到熟人打聽此事,就多說說太子爺和姜家小娘,岐山相遇引出鳳遇凰的事,還有剛才那句話,也要說出來,別忘了給人家解釋清楚意思。”

兩人正說著話,一個家僕帶著一個宮人急急忙忙地跑了過來,原來是子受派人來傳話,說是大王命他午後,帶著庸伯去王宮覲見大王。

來人是太子府的下人,與這裡的奴僕們都很熟悉,李問道讓老衛賞了他一塊不大的精美貝幣,那人差點就高興哭了,千恩萬謝的回去覆命了。李問道這可是開了先例了,以往這些奴僕們只有幹活的份,能吃飽、穿暖就不錯了,那還會有獎勵?也就帝乙、帝辛父子倆心地善良些,這些奴僕們日子才算好過些罷了。

在李問道看來,這些人雖是奴僕,但都是子受身邊的人,結合這千年來的歷史教訓,以後他不但要繼續跟子受保持良好的兄弟之情,子受身邊的這些下人,也必須儘量籠絡好,免得招致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打走了僕人們,月瞳去了書房,李問道要她寫一封信給姜文煥。他自己則是到後院去找小坤了,也不知道這小傢伙現在是在後院睡覺,還是跑到天上打秋風去了,不過現在有活讓它幹了。

殷商時候的天氣比千年之後要涼快許多,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人少,植被更加繁茂的原因。未過八月,午時的陽光已經不怎麼曬人了。李問道和姜文煥帶著三個東魯的將官押著庸伯子康,隨著一個宮人前往王宮的一個偏殿,在那裡,帝乙和幾個朝中重臣正在等著他們。

一行人還沒到偏殿門口,子受就已經跑了過來,幾人一番交頭接耳後,子受就領著他們進了偏殿。

一進殿門,李問道就看見居中而坐的帝乙,六旬不到,國字臉,樣貌威嚴,就是臉上的氣色明顯不太好。李問道神識一掃,就知道他已經病入膏肓,迴天無力了。李問道心中略一嘆惜,看來受受很快就要接手一個爛攤子了。

帝乙身邊分左右各坐著兩個人,左邊上一人最好認,五旬左右,面相嚴肅,額頭上多出一眼,不用說,這是太師聞仲,下那人要年輕許多,不過三十多歲,應該是個文官。右邊當那人,也是個五十多歲的老者,有些眼熟,李問道也不好意思盯著仔細看,就忽略過去。他身邊一人,也很年輕,四十來歲,樣貌清奇,同樣的文人打扮,同樣的不認識。

李問道眼光一掃而過後,不慌不忙地跪下行禮,“化外草民李問道參見吾王,祝吾王洪福齊天、萬壽無疆。”馬屁該拍還得拍,畢竟是大商國主,又是自己兄弟的父親,李問道拍起馬屁來沒一點心理負擔。

“你就是李問道,嗯,不錯,倒是個很懂禮數的好孩子,起來吧。”

第一印象很重要,帝乙看見李問道樣貌端正,一副忠厚老實像,又破天招頭一回聽見有人這麼祝福自己,心裡非常高興,儘管明知道自己支撐不了多久了,但是李問道的這幾句吉祥話,聽起來還是讓他渾身舒坦。他這裡用了“好孩子”這個詞,顯然是把李問道當作自己的子侄。

“草民謝吾王。”

李問道起身後,又緊接著向著四位大臣每人都行了一禮,說了些恭敬的話,雖然除了樣貌特徵太過明顯的聞仲聞太師,其他人都不認識,但是他知道,帝乙後期的幾位殷商重臣都是賢良之材,庸庸碌碌之輩,帝乙根本就不會用他們。

讓李問道想不到的是,就這一小會的功夫,那四位大臣對李問道的看法可是幾回幾落了。起先傳言太子是被世外高人給護送回來的,大家先就對未曾謀面的李問道有了一份神秘感和好奇心。等李問道一進門,幾位大臣看他樣貌端正,又一副忠厚老實樣,心中就有了些許好感。緊接著那好感就被李問道的幾句馬屁給衝沒了,馬屁精,幾人心中一陣鄙夷,這幾人見帝乙時,也就行個禮罷了,沒人說什麼馬屁話。之後李問道又非常恭敬地給四人每人都行了一禮,顯得非常謙虛地衝著他們說了幾句,像是由衷的讚美之話,幾人心裡的鄙夷就又都淡了許多,還好,年輕人嘛,還算知道禮數,懂得謙虛,倒是個可造之材。

唉,怎麼說呢,千穿萬穿,馬屁不穿!哪怕是謙謙君子,也難免愛聽好話。

接下來就是怎麼處置子康了,一番唇槍舌戰、唾沫橫飛之後,終於有了結果:宗室除子康一族之名,奪庸伯爵位,滅子康一族,至於庸國接下來怎麼安置,似乎君臣都故意避而不談。

李問道和子受、姜文煥全程坐在下作壁上觀,沒他哥仨說話的份不是。不過,有子受跟姜文煥的小聲介紹,李問道終於知道那三個大臣的姓名。聞仲身邊的是司寇鄂侯,位三品上大夫。右頭一人是西伯候姜恆楚,難怪看著眼熟。姜恆楚身邊的那個樣貌清奇的文官是比干,太宰,就是後世的宰相,位一品上大夫。全是殷商末期大名鼎鼎的人物呀,李問道心中暗叫僥倖,幸虧剛才對每人都拍了下馬屁,想來這四位對自己的印象應該不會太壞。

“李問道,你協助太子立此大功,孤要好好獎賞於你。”

此刻帝乙的心情不錯,除去了子康這顆毒瘤,將來兒子繼位後,麻煩也能少點。

“大王,子康逆天而行,人神共憤,草民雖身在化外,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草民也是我大商的百姓,恰逢此等邪魔之事,焉能袖手旁觀?因此,草民不敢言賞。”

漂亮話不僅得說,而且還得說的恰到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