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天下之惡皆歸紂

作品:《裂陽殘血

“好一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好一個王罰即天罰,李先生真乃高人也,煥著實欽佩先生之才華!”

李問道廖廖幾句話,說的姜文煥與子受二人十分的欽佩,這得多大的學問才能說出這種文采出眾、精彩絕倫的話來呀。

李問道厚著臉皮微笑著接受了,到了現在,他算出看出來了,西岐周國以及它後來的周朝,忒不要臉了。以他對子受與姜雯萱的瞭解,兩人絕不可能是殘忍暴虐的屠夫,和禍亂朝綱的妖精。身為臣子,大逆不道地搶了主上的江山,還舔不要臉地汙衊主上,真是居心歹毒、道德敗壞到了極點。難怪連周朝的自己人,孔子的弟子子貢曾言:“紂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惡居下流,天下之惡皆歸焉。”(《論語》.子張篇)意思是說:商紂王之壞絕不是傳說中的那樣,紂的名聲所以不好,是因為人們把天下所有的惡事都算到他頭上了,比如炮烙之刑,早在夏朝便已有之,竟然也算到了紂王身上。更加值得深思的是,他這裡仍舊把紂喻為君子。

李問道覺得,既然老天把他兩口子配到了帝辛兩口子身邊,那他如論如何也要幫著子受和妲己洗清不白之冤。再退一步來說,假如這兩口子以後真的要往那方面轉變,那他也能從中規勸,絕對不會放任二人這麼殘暴下去。說幹就幹,第一步,當然是比無恥,他還真不信,他的臉皮會沒有兩千年前的人厚。

“先生敬請放心,那老豎子放在我這裡,絕對安全,這左右都是我東魯的好漢,任誰也不會與外賊私通,背棄我大商,背棄太子殿下。”

姜文煥與太子交好,天下人盡知,跟隨姜文煥的這些東魯漢子心裡也明白,將軍是太子殿下的人,那他們自然也都是太子殿下的人,將來太子登基,他們會與將軍一起成為大商的支柱。

“好,有將軍這句話,小弟便也放心了。殿下,時間不早了,我等還帶著女眷,不能在姜將軍這裡待得太久,我等這就要進城裡去了。”

李問道一句話分成兩部分,分別對姜文煥和子受說道。

“好的大哥,確實不方便,那我們這就走吧。姜大哥,這裡就拜託你了,看好了,可別讓這老傢伙死了。”

殷受在外流浪半年,倒是學了一口的市井言語,直接稱呼子康為老傢伙,而不是文縐縐的豎子。

“太子放心,朕就在軍營親自看著。”

對於子康的罪行,姜文煥也是恨的牙癢癢的。

“兩位哥哥,你們說好了沒有啊,我都在外面等的急死了,咦,兩位姐姐呢?你倆把她倆藏起來了?幹嘛不帶進城裡,城裡的床可比軍營的軟啊,哎呦,大哥你打我幹嘛?”

不打不行啊,沒事說什麼大實話的,沒看到兩位姐姐臉紅得跟什麼似的嘛?說到要走,一直在後帳聊天的兩女自然就主動走出來了。剛來到前帳,就聽到小鯤這番話,已為人婦的林月瞳羞得臉通紅。小純純的妲己起先不知道啥意思,看到身邊的姐姐羞紅了臉,想起那個床字,總算反應過來了,那個害羞呀,媚眼瞪地圓圓的看著小鯤,恨不得上去踢它一腳,再把它拽到沒人的地方好好問問,中午哥哥姐姐躲到一邊後,傻蛋欺負自己的情景它到底看沒看到?

剛才三人進帳後,軍士們主動過來把庸伯子康給看管了起來,小鯤也就恢復了原來一尺來長的樣子,好在大帳外的軍士們都是臉向外站著的,除了門口那個當值的校尉被嚇了一跳,倒也沒驚嚇到其他士卒。這會它衝進了大帳,一張嘴就被李問道當頭一巴掌,接著又把姜文煥也嚇了一跳,幸好小姜將軍在征戰中長大,妖精、神怪什麼的,也還見過不少,才不至於出醜。

酉時過半,夕陽已經隱去,只是天還尚未黑下來,四人騎著小鯤非常拉風地出現在了城東姜府的大門前,雖然不知道大哥為啥讓她這樣做,但是乖巧聽話的姜雯萱還是老老實實地依照李問道的話,半空中就飛身而起,如天女下凡般的翩然落在自家的大門口。而後林月瞳與李問道一起也飛到了半空中,李問道手持裂陽刀,林月瞳廣袖飛舞,一路以飛翔著的姿態護衛著獨自一人騎在小坤身上的子受,來到了不遠處的另一所稍微小點的古樸宅院前。

“大哥,大嫂,這是我的私人宅院,雖然小了點,還是很精緻的,僕從什麼的不多,都很安分,就委屈你們先住在這裡了。要是缺什麼,只管派人對我說,千萬不要跟小弟我客氣,那樣我會生氣了,說好了啊,我可真得會生氣的。”

樸素的庭院裡,子受拉著李問道的手,也不嫌囉嗦的囑咐了一番,又對著跪在地上的管家老衛叮囑了一些具體事項,這才戀戀不捨地重新騎上小鯤,在李問道夫婦的護送下向著王宮而去。

殷商時期,雖有太子之位,卻無東宮之說,子受作為太子,就住在王宮內一個不大的院落中,那是專屬王朝太子居住的地方。等著子受進了自己的院落,李問道夫婦這才重新飛回子受安排給他倆居住的宅院裡。等到夫妻二人落地,才現管家老衛已經帶著七八個奴僕跪在地上等候多時。這一幕,不禁讓夫妻倆想起了餘杭的莊園,以及中洲炎龍城的小築。

天色已晚,太子院落的上空紅光一閃,隨即又消失於黑暗之中,接著後院中出現一名老者,似在散步,嘴中卻又在喃喃自語:“兩個小傢伙不錯,看來當初讓小受受出去看看天地,還真是個不錯的主意,小傢伙身上的氣運已有改動的跡象。嗯,老夫到底是天地神獸嘛,還是有眼光的。”

老頭有些自戀地正捋著頜下三縷白鬚,身後一個渾厚而又滿帶著恭敬的少年男聲傳來:“師父,弟子回來了。”

“小受受啊,這趟遠門歸來,心中可有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