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四章 慧寶釵憑文判焦順(第2/3頁)

作品:《紅樓如此多驕

“不是真的就好、不是真的就好。”

薛姨媽這才鬆了口氣,拍著沉甸甸胸口道:“連你姨媽要進宮探視一次都不容易,你要真進了宮,我只怕哭瞎了眼也難再見你一回了。”

寶釵莞爾一笑,愈發膩在母親身上。

溫存了片刻,她才又提議道:“最好明兒一早咱們就過去,既不想接這茬,就該早早把態度擺出來,真等見了面再說反而不美。”

薛姨媽自是滿口應承。

一夜無話。

轉天母女兩個用罷早飯,便結伴趕奔王夫人家中。

原想著先用待選的由頭,提出要搬去紫金街老宅居住,然後再表示經過這幾日籌措,已湊了一筆銀子出來,讓王夫人無需擔心此事。

王夫人也是聰明的,應該不難明白這其中的意味,屆時亂點鴛鴦譜的事情自然也就不了了之了。

可不曾想進門就發現院裡的氣氛十分詭異,丫鬟們一個個大氣都不敢出,連那有體面的老嬤嬤也是噤若寒蟬。

別說是寶釵,連向來後知後覺的薛姨媽也瞧出不對來,忍不住腳下一緩,看向了身旁的女兒。

寶釵立刻小聲提點道:“來都來了,總要進去瞧瞧,只是媽媽先不要急著開口,若這府裡果真出了什麼大事,咱們總不好再跟著添亂。”

薛姨媽頷首應了,母女兩個這才進到了堂屋裡。

這王夫人見了她母女兩個,臉上就顯出些尷尬,招呼她二人坐了,欲言又止長吁短嘆的,連眼角淺顯的細紋都顯出愁容來。

寶釵進門前那番話,也是在提點母親不要多事。

可薛姨媽見姐姐如此憂愁,到底還是沒能按捺住關切之情,探問道:“姐姐,家裡莫非是出了什麼岔子?”

說著她又想到了什麼,忙把身子往前壓了壓,將玉山也似的一對良心抵在炕桌上,緊張道:“莫不是大姐兒省親的事情,又出了變故?”

要論榮國府當前的大事,自然以此為最。

王夫人原以為她母女一早突然登門,必是聽了什麼風吹草動,如今見薛姨媽胡亂揣測,臉上登時緩和了不少。

她微微搖頭,苦笑道:“省親的事兒還沒批下來,不過應該也快了——我實是為了寶玉的事情鬧心,他昨兒多吃了兩杯,夜裡又跑來胡鬧,大晚上的竟連老爺都給驚動了。”

正說著,一個僕婦慌里慌張的就闖了進來,張嘴剛要稟報什麼,掃見薛姨媽母女在列,就又攥著帕子支吾起來。

薛寶釵見狀,正要找個由頭和母親一起避出去,不想外面又跌跌撞撞闖進來個小丫鬟,她約莫是一路跑的急了,進門佝僂著腰扶住膝蓋,滿頭大汗噓噓帶喘的說不出話來。

王夫人見狀登時惱了,拍著桌子厲聲呵斥:“我平時不與你們計較,你們倒愈發如了意了,這一個個還有沒有規矩?!”

那丫鬟嚇了個激靈,下意識嘶聲叫道:“太太,金、金釧姐姐她、她跳井自盡了!”

“什麼?!”

王夫人先一挺身站起來,隨即又兩腿發軟的跌坐了回去,臉上的血色消了個乾淨,兩手顫顫的數著佛珠,嘴裡不住的念著‘罪過’二字。

薛姨媽聞言也是吃了一驚,忍不住追問:“是這屋裡的金釧?她好端端怎麼會去投井自……”

“姨媽。”

薛寶釵想到方才王夫人說寶玉夜裡鬧事,再想想近來金釧一門心思想去寶玉身邊,心下隱約就有些揣測,忙截住母親的話茬道:“丫鬟們一貫淘氣的很,也未必就是要故意跳井,興許就是在井邊兒玩鬧時,不慎失足掉進去的。”

說著,又板起臉呵斥那一大一小:“這等事情怎能捕風捉影以訛傳訛,也難怪太太說你們沒規矩!若鬧得府裡都這般胡說,豈不憑空惹出是非來?”

王夫人一聽這話,也登時明白過來,知道這時候最要緊的封鎖輿論,於是忙撐著炕桌起身道:“不錯,你們這就傳下話去,讓各處不可妄議!”

頓了頓,又吩咐道:“讓周瑞媳婦過去瞧瞧,畢竟是伺候過我的人,該怎麼操辦就怎麼操辦,切不可慢待了她的身後事。”

等那兩個丫鬟僕婦領命退出去。

王夫人走到寶釵身邊,拉著她的手沒口子的讚道:“寶釵,方才也虧得你果決又明事理,若真由著她們亂傳,壞了府里名聲還則罷了,若影響到省親的大事,我在老太太和老爺面前可就不知該如何交代了。”

說著,又搖頭慨嘆:“昨兒因她拿我的話在外面亂嚼舌根,我一時生氣打了她幾下,攆了出去,心想著過兩天再接她回來,卻沒想到……”

說到這裡,也不知是真情流露還是惺惺作態的紅了眼眶。

“姨媽是個慈善人,故此才這麼想。”薛寶釵見狀,忙又寬慰道:“她在上頭拘束慣了,這一出去,自然要到各處去玩玩逛逛,豈有這樣大氣性的道理!縱然真有這麼大氣性投了井,也不過證明她是個胡塗人罷了,算不得可惜。”

王夫人點頭嘆道:“這話雖然如此說,到底我於心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