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雜(第2/3頁)

作品:《紅樓如此多驕

見他得意的緊,眾門房也紛紛湊趣。

這個說‘可了不得了’,那個道‘果然是好料子’。

又有誇焦順‘仁義、不忘本’的,才住過來兩個月就比周家半輩子賞下的好處還多。

兩下里一對比,愈發勾的眾人心裡熱切。

自此這後門上伺候起焦家來,倒比伺候正經主子還積極。

返回頭再說焦順。

他到了衙門裡,打聽到禮部的官員要巳正【十點】才到,就先去了雜工所裡。

原是想著,先看看賈芸適應的如何了——昨兒他雖然休沐了,賈芸和張誠卻都在衙門裡盯著。

誰知到了所內,趙彥、劉長有、徐大寶、趙九斤這幾個有職司的,竟齊齊尋了過來。

焦順知道必是有要緊事發生,於是忙在大廳裡升堂議事。

卻聽趙彥愁眉苦臉的稟報:“大人,軍械司昨兒派了人來,說是抽查到咱們生產的槍帶不合格,要咱們雜工所給個交代,不然就要上奏到部裡。”

這槍帶,指的就是步槍上的揹帶。

行軍時方便攜帶槍支,射擊時還能幫著穩定槍身,雖然看起來極不起眼,卻是量產步槍上不可或缺的配件之一。

焦順皺起眉頭,追問道:“為何不早差人去我家中稟報?是咱們生產的槍帶果然有瑕疵,還是……”

趙彥訕訕道:“因已經臨近散衙了,又知道大人今兒必是要當值的,所以就沒急著稟報。”

劉長有跟著補充:“其實這批槍帶和以前的並無差別,但軍械司偏偏翻出了太祖時的規制,所以才……”

焦順不等他說完,便再次追問道:“太祖時的規制,難道已經明令廢棄了?”

“這、這倒沒有。”

劉長有頓時也支吾起來。

他的徒弟趙九斤見師父如此,便梗著脖子道:“大人有所不知,這些年工坊的成本節節攀高,要真按照太祖年間的規制,撥下來的錢怕還不夠買材料的。”

“放肆!”

直到他說完後,劉長有才呵斥一聲,板著臉唱雙簧道:“大人訓示,豈有你胡亂插口的餘地!”

那趙九斤當下便要告罪。

焦順卻攔著道:“讓他繼續說完!”

約莫是語氣有些嚴厲,那趙九斤縮了縮脖子,也沒了方才替師父出頭的剛強,囁嚅道:“其實太祖年間的規制,原本就定的過高了些,即便是如今產出的槍帶,也足堪使用了。”

趙彥這時忍不住插口道:“大人,這槍帶縮工減料也不是三五年的事兒了,偏軍械司這時候突然翻出來,只怕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要說這雜工所裡,唯一的正經文人就是趙彥,偏這廝也是最耿直不謹慎的。

與之相比,更顯的劉長有老奸巨猾。

足見部裡忌憚匠官們上位,也並不是全無道理。

卻說趙彥這話倒點出了事情的關鍵,軍械司這時候突然雞蛋裡面挑骨頭,若說不是在針對焦順,他焦大人是決計不信的。

可既然太祖時的規制,朝廷並沒有命令廢棄,軍械司就等同是佔了‘大道理’,畢竟太祖規制可不是前朝的劍,拿來斬本朝的官兒一點問題都沒有。

這回……

當真是遇到難題了!

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產品質量的法子,焦順自然是知道的,而且已經在嘗試著去做了。

只是緩不救急。

軍械司若咬死了是雜工所生產的東西不合格,影響了朝廷增加軍備的大計,甚至把這事兒捅到部裡去,只怕近來笑臉相迎的那些牛鬼蛇神們,又要或明或暗的咬自己一口了!

思索了半晌,焦順問道:“放在市面上,拿出同樣的銀子,能不能買到合乎標準的槍帶?”

若要扯皮成本問題,總也要有個參照物才好。

再說萬一在打擂臺的時候,軍械司突然丟擲民間市價,證明雜工所的東西質次價高,怕就不好應付了。

“這……”

趙彥和劉長有交換了一下眼色,齊齊搖頭道:“卑職不敢斷言。”

“那就去查!”

焦順當即下令:“三天之內,務必把準確訊息呈上來報我!”

趙彥先是恭聲應了,隨即卻忍不住質疑道:“大人難道是準備從民間採買?卻只怕部裡不會答應。”

“本官自有計較。”

焦順擺出一副成竹在胸的樣子,見趙彥還要發問,便搶先道:“一會兒禮部的人就要到了,根據司裡先前的推斷,這次合議少說也要扯皮三五日。”

“這期間軍械司的人若再找上門來,你就推說本官正跟禮部打對臺——上面剛強調過要一致對外,他軍械司總不至於連這三五日都等不得!”

軍械司扛著朝廷要增強軍備的大旗,焦順卻也祭出了部裡團結對外的方針,想必壓個三五日還是不成問題的。

交代下這話,焦順便匆匆離了雜工所。

這一是怕被軍械司的人堵個正著,二來則是想趁著禮部的人還沒到,先尋賈政打探打探,看這存周公在軍械司可有人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