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三章 入宮授課【下】(第2/3頁)

作品:《紅樓如此多驕

焦順就等著她這句話呢,當下擦掉上面的圖畫,開始奮筆疾書:“那接下來臣就來個難一些的,假設某地遇到天災,需要從隔壁府縣借調糧食賑災。”

“請求朝廷排程糧食賑濟需要十五天,向地方豪紳借糧需要五天,動員地方官吏需要兩天,在各地設立施粥場所需要兩天,召集本地百姓兩天時間,與周邊府縣進行協調需要三天,從周邊府縣運糧過來需要十五天。”

“本地百姓存糧只夠五日之用,官府可動用的糧食能支撐五日,蒐羅野菜野味可以多堅持三日,說服本地豪紳借糧能多支援十日。”

“問!”

他最後在黑板上重重一點:“如何才能透過統籌排程,在儘量減少損失、不引起民變、又不違反朝廷法度的情況下,完成這次賑災?”

這一道題出完,簾子後面的吳貴妃已經徹底傻眼了,若不是焦順全都寫在了黑板上,她幾乎是一句都沒能記住。

但就算是能看到黑板上的數字,她也只覺得腦中空空如也,卻哪裡知道該如何統籌排程?

偏她這回又沒辦法從大義上挑刺兒……

繇皇子雖然聰慧,但畢竟也才六歲而已,此時早跟她母親一起看傻了。

而這也是屋內大多數人的正常表現,唯有那伴讀太監與皇后在盡力解題。

焦順也不急,慢條斯理的開始飲茶。

直到他喝到第三杯時,那伴讀太監才顯出躍躍欲試之態,不過在場除了繇皇子,還有兩位娘娘在,他自然不敢貿然開口。

於是又等了半刻鐘,就聽那簾幕後面傳出皇后不太確定的嗓音:“這道題的重點,是不是在前後兩個十五天和中間傳遞訊息的三天當中,儘量把那些賑濟災民的事情做完?可再怎麼,等賑濟的糧食運來也要三十三天吧?”

“但再怎麼安排,糧食總共也只夠堅持二十三天,這、這……”

皇后越說越是遲疑,顯然不覺得這題有解。

那伴讀太監聽了,再次欲言又止。

“娘娘果然一下子就抓到了重點。”

焦順說著,看向那太監道:“這位公公可是想為娘娘撿缺補漏?”

那伴讀太監支吾不敢言。

皇后見狀便道:“但說無妨,若是能解開這道題,本宮重重有賞。”

那伴讀太監深吸了一口氣,抬頭看著那黑板道:“奴才覺得,這道題真正的難點,其實怎麼才能在儘量不激起民變的前提下,讓百姓斷斷續續餓上幾日。”

頓了頓,他又不確定的道:“再有,焦大人寫的是協調周邊官府需用三日,那是不是說,如果提前做好協調,再將朝廷的諭旨直接下達周邊官府,就能縮減到三十天?”

焦順這回真有點驚詫了。

原本他幾次戲弄這伴讀太監,還以為對方也不過就是讀過些四書五經之類的文章,卻不想還能有這般見識。

當下不由嘆道:“不想公公小小年紀便有這般見識,怪不得能在殿下身邊聽用。”

那伴讀太監聽了焦順的誇讚,卻並未露出多少喜悅之情,而是緩緩低下頭,道:“不敢當焦大人謬讚,奴才只是……只是小時候捱過餓罷了,飢一頓飽一頓下來,總能撐的更久些。”

這話一出,周遭倒頗有幾個共情的。

那些選秀宮女且不論,若不是實在活不下去,又有多少人樂意淨身入宮呢?

“唉,小小年紀著實不易。”

皇后在簾幕後面嘆了一口氣,旋即吩咐道:“他每月吃穿用度在原有基礎上再添五成,另外,將本宮新得的那支紫毫賞給他。”

那伴讀太監聞言,忙跪下拜謝。

皇后又勉力了他幾句,吩咐他日後好生服侍繇皇子,然後才讓他免禮平身。

這時焦順笑道:“這位公公確實抓到了這道題的難點,但真正難解的,還是先後順序的安排,以及到底什麼時候能讓百姓捱餓,又不至於心生怨念激起民變。”

“再有,若真到了實地,少不得還要摸清楚天文地理,做好糧食遇阻延期的準備……”

“再就是與本地豪紳之間的溝通……”

焦順畢竟是準備了半個月,一條條一件件的說的十分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