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二章 群英聚會【上】(第2/3頁)

作品:《紅樓如此多驕

探春啞然失笑:“原來是在這裡等著我呢?可這一大家子事兒……”

“詩社難道就不重要了?”

史湘雲見她還要推辭,立刻繞到桌後伸手去拉,嘴裡道:“成天介就是圍著這些事情打轉,就一肚子錦繡文章只怕也被染成了流俗穢物,你後日若在郡主面前漏了怯,我們可不替你打圓場!”

“打牌難道就是什麼雅事了?”

探春連連搖頭,但到底是拗不過她,遂提議道:“何不請隔壁邢姐姐來,好歹也能熱鬧些。”

史湘雲自然並無異議。

於是探春喊過當值的僕婦,一面命其去請邢岫煙來,一面捲了那報紙要隨身攜帶。

“你帶它去做什麼?”

“這上面有篇文章,好像是焦大哥的手筆,我得空要再瞧一瞧。”

“喔~”

史湘雲不置可否的點點頭,一對兒烏黑清澈的眸子滴溜溜亂轉,也不知心下想些什麼。

……

大公報初定為十日一刊。

從初五到二十五已經刊發了三期,前兩期只能說是不溫不火,畢竟工盟裡的人都是外行,且壓根算不得什麼文字工作者,想外聘幾個專業人士,可人家一聽說是工盟辦的報紙,無不是大搖其頭。

也虧得城裡城外的國企還算捧場,這才勉強訂出去兩千多張。

這連蟲二時報的零頭都比不上,更別說人家是五日一刊。

不過到了這月二十五的第三期,情況便有了很大的改觀,主要是因為《大公報》獨家刊載了工學招生簡章,以及焦順主筆撰寫的廣告軟文。

前文說過,因工讀生頭名授官一事,導致中下層的工人乃至工頭群體對工學的名額趨之若鶩,甚至還因此生出了不少風波。

如今聽說招生簡章刊載在報紙上,自然都要買一份瞧瞧——哪怕自己和兒子指望不上,未來不還有孫子麼?

而焦順那篇軟文,則是引起了各大商賈的重視。

蓋因他在文章中表示,這第三期的工讀生的學期,會延長到三年,同時也會相應的增加不少課程,譬如工商管理之類的,然後又特意拿‘流水線裝配工藝’說事兒。

託夏太祖的福,流水線生產模式早不是什麼稀奇事兒了,但你要說這玩意兒有多普及,那卻也沒有。

主要是夏太祖一死,大規模推廣流水線的政策立刻就被叫停了,已經獲取了這門工藝的商賈又大多敝帚自珍,幾十年下來,除了內府、國企、各大皇商之外,真正採用流水線工藝的私企還不到總體的兩成,基本都是有實力有背景的大商賈。

且因為少了專業人士的指點,多半隻得其形而未得其神。

如今焦某人公然提出要培養這方面的人才,自然引得各方雲動——其中倒也不是個個都樂見其成,可既然沒辦法阻止,那肯定還是要加入其中撈足好處的。

更何況焦某人還高調錶示,工學裡教授的屠龍技遠不止這一項,這就更逼的他們要多多佔坑了。

以至於一度有皇商試圖買斷市面上《大公報》,好將這個訊息暫時隱瞞下來——至少瞞住下面的泥腿子。

但在工盟眾人不講武德,連續兩天晝夜不停增刊的對應下,這種行為很快就宣告破產了,只徒勞的助力《大公報》一舉突破了兩萬訂大關。

工盟眾人對此自是彈冠相慶,已經成為工學預備役官員的董恂,更是親自找到工部想向焦順報喜。

不過他興沖沖而來,卻不想撲了個空。

因為今兒焦某人久違的休沐,壓根就不曾來衙門裡辦公。

於是董恂又調頭去了榮國府,結果還是撲了個空。

聽榮國府後門的門房說,焦大爺一早就輕車簡從的出了門,至於究竟去了何處,那就不為人知了。

……

牟尼院。

辰時剛過,廟裡便久違的熱鬧起來。

蓋因今兒連來了兩路信女,一路是尤氏姐妹,一路是李紈和王熙鳳。

不過這兩下里卻不是約定好了的,而是湊巧撞到了一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