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六章 宮中【一】(第2/2頁)

作品:《紅樓如此多驕

方才皇帝讓宣焦順進宮時,她就覺得不妥,可旁敲側擊了幾回,隆源帝卻都置若罔聞,一味的拉著她說話,壓根不給她進屋換裝的機會。

故此會被焦順偷眼打量,也並不足奇。

她忍著心頭羞臊,微微伏低身子回道:“臣妾年幼時,家父也不曾短了騎射,只是後來補了工部的缺,每日忙於案牘就少了習練。”

“哈哈……”

隆源帝一笑,擺手道:“再往後騎射就未必能排得上用場了,不練也罷、不練也罷。”

說著,又問焦順:“那隆源一式也該投產了吧?”

“回陛下。”

焦順忙拱手:“已經在小批次試產了,這畢竟是以陛下年號命名的,由不得半點差池,所以工部的意思是邊造邊改進,一則設法彌補射程上的欠缺,二則也要試著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儘可能的降低成本——等克服了這兩樣,才會大規模量產列裝。”

隆源帝其實恨不能立刻把這新槍,連同自己的威名一起散播出去,可聽焦順說是為了自己名號考量,便立刻點著頭改口道:“這是老成之言,有你幫著軍械司把關,朕也就能放心了。”

旋即又問:“焦愛卿,你覺得在千步廊鋪一條鐵軌如何?這樣那些腐儒就能天天……”

“陛下。”

賈元春突然開口打斷了皇帝,湊上前拿起本就在皇帝手邊的茶水,送到他手心裡道:“茶要涼了。”

隆源帝不快的橫了她一眼,心知她是不想自己在外臣面前大肆貶斥儒生文臣,可焦順是自己的心腹愛將,又與文臣們勢同水火,跟他抱怨幾句又有什麼要緊的?

這時就聽焦順回道:“陛下的主意自然極好,只是此物聲勢極大,若要佈置在千步廊,恐怕還要設法減小動靜,以免攪擾到各衙辦公。”

說著,又面露難色:“但若少了聲勢,卻又怕一時不察磕碰到街上的官民,所以還請陛下容臣一些時間,也好想個兩全其美的辦法。”

隆源帝提出要在千步廊鋪鐵軌,也不過是一時頭腦發熱罷了,若是焦順唱反調,他說不定真要一意孤行,可聽焦順認真考量其中的難處,反倒覺得過於麻煩,於是擺手道:“罷罷罷,那就不在千步廊鋪設了——卻不知依愛卿之間,這火車該用在何處?”

見隆源帝還在糾纏這些問題,焦順心下滿是無奈,他夜叩宮門難道是為了和皇帝閒聊不成?

但他也不好主動提醒,只能繼續耐著性子認真答道:“以臣拙見,不如在城外鋪一條通往西山的鐵路,日常往城內運送水、煤等物。”

“煤且不說,這些年託陛下洪福,京城裡人口日漸繁盛,但城內吃水的問題也愈發嚴重,根據臣的調查,中產以上的人家,每月用在吃水上的挑費,已經比太祖朝時高了兩三倍。”

“因西山本就產煤,倘若能用火車晝夜不停的往來運送,必能大大減輕城中百姓的負擔。”

說到這裡,焦順見皇帝雖然微微頷首,眉宇間卻隱約透著三分糾結,忙又補充道:“為便於沿途官民閃避,臣以為應在加裝頂棚之外,再增設一汽笛,使火車過境之聲數里可聞,如此方能萬全。”

這話一出,皇帝頓時眉開眼笑,他雖也有造福百姓的心思,但更多的還是想要炫耀自己的成果,如今兩全其美,豈有不樂之理?

當下便道:“那愛卿回去不妨先擬出造價,然後……”

“萬歲。”

結果剛說到半截,又被賈元春給打斷了,只聽她肅然道:“臣妾聽聞城中賴此為生的水夫子多達上千之眾,倘若因此與民爭利,只怕不妥。”

“這……”

隆源帝雖不喜賈元春打斷自己,但與民爭利的問題也確實需要考量,畢竟是涉及到數千人的生計,倘若鬧出事情來,只怕又要被那些腐儒們追著指摘了。

“娘娘所濾甚是。”

焦順忙道:“不過水夫子們真正負責的,是在城內四處分發,不管是從城外運的水,還是城內一些深井,全都把持在豪商們手中,朝廷縱使爭利也只是與這些商賈爭利,並不會涉及到數千水夫子的生計。”

“何況如今城中買得起好水的,只有中上之家,若是朝廷能大量供應廉價的飲用水,讓平民之家也能消費的起,非但普惠底層百姓,水夫子們也可以跟著受益。”

賈元春聽了微微頷首,便又再次沉默下來。

倒真難得她還知道水夫子。

說實在的,榮國府的男人整體素質,只真是比女人差遠了——拋開迎春不算,便六親不認的賈惜春,也至少在繪畫和佛學一道上頗有造詣。

卻說賈元春雖然不再開口,但皇帝被她攪了興致,卻也不想再繼續討論這個問題了,正想轉而詢問工學的最新進展,忽然想起這回不是自己召見焦順,而是焦順夜闖宮禁,自稱有十萬火急的事情要稟報。

“哎呀!”

他恍然之下反手要拍腦門,卻忽又在半空凝住,旋即拍向桌子道:“朕見到愛卿一時開心,竟忘了你有要事要稟報——到底何事如此緊急,竟等不得明日具本上奏,愛卿且速速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