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六章 赴約【上】(第2/3頁)

作品:《紅樓如此多驕

“這麼快就找來了?”

焦順大喜,忙放下手裡的公文,接過來囫圇的翻看著,卻只見上面竟都是一首首詩詞,且多是情情愛愛的內容。

“大人有命,卑職自是要全力以赴!”

趙彥直起身來,面有得色的表功道:“得了傳信之後,卑職立刻找到幾位以文才出眾的同窗舊識,好說歹說才湊了這些詩詞。”

說著,便目光灼灼的盯著焦順。

焦順知道他是惦記上了工學裡的職位,卻並不肯輕易給出承諾,只一面翻看那些詩詞,一面含糊其辭的敷衍著。

那薛姨媽著實羞怯,又少了重要的把柄抓手,只怕比李紈【有尤氏襄助】、王熙鳳【有平兒幫襯】還難料理,故此自然要提前準備一些殺手鐧。

而這年頭還有什麼比詩詞更能傳情的?

故此他特意託趙彥尋相熟的人,去尋了這些落魄文人官場小吏的詩詞,打算從中尋些意境相符的,拼湊修改之後拿來借花獻佛。

當然了,他並沒打算再薛姨媽面前冒認是自己所做,畢竟他不學有術的粗坯形象也是盡人皆知,這突然做起詩來,難免讓人心下生疑,若因此起了反作用就不好了。

屆時只說是自己暗中搜尋,又盡心竭力修改的就好,這樣也足夠顯示誠意了。

不過……

翻看了一多半之後,焦順卻不由皺起了眉頭。

雖然他點名要的是情詩,可這遣詞造句也實在太露骨了!

真要是抄了送給薛姨媽,只怕就不是更進一步,而是被當做登徒子掃地出門了。

唉~

‘騷人墨客’一詞當真貼切的緊!

其中倒也有那麼幾首含蓄的,可即便是焦順這樣的欣賞水平,也覺得差強人意。

直到翻到後面,才陡然發現幾首水平不錯的,可問題是……

這也不是情詩啊?

焦順狐疑的抬頭看向趙彥,趙彥先伸長了脖子打量了一下紙上的詩句,然後才解釋道:“卑職的同窗舊識大多都是濫竽充數之輩,無甚天分才情,所以卑職特意找國史館校對龔自珍求了幾首雜詩——他與卑職是同年揀選,所以也算有些交情。”

所謂揀選就是從落第的舉人當中選官。

瞧趙彥面有得色的樣子,這龔自珍顯然是個名人。

而且這個名字,焦順依稀記得好像聽說過,是這一世還是上一世就記不清了,畢竟他小時候也沒怎麼認真學習過,當初背的詩詞或許還能記住一些,作者、年代什麼的基本就都忘光了。

管他呢,作者是誰無所謂,只要能用就好。

焦順打發走趙彥之後,又花了一下午時間,總算是從這龔校對兩首七言絕句當中,擷取出了四句相對契合的。

頭一首是:少年攬轡澄清意,倦矣應憐縮手時。今日不揮閒涕淚,渡江只怨別蛾眉。

焦順擷取了前面兩句,原詩說的是少年時壯志凌雲、策馬揚鞭,到老宦海沉浮、身心俱疲後就應歸隱田園,該放手就放手了。

結果被他塗塗抹抹的改成了:少年攬腕澄清意,遙望猶憐縮手時。

配合壽誕當天的情景,意思就變成:少年捉住婦人的手腕想要澄清心意,在婦人逃遠了之後,還在憐惜她縮手躲避時嬌羞的模樣。

第二首:弱冠尋方數歲華,玲瓏萬玉嫭交加。難忘細雨紅泥寺,溼透春裘倚此花。

焦順擷取了後面兩句,原詩說的是詩人賞花忘了天氣時辰,所以袍子被雨露打溼了。

他給改成了:難忘秋波紅泥岸,倩掩輕裘倚此花。

大致意思是:難忘那秋波盪漾的紅泥岸邊,婦人倩影掩在輕暖的皮衣中倚著花叢等待,又暗指人比花嬌。

焦順一度想改成‘倚此石’或者‘倚此山’,畢竟當時那塊大石頭附近好像也沒栽什麼花。

可改了之後總覺得不好,‘石’和上半首的‘時’重音了;用山吧,又不太符合地形地貌,更少了人比花嬌的韻味。

思來想去,焦順果斷派人給玉釧傳信,讓她帶上花鋤花籃去園子裡,從附近鏟幾叢菊花悄悄移栽過去,如此一來,無論薛姨媽事後特意查證、又或是不經意路過,都只會認為是自己的記憶出了問題。

搞定了這小小的瑕疵,焦順又火速喊來工部御用畫師,用寥寥數筆簡單又傳神的描繪出了詩中情景。

然後又仔細練習了十幾次之後,才揮毫潑墨把自己胡改的詩抄在了上面。

小心吹乾之後,他恬不知恥的欣賞著自己的‘大作’,自以為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好容易捱到散衙。

若真是個冒頭小子,只怕恨不得立刻飛去紫金街顯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