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4章(第1/2頁)

作品:《東宮嬌娥

皇后一番話,說的夾槍帶棒,絲毫不給淑妃面子。但淑妃面對皇后的諷刺,卻不辯駁,只柔柔的看了皇上一眼,看完後默默垂下了腦袋,一副不敢與皇后頂撞也不願皇上為難的架勢。

她倒是裝得乖巧。

還是皇上回了皇后的話,皇上笑著說:“這事的確是淑妃做的不對,既是後宮之事,理應先去坤寧宮與皇后說的。”但他話鋒又一轉,“不過,淑妃想也不是故意這樣做的。她這般急著先來與朕說,是因為前些日子她已經與朕說過一回郭昭訓要給太子解毒的事兒。想來她是想把這個好訊息先告訴朕,這才一時忘了規矩。”

若是擱在從前,見皇上這般維護淑妃,皇后早要與皇上吵起來了。可現在不同了,皇后早看透了這個男人,也早看透了這段感情,她已經不在乎他了。

所以,聞聲,皇后只是笑笑,點頭說:“臣妾在與淑妃玩笑,是皇上當真了。雖說臣妾是後宮之主,但包括臣妾在內的後宮所有人,都是皇上的人。也是皇上疼臣妾,這才給了臣妾掌管後宮之權,若皇上心裡沒臣妾這個皇后的話,這掌事的大權早給了別人,臣妾哪還能坐在這裡說這些。”

“不過……”皇后學皇上,先自謙一下,完事也轉了話鋒,“後宮之事,臣妾無所謂,但這郭昭訓,有事無事不與太子妃稟告卻只找淑妃這毛病,怕是不好。東宮畢竟太子妃最大,若縱了她這回,日後人人效仿之可怎麼是好?”

皇上點頭:“這郭昭訓的確做得不對。”他嚴肅對淑妃說,“你回去後告訴她,東宮有東宮的規矩,讓她要尊重太子妃。”

皇后又道:“這話倒不必淑妃帶到,直接讓太子回頭打發個人跟她說一聲就行。總之臣妾的意思是,東宮是東宮,長春宮是長春宮,兩碼事。郭昭訓若是實在喜歡這長春宮,也沒事,只要皇上開個口,准許郭昭訓搬去長春宮久住,也沒人敢攔著不讓她們姑侄親近。”

淑妃終於開了口,一臉尷尬回皇后道:“皇后娘娘,郭昭訓乃是東宮姬妾,這回做錯了事兒,回頭讓太子太子妃罰了就是。至於叫她搬去長春宮,如何使得。她是太子姬妾,搬去長春宮,豈不是亂了宮規?”

皇后似笑非笑:“原來事情落到淑妃頭上的時候,淑妃也知道有‘宮規’二字。本宮還以為,淑妃做了這些年的寵妃,早已視宮規如無物了呢。”

“娘娘您說笑了,臣妾豈敢。”淑妃語氣始終又輕又柔。

皇上不願聽她們再打嘴仗,忙岔開話題說:“既是得了解藥,於太子來說,自是好事。郭昭訓有錯,但至少也可以功過相抵。”

太子卻起身抱手回皇上話:“既是奇毒,解藥豈是那麼容易弄出來的。父皇,不是兒臣怕死,只是兒臣信不過郭昭訓的醫術。何況,這毒雖奇,但卻於身子無害,兒臣如今與太子妃琴瑟和鳴,過得很好。所以,這所謂的毒解與不解,又有什麼關係。”

淑妃一聽太子這番言論,心中自然著急,她忙說:“太子殿下是金貴之軀,若無十全把握之事,又怎麼會讓太子去冒這個險。殿下且放心,在給殿下服用解藥前,肯定會找人去試藥的,萬不會……”

“怎麼試這個藥?”太子蹙眉,看向淑妃,面含薄怒,“既是奇毒,又有誰會輕易中這個毒?若無中毒之人,又如何有試藥一說?”

淑妃一驚,倒是醒悟過來,她說錯話了。

方才見太子不肯接受瓏兒為他研製出來的解藥,她一時倒急了,所以說的話,沒在心內細細揣摩過。現在被太子抓住了話中的把柄漏洞,她這才反應過來。

淑妃臉上笑容有些掛不住,僵硬得不行,但她還在強行擠著笑說:“雖說是奇毒,這天下之大,總能找到一二箇中這樣毒的人的。到時候,找了他們來,試了藥就行。”

太子說:“淑妃也說了,天下之大,又是奇毒,如何能輕易找得著?除非把孤身中奇毒的事公佈天下,讓中此毒者自願來為孤試藥。否則的話,暗中一一去找,又得耗費多少物力財力和人力?為了孤一個,折騰那麼多人,不值得。”

淑妃心裡想的是,能把太子身中此奇毒的事兒公佈天下才好呢。太子無子嗣,又中此毒,只能與太子妃一人圓房,想必是日後子嗣艱難。身為儲君,子嗣加難,可不是什麼好事。到時候,慫恿皇上易儲,自然也簡單許多。

雖是這樣想,但這樣的話,淑妃不好說,說了就是大逆不道、居心不良。

所以,淑妃只能說:“太子乃儲君,關乎國本,就算動用些物力財力和人力,也是值得的。天下人若知道,也不會怪殿下。”

太子笑說:“可孤如今過得甚好,根本沒有弄出這麼大動靜來。”

淑妃道:“殿下乃為儲君,子嗣十分重要。太子妃若此番誕有子嗣,或懷了身孕,自無話可說。可如今東宮無子嗣,太子妃肚子又無動靜,這才是最重要的事兒。”索性淑妃也不願與太子扯皮了,只扭頭與皇上說,“皇上,臣妾知道臣妾說的這些話乃是覬覦的話,可臣妾冒著挨罰挨訓的危險來說這些,也是為皇上好,為天家好的。若無解藥也就算了,既然有了解藥,太子殿下何妨不試?多一個女人為東宮綿延子嗣,這也是為了天家好。”

皇后道:“淑妃口口聲聲稱是為了天家好,依本宮看,淑妃此舉不過只是為了郭昭訓好罷了。你是郭昭訓姑母,為了她好,人之常情。只是,你此番打著為皇家好之名行一己私利之實的行為,實在叫本宮噁心!”

皇后變了臉色,懶得再給淑妃半點好臉瞧,也懶得再管皇上是不是會護著淑妃,她只顧說自己的:“太子妃嫁入東宮尚不滿一年,太子妃尚不滿雙十,這般年輕,你就在詛咒她不能生育嗎?她若不能生育,你就高興了,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