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4章(第1/2頁)

作品:《東宮嬌娥

太子邀請兩位王爺來東宮做客,自得備些酒菜款待。如今東宮有了女主人,一應內務之事,自有太子妃準備。

前殿太子身邊的人過來和唐細傳了太子的話,唐細便立即吩咐了下去。

這還是頭回她以東宮女主人的身份設宴款待客人,唐細自然也想把事情做好了,不給太子丟臉。想著既然魏王妃在,自該問些魏王的喜好才是。

“皇嫂,皇兄平時飲食可有不食之物,或者特別偏好的菜品?我第一次做主招待二位王爺,怕有不周之處。”

魏王妃笑著搖頭:“王爺素來節儉,也不挑食。菜蔬,肉類,都會吃一點。”

見此,唐細便也沒再多問,只吩咐了宮婢傳話給廚房,讓好好準備。之後,唐細便坐著與魏王妃說了好一會兒子的話。

畢竟是為了齊王大婚之事魏王妃才過來的,所以,說的大多也都是有關大婚需要注意的準備事項。

唐細雖經驗淺,沒經手辦過什麼體面的大事。但從前在榆桐的時候,跟著父親打理過生意,也跟著母親一起幫大姐唐欣準備過婚禮,所以,多少還算懂一些,不算一竅不通。

魏王妃又不藏私,肯傾囊相授,唐細又是個一點就通的,相談自然甚歡。

一個多時辰的促膝長談後,二人彼此相互瞭解了些,感情自然是近了一步。才用完午膳,太子身邊的近身內侍萬德全親自過來遞話。

“娘娘,魏王妃娘娘,太子殿下差奴來遞話,說魏王要回了。奴才來討王妃的話,是隨魏王殿下一同回,還是留下繼續與太子妃娘娘作伴。”

聞聲魏王妃忙起身告辭:“今兒多謝娘娘設宴款待,改日娘娘若是得空,我定於魏王府備酒答謝娘娘。”

唐細也起了身子:“皇嫂客氣了,我送皇嫂出去。”

唐細親自送魏王妃去了前殿,正好與魏王齊王照了面。說是飲酒,但兄弟三個似乎都是能剋制的人,唐細竟沒瞧出一個臉上有醉意的。

若不是聞到太子身上有淡淡的酒味散開,唐細都要以為他們兄弟真的只是坐在一起幹吃飯了。送走客人,唐細怕打攪太子,自不會留在前殿太久。

唐細福禮告辭要走,太子卻叫住了她。

“才用完午膳,你陪孤走走消消食吧。”太子邀請。

唐細自然還是樂意與他獨處的,所以,高興的答應了。六月初夏,天還是有些微微熱了起來的,太子怕她曬著,於是帶著她去了僻靜又陰涼的地方散步。

走在樹蔭下,唐細只覺得渾身涼絲絲的,舒服得很。

唐細走在路里側,衣飾華貴,襯得她本就豔麗的容貌更添了幾分奪目,她嬌俏俏立在太子身旁。外側,太子一襲紫衣華服,負手輕步,頗為悠閒。二人就這樣慢慢走著,順便說說話,談談心。

“早上去坤寧宮,母后可有為難你?”太子關心問。

唐細知道他們母子關係緊張的根源,所以,就算她扯謊說皇后沒有為難她,太子那麼聰穎的一個人,想來也不會信吧?所以,唐細倒也不瞞著他。

“母后倒是說了幾句,但也沒有說得太重。母后不喜淑妃,而我又讓郭昭訓去探望淑妃,她說我幾句也是應該的。”唐細話裡話外沒有任何詆譭皇后的意思,也沒有抱怨,反倒是像在幫皇后說話。

太子聽出了她話中的意圖,心中倒是心疼她。她如今為難的處境,都是他帶給她的。可這傻丫頭為了他們母子的感情,竟然寧願委屈自己。可她把事情想得太簡單了,若是他和母后的關係可以憑她的幾句話就能調和的話,那麼這些年來,早就調和好了,也不至於到了今日母子相見還是擰巴彆扭。

皇后對他的成見,已經是根深蒂固。她在二十多年前就捨棄了自己,她也不是隻有自己一個兒子,自己這個兒子於她來說,或許只是一個與淑妃爭鬥的工具而已。似乎他近了皇后疏了淑妃,便是她贏了。

他從前倒是有意想親近過皇后,但無一不是被她的冷漠拒之門外。久而久之,他倒是也看得開了。

生母又如何?養母又如何?凡事只要他對得起自己,問心無愧,也就罷了。

很多事情,或許不必太較真。這些事,都不是大事。

“倒是委屈你了。”太子心疼,卻也知道這是個死結,她們婆媳始終是要見面的,他能做到幫她、護她,但也有護不著的時候。

太子緊緊握住她手,倒也叮囑說:“若是覺得委屈,回來與孤說。以後於坤寧宮,不管是捱了罰還是捱了罵,你但說無妨,無需藏著掖著。知你是好意,但孤與皇后的關係,真不是那麼容易破冰的。”

唐細雖有心想做些什麼,但也聽太子的話。既然太子這樣說了,唐細也就沒再繼續說,笑著應下了太子的話。

李貴妃的話,唐細也都一一說與了太子聽。

聽後太子道:“李貴妃是個聰明人,日後遇到,與她說話的時候,你凡事多留個心眼。”

太子說的每句話甚至每個字,唐細都一一牢記在心。太子還有政務要忙,陪著走了會兒後就去了書房,唐細則回了內院正殿。

恰好回去的時候,在自己殿內看到了郭昭訓。

郭昭訓是從長春宮過來的,還沒回自己的蒹葭殿,一回東宮就來了正殿這邊。見到太子妃回來,郭昭訓忙跪下來請安。

唐細坐下來後,才說:“不必行如此大禮了,起來說話。”

“謝娘娘。”郭昭訓站起了身子來,但依舊垂著腦袋,一副謙卑的模樣。

唐細問:“淑妃娘娘如何?可好了些?”

郭昭訓說:“多謝娘娘關心,有太醫院的太醫們精心照料,淑妃已經好了很多。今兒妾過來,也是幫淑妃給您帶個話的。”

“淑妃說,讓妾幫她謝謝娘娘。娘娘的心意她是明白的,娘娘的難處,她也能體諒。這種時候,她都沒敢想過娘娘您會讓妾去探望她,她十分感激。”說罷,她從闊袖中抽出一本厚厚的冊子來,遞給唐細說,“淑妃知道娘娘您近來在學雙面繡的繡法,淑妃知道不能常來看您,所以,一早便著手給娘娘準備了這個。這兩日才寫好,恰好今兒妾去了長春宮,淑妃讓妾給娘娘帶來。”

“是什麼?”唐細一邊問,一邊已經示意秋意去接了。

秋意接了來,遞給主子。唐細翻開扉頁看了後才知道,原是一本有關雙面繡繡法的書。

也不能說是書,因為這明顯是人一筆一劃親手寫出來的。似是為了解說更為方便一樣,旁邊還配了圖。

唐細一看就明白過來,這怕是淑妃特意為她準備的。這禮物過於貴重,且實在有心意,唐細收不得,但似乎又拒絕不了。

想來是那時她還在慈寧宮的時候,淑妃瞧出來她是真心想學雙面繡。所以,這才有心特意為她寫的。這本書,若沒幾個月功夫,怕是寫不出來。

唐細道:“淑妃娘娘實在太客氣了,她是長輩,又是你的姑母,本宮讓你去探望她,是應該的。這份禮,過於貴重,本宮怕是不能收。”

郭昭訓卻道:“娘娘,這是淑妃的心意。淑妃說,權當是送給您的大婚之禮。要說貴重,也論不上,只是多費了些心思罷了。”

唐細道:“正是這份心思,才是無價之寶。本宮不必問,都能想得到,淑妃這幾個月辛苦受累了。”

唐細倒不是不願與淑妃走得近,只是她身份不同,實在不能與她過於親密。她也是人,也有自己自私的想法,她也不希望日後伺候在皇后身邊的時候,日日捱罵挨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