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3章 一攬子方案

作品:《一路青雲

周坤林道“如果能夠對浦江的機床行業進行有效整合,市裡肯定是支援的,不過這件事必須要取得浦江電氣的支援。”

浦江電氣作為浦江機電工業局改制而來的市屬特大型企業,影響力還是非常大的,尤其是在這個投資為王的時代。不過,浦江電氣的問題也非常多,主要是浦江電氣旗下的企業太多了,其中既有四大金剛這種經濟技術實力在同行業國內領先的拳頭企業,也包括二十幾家機床廠整合而成的三家機床公司。

對於這些企業,浦江電氣的辦法也不多,直接破產那是不可能的,直接賣掉也不好,畢竟現在機床行業不景氣,機床的技術含量也比較高,一般的私營企業根本吃不下,而外資企業對這種沒有品牌,技術實力又不行的企業興趣也不大。

外商投資,大多是衝著市場來的,本地化生產可以降低生產成本,並且更容易開啟市場,有一些產品,進口的稅率也比較高。

而對機床這種行業,低端市場國內競爭激烈,又不像消費品那樣銷量巨大,參與這個市場的獲利空間有限。而中高階市場,為了提升製造業的技術水平,華國在機械裝備進口方面的稅率並不高,工業產品的銷售也不需要進行本地品牌和渠道建設,加上銷量不是很大,以及技術輸出的限制,所以外資機床企業在國內進行投資的並不多,而且條件也比較苛刻。

說白了,外商不是活,所謂用市場換技術、用市場換投資也只是我們自己的想法,對資本家來說,他們希望既能得到市場,還不用投資,還會防止技術洩『露』,如果可能的話,他們巴不得用一款車型佔領市場,而且永遠不用升級換代。

擁有技術實力的機床企業並不多,一般的企業浦江電氣也看不上,不管是合資還是產權轉讓,浦江電氣都不可能將這些機床廠賤賣掉,否則就是資產流失,集團是要承擔責任的。相比之下,這些企業雖然經營不善,但只要勉強能夠生存下去,浦江電氣也不會太關心他們的死活,只要主營的幾大業務做好了,集團的經營成績就是非常亮眼的,沒有誰會特別關注那些半死不活的機床廠。

總而言之,這些機床廠即便沒有被徹底忽略,也已經被忽略得差不多了。

“包區長,集團一直想要整合旗下的機床產業……”

浦江電氣集團總裁郭海亮笑著說道“但是這些機床廠的歷史都很長,遺留下來的問題也非常多,要想將其中的優質資源剝離出來,難度非常大,同時優質資源剝離以後,留下來的爛攤子也非常難以收拾。”

經過三年改革以後,企業集團領導不再有明確的行政級別,但實際上郭海亮如果離開浦江電氣去地方任職,至少是區縣一把手,所以他與包飛揚之間基本上算是平級對話。

實際上,一些偏遠的縣區如果有事找到郭海亮,郭海亮甚至可能姿態高一點,畢竟浦江電氣是可以跟幾家行業內的央企扳手腕的大型企業,知道在一些部委那邊,對浦江電氣也非常關注,但浦江的某個區縣,部委那邊肯定是不搭理的。

不過,包飛揚找上門來,郭海亮還是很熱情的,一方面,常務副市長周坤林跟他打過招呼,這個面子他必須要給。另外一方面,包飛揚現在是浦江政壇上最耀眼的那顆明星,匯潯區這兩年的變化,浦江體制裡面的人都很清楚,誰都無法忽略包飛揚在浦江放出的耀眼光芒,而考慮到包飛揚的年齡,這個年輕人的未來顯然是不可限量的,就算浦江市直轄市,在國內的地位很特殊,恐怕也不是這個年輕人的極限,所以沒有明顯的衝突,誰都不會故意怠慢這個年輕人。

有一句老話說得好,莫欺少年窮,包飛揚的年齡在官場上正當年少,卻已經

包飛揚點了點頭,對企業改革的難處,他自然是非常清楚的。匯潯區的企業改革雖然在他的強力推動之下,已經完成了一大批企業的改制工作,但依然還有一些企業的問題沒有解決。而相比之下,匯潯區的企業並不多,改制難度也沒有這些年代久遠的機床廠大,這些企業曾經為國家的建設作出了傑出的貢獻,但是在時代的洪流之下,現在留下來的問題也非常之多。

包飛揚說道“企業改制,不改就是等死,改了才有一線生機。匯潯區在推進企業改制的過程中,我說過一句話,現在改制最重要的就是尊重歷史,歷史的問題,我們今天該承認的就要承認,該犧牲的就要犧牲,現在的一點犧牲,可以換來企業的新生,這是值得的!”

“對電氣集團旗下的這些機床廠,我也大致瞭解了一下情況,就企業資產來說,裝置老化、陳舊,價值不大;就技術來說,與市場脫節比較厲害,落後太多;就人才來說,高階工不少,很多有經驗的生產工人,但年齡都比較大,冗員也非常嚴重;企業的經營情況也比較糟糕,尤其今年以來的整體市場行情不好,繼續這樣下去,企業很快就會被庫存拖垮……”

包飛揚說道“當然,作為老企業,這些機床廠還是有價值的。那些高階工的年齡雖然比較大,但技術還在,浦江的機床產業要煥新生,正需要他們揮力量。有經驗的工人也是一筆財富,只要理順管理體系,不難激出他們的主觀能動『性』,不說特別優秀,成為一名合格的員工還是沒有問題的……”

包飛揚道“機床廠的廠房、裝置雖然不值錢,但很多位於主城區的土地還是很值錢的。透過土地置換,應該能夠得到一筆資金,這些資金可以用於新廠的建設,購置新的機器裝置,而利用優質資源,我們也可以跟外商談合資,或者直接引進新專案……”

按照包飛揚的想法,二十幾家機床廠和工具廠,能整合的資源還是不少的,都整合起來,然後打造一傢俱有競爭力的新的機床廠,要比現在這種一盤散沙的情況好得多。

郭海亮苦笑著搖了搖頭“包區長剛剛說的這些方案,集團也都考慮過,但是在實際『操』作中,困難還是比較大的。”

郭海亮說道“有幾家工廠在主城區,按照現在的市場行情,土地確實值一點錢。但老城區的廠,大多並不大,如果交給『政府』收儲的話,也賣不了多少錢,如果想要直接轉讓的話,一方面要『政府』規劃跟上,『政府』規劃不改,沒有人會買地,另外一方面,找人接手也不容易……”

現在浦江的地產市場還沒有到日後瘋狂的程度,加上市裡面對土地市場還是控制比較嚴格的,土地的交易轉讓限制也比較多。就算是浦江電氣這樣的市屬巨頭企業,也不是說想要轉讓土地就能夠轉讓的。現在都要統一規劃,按照規劃進行開。

除了土地轉讓受限,浦江電氣實際上也不太願意將土地轉讓,集團旗下有自己的地產開公司,專門搞地產開,自己開房地產的利潤要比單純賣地收入高多了,而且還能當成企業福利,這其中可以運作的空間就比較大了……

包飛揚想了想說道“困難總是可以解決的,我這邊有一些華商資源,他們可以提供融資和直接投資,跟日韓和臺湖那邊的機床企業也有一些聯絡,可以想辦法促成機床廠跟他們合資,將先進技術引入國內……”

包飛揚來之前也是做了充分的準備工作,當今世界機床技術最先進的是德國和日本,然後美國、荷蘭都是第一梯隊的,而韓國、臺湖可以進入第二梯隊,他們或許在頂尖機床技術上無法跟日本和德國相比,但是主流技術水準的機床卻佔據了不小的市場份額。

由於技術禁運的限制,想要獲得高階和頂尖的機床技術,可能『性』幾乎沒有。所以包飛揚的目標也是先引入主流的技術,讓浦江機床的生產能夠佔領市場,然後在生產中,再逐步尋求技術突破。

針對浦江電氣集團的疑慮,包飛揚也是提出了一攬子的解決方案。一方面,浦江電氣可以將主城區的土地拿出來,而華商資本則以資金入股,雙方成立地產公司,對這些土地進行運營開。

浦江電氣在地產開放方面缺少經驗,而且搞地產開也偏離了集團主業,在銀根收緊的情況下,他們也很難將大量資金投入到地產上。而華商資本在新港、新城和東南亞擁有大量地產開的經驗,跟他們進行合作,一方面可以得到開資金,另外一方面可以引入成熟的地產運營模式,進行小區和綜合體的開。

實際上,2ooo年的浦江地產市場上,已經活躍著大量華商資本,著名的京西路恆隆廣場,春東新區的正大廣場等商業專案,都是華商資本開的。除了這些知名的商業專案,華商資本也開了許多高階住宅專案,他們在地產這一塊,業務能力非常強大。

喜歡一路青雲請大家收藏一路青雲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