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0章 規範和積累

作品:《一路青雲

當前改制主要還是以股份合作制、合資、兼併為主,也包括部分直接轉讓,資產評估價值的高低涉及到之後股份合作、合資、兼併和轉讓的價格,所以比較敏感。

有關土地的價值問題,有的企業改制方案中會進行評估計算,但大多定價比較低,有的則沒有計算。

這倒不是說地方『政府』看不到土地的價值,而是在房地產還沒有展起來的情況下,土地還沒有市場化,土地的價值並不高。另外一方面,在平時的招商引資中,給予土地方面的優惠也很常見,基本上只要你來投資,土地都是地方免費送的,最多收一點拆遷成本,所以大家對土地的價值並沒有一個概念。

除了土地問題,包飛揚在國有資產的評估標準上也比較高,用告狀人的話來說,那就是溢價太高,有的企業溢價過了雙倍,讓參與改制方根本無法接受。

包飛揚說道“資產評估方面,雖然按照淨資產評估是慣例,但是經營狀況良好的企業,與經營狀況不好的企業,評估價也應該不一樣。由於歷史原因,國有小型企業的淨資產普遍不高,如果按照淨資產來評估,有些企業基本上相當於是白送了,而按照資本市場的管理,企業併購和股權交易中,並不會完全按照淨資產進行估價,還要考慮企業的盈利能力和成長『性』……”

周坤林苦笑著搖了搖頭“飛揚同志,我一直以為你是激進派,沒想到你不但非常穩健,而且還很保守……”

周坤林說道“你說的不錯,在成熟經濟體的資本交易市場上,並不流行淨資產估值,以股票市場為例,一個企業的總市值與企業的淨資產也並不一致,按照傳統邏輯,這就是不合理的,因為這個企業只有這麼多淨資產,市值遠遠高出企業的淨資產,那股票的價格就是虛高的,因為企業沒有這麼多錢!”

“資本市場的邏輯是企業的盈利能力和成長『性』,一個盈利能力良好的企業,幾年的股票分紅就可能收回當初購買股票付出的成本。而更重要的是隻要企業的經營狀況良好,具有良好的成長『性』,企業的股票價格就不會跌,還會繼續上漲,持有者不需要變賣企業的資產,他們只要賣掉股票,就能賺上一筆……”

周坤林說道“這是資本市場的邏輯,在企業併購中也常常可以看到,但是在國有企業改革這個問題上,你這樣做……是不是有點太過於前了?”

包飛揚來到浦江任職以後,與周坤林相處頗為投契,兩人往往能夠在很多問題上達成一致,頗有一種惺惺相惜的感覺。但是在這個問題上,周坤林似乎對包飛揚的看法並不認同。

周坤林說道“我們都知道,國有企業陷入展的困境,其中有歷史的原因,有市場的原因,但也有體制的原因,京大的經濟學教授利先生就曾經說過,企業不建立科學的治理結構和權責利相匹配的管理制度,企業的經營狀況就很難得到根本『性』的改善……”

周坤林抬頭看了包飛揚一眼“現在中央開始強調法制建設,也是因為在制度不完善的情況下,單純依靠人的覺悟和能力,是很容易出問題的!”

周坤林說道“所以我們現在推動國有企業的改革,就如同我們招商引資一樣,總要提供一些優惠的政策,尤其是現在很多企業的狀況並不是很好,『政府』只有給他們減輕負擔,他們才能夠輕裝上陣,才能夠重新煥活力,從小了說,搞活一個企業,可以讓這個企業的員工過上正常的生活,甚至擴大就業範圍,往大了說,只有這些小企業都活了,我們的經濟才能重新步入高增漲,國民經濟才能健康展……”

包飛揚點了點頭,微笑著附和“周市長說的都很有道理,我也非常贊同,匯潯區目前對區屬國有企業以及區裡的集體企業的改制要求比較高,但是在較高的要求之外,區裡也會提供相應的優惠政策和鼓勵措施,所不同的只是我希望將資產進行更充分的評估,另外改制的過程應該更制度化、法理化!”

包飛揚說道“現在進行的一些改制,很多並不是很完善,區裡做過專門的調查,前兩年一些鄉鎮企業和小型國企進行的股份合作制改革,形式上是管理層和全體員工都拿錢出來認購公司的股份,讓員工成為企業的主人,改革以後,有的企業經營狀況得到了改善,但也有一些企業很快又出現了問題,剛剛周市長也提到了,我們要從制度上解決問題,不能夠依賴個人的覺悟,所以我覺得股份合作制其實並不是那麼成熟……”

“實際上,現在一些股份合作制的企業已經在進行第二輪股改,企業股權開始變得更加集中,而在這個過程中,企業職工的利益並沒有得到保證。”包飛揚說道。

“目前,第二輪股改主要在鄉鎮集體企業中進行,透過股改,股份集中化,股份從普通職工向管理層集中,實現經營者持大股,另外,在江南省的一些地方,鄉鎮集體持有的股權也開始向私人轉移,有的地方集體股份徹底退出……”

包飛揚道“江南省的集體企業,包括匯潯區的一些集體企業,形成歷史比較複雜,有的集體企業是鄉鎮上建立傳承下來的,但還有一些鄉鎮企業是在改革開放初期,在私營個體經濟還沒有得到規範和認可的情況下,一些個體私營經濟為了取得合法的地位以及經營上的便利,從而掛靠集體,獲得集體企業的紅帽子,現在國家政策鬆動,透過股改,讓這些集體企業恢復原來的身份,成為私營企業,這沒有什麼問題。但也有一些老牌的集體企業,地方『政府』是投入大量資源的,其展成長和經營活動也離不開集體的支援,那麼處理方法就不能一刀切,也需要充分保護集體和群眾的利益……”

“匯潯區對區屬國有企業和轄區內的集體企業進行了充分的調研,並根據幾種情況制定了相應的實施細則,下一步就是跟具體的企業展開磋商,力爭在尊重歷史、互利互惠的基礎上,對區內的集體企業進行改制……”

包飛揚說道“請領導放心,雖然我們前期工作做得多了點,花費的時間也長了一點,不過後期工作的推動一定不會慢,不會給市裡拖後腿!”

周坤林擺了擺手“我不是催你們快,你的想法也是對的,領袖曾經說過,改革就是『摸』著石頭過河,你們準備工作做得充分一點,考慮問題更詳盡一點,這是很好的!”

周坤林頓了一下又繼續說道“不過,你們這樣做,工作的阻力可能會比較大,現在就有很多人跑市裡來告你的狀,我這邊可以給你頂著,但是其他領導那邊……”

周坤林搖了搖頭“前面的大風大浪都過來了,你可不要在這些小企業的身上栽跟頭!”

雖然並沒有跟包飛揚在看法上達成一致,不過對包飛揚的做法,周坤林還是支援的。

國內的國情就是這樣,再好的政策到了基層,都很容易變味,本來政策初衷是讓大家審慎、有序的推進,到了下面就變成了搞運動,不管三七二十一,不管具體的情況和細節,就抓住一個目標往死裡幹,那就是不管合適不合適、合理不合理,反正改了就行。

包飛揚也承認這樣的做法讓很多事情變得非常容易,而且從遠期來看,效果也不錯。國民經濟打破了身上的桎梏,開始高展,但也不可避免地導致了很多問題!

就短期來說,集體企業的改革完成以後,相當於這些企業幾十年的積累進行了重新分配,而在這個分配中,著眼於企業未來的展,集體做出了一定的犧牲,大多以淨資產的方式,並提供一定優惠政策的情況下,將集體持有的股權轉讓。而在這個過程中,大多數集體企業的員工也沒有能夠分享企業的積累,只有企業的管理層,或者外部收購者,也就是集體企業新的所有人獲得了企業,佔有了企業多年的積累。

雖然現在這些企業的經營情況確實不好,有的企業在刨除負債以後,淨資產已經剩不了多少。但是在包飛揚看來,其實大部分企業的價值還是要過他們現有的淨資產,畢竟擁有幾十年的積累,如果沒有這些積累,很多私營企業都是沒有辦法展起來的。

實際上,十年、二十年,那些數量眾多的私營企業,如果追溯到源頭,大多跟現在的國有企業、集體企業有關。很多企業都是國有、集體企業改制以後展起來的,當時的管理者在改制中成為了企業主;有的企業是創始人離開國有企業、集體企業以後創業,但其創業之初,所從事的業務往往跟原來的企業有關……

喜歡一路青雲請大家收藏一路青雲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