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1章 分管領導的態度

作品:《一路青雲

除了江行區,華亭區也提出了大學城的規劃,華亭區跟匯潯區一樣,原來都是浦江市的郊縣,都是在九八年撤縣建區。

華亭區雖然建區不久,但是在歷史上,華亭是浦江地區的中心,浦江市在近代之前,一直都屬於華亭府,而華亭府的府治就在華亭區。

華亭區也是浦江市有山的兩個區之一,另外一個區是涇山區,不過涇山區的山其實就是大海里面的大涇山島,島不大,山也很。

華亭的山雖然也不高,但相比大涇山,還是要更名副其實一些,華亭九峰也是浦江市有名的風景名勝區。

華亭的歷史底蘊和山水也成了華亭建設大學城的重要優勢,另外華亭毗鄰浦北、江行這兩個重要的工業區,也有產學研結合的優勢。

華亭區也爭取到了一些學校的支援,譬如浦江工業大學、浦江應用技術學院、浦江紡織大學等等,雖然比不上震旦、浦江交大和同齊大學,但也足以支撐起一個綜合性的大學城。

匯潯區大學城的推進也比較順利,匯潯區是這一輪大學城建設中起步最早的。雖然江行區在兩三年前就已經開始建設濱江大學城,但江行區這個大學城的規劃主要是為浦江交大服務的,後來看到大家都在搞大學城建設,江行才又提出濱江大學城的方案。不過這個方案因為起點的緣故,規模不能算大,加上浦江交大太強勢了,江行的這個大學城計劃先不足。

相比之下,匯潯區大學城雖然也確定了同齊大學進駐,但同齊和近年來咄咄逼人,連震旦大學都要被搶了風頭的浦江交大不一樣,加上匯潯大學城是從零開始規劃,一開始就考慮了大學城的定位和整體展,在均衡性、特色和規劃方面,匯潯大學城都是最合理的。

雖然市裡還沒有最終做出決定,不過綜合各方面的情況,基本上也就是這幾家在競爭,其他區縣雖然也提出了競爭方案,但不管是方案,還是自身的條件,都存在明顯的問題,威脅不大。

包飛揚也是找機會向分管教育的副市長譚計蓉當面彙報匯潯大學城的規劃和籌備工作“匯潯大學城的規劃基於幾個原則,先就是要服務浦江市高等教育的展、產業的展、以及社會的展,也要服務好華夏高等教育的展、產業的展和社會的展,同時還要服務好社群教育的展、社群經濟的展,以及社群社會的展……”

包飛揚道“前段時間我去美國、去新港實地考察,我去了矽谷、波士頓和新港,矽谷是大學城與新經濟產業完美結合的範例,波士頓是大學與城市結合的範例,而新港則是亞洲在這方面做得比較好的範例……”

譚計蓉點零頭道“匯潯區的方案我看過,眼界很開闊、規劃很大氣、目標也比較高……”

譚計蓉笑著道“我比較關心的一點就是,你們給自己定的目標這麼高,有沒有方法和實力去實現?”

作為浦江市分管教育、文化工作的副市長,譚計蓉本身就是高階知識分子,畢業於廈城大學新聞系,擁有賓州大學法學博士學位,堪稱是學者型的領導。作為浦江市分管教育、文化工作的副市長,譚計蓉本身就是高階知識分子,畢業於廈城大學新聞系,擁有賓州大學法學博士學位,堪稱是學者型的領導。

幾個區拿出來的大學城方案,在很多方面其實都是比較雷同的,譬如科研高地、產學結合,整體規劃,大學社群等等,包括匯潯區在內,其他幾個區提出來的方案,也是要將大學城打造成為世界一流的大學城、一流的科研中心,不過作為一個曾經到過世界上許多知名大學和大學城參觀訪問的高階知識份子,譚計蓉很清楚這個計劃多數不可能出現。華夏不可能出現那麼多一流的大學城,如果未來華夏真的出現世界一流的大學城,最多也就是平京一座、浦江一座,浦江雖然擁有震旦、浦江交大和同齊等名校,但要國際聲譽,跟世界知名大學還是有著非常大的差距。

國家擴大高等教育規模,增加高等教育的投入,譚計蓉是支援的,也想趁這個機會大幹一場。隨著各大高校招生規模的擴大,建設新校區和大學城也成為趨勢和必要,從譚計蓉的意願來,她也是支援浦江市集中優勢資源,建設一座世界級大學城的,但大學城的建設涉及到很多方面,市裡面的、區縣的、各大高校的,市裡也要進行權衡和平衡。

譚計蓉其實很看好江行的濱江大學城,畢竟有浦江交大打下的基礎,起步階段的建設會比新建的大學城更快,如果震旦、同齊,或者浦江理工這些學校也能在濱江大學城建新校區,那麼濱江就有了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城的基礎。不過震旦、同齊和浦江理工這幾所學校都不願意去濱江,浦江交大這些年展的度太快了,搶資源也很厲害,不要同齊跟浦江理工,就算是震旦都搶不過浦江交大,這要是都去了濱江大學城,好處都讓浦江交大搶走了,大家當然不願意。

譚計蓉對此也沒有什麼好的辦法,國內大學辦學和科研經費主要依賴國家撥款,而國家的資源是有限的,這就造成了大家的競爭非常激烈。類似震旦、浦江交大這樣的名校,在這方面更有優勢,而為了爭奪更多資源,震旦、浦江交大這樣的高校不但在優勢學科上沒有敵手,在並非優勢學科上投入也很大,爭奪也很激烈,相比之下,像浦江理工、浦江水產、浦江財經、浦江外國語這一類某些學科比較強的高校,在競爭中就比較吃虧,往往他們優勢學科的資源也要被震旦、浦江交大搶走,在這種情況下,他們當然不希望跟浦江交大當鄰居。

另外就是如果幾大名校都到濱江大學城,江行區那邊的工作壓力也會比較大,畢竟大學城的建設,就算市裡面會支援一部分,也要區縣出一部分,還有拆遷、安置、建設等工作,江行區也很難配套到位。

目前市裡綜合各方面的情況,也是考慮建設兩到三個綜合性的大學城,利用大學城推動浦江市高等教育的擴大和升級,並推動相關地區的展。也就是大學城的建設,並不僅僅關係到大學城,還關係到整個浦江市的城市展和產業規劃。而從這個角度考慮,市裡面需要權衡的因素就更多了。

對幾個區縣提出來的不同的方案,譚計蓉私心裡最欣賞的也是匯潯區的方案,匯潯大學城方案中提到的國際化、學術化、專業化等等,都非常好,但方案好不好是一回事,能不能做好又是另外一回事,所以譚計蓉想讓包飛揚具體的談一談。

匯潯大學城的方案是包飛揚親自確定方向原則,並親自參與設計了部分細節,多次參加方案討論並最後敲定,他對方案的內容非常熟悉。

包飛揚沉吟了一下道“先是在學科建設方面,大學城要重點展與江經濟技術開區、春江高科技園區、銀橋和高橋經濟技術開區相關的學科專業,譬如材料專業、電子專業、機械專業、港口物流專業等等,這些專業我們的目標要瞄準世界一流水平。比如在港口物流專業方面,將會是港科大浦江學院重點建設的學科,而我們也會促成港科大浦江學院、同齊大學和浦江海洋大學在這方面進行學術交流和合作,透過交流合作、引進專家學者等方式,來提升大學城在這個專業方面的學術水平和教學水平。”

包飛揚道“再比如在材料學方面,方夏新材料將會與同齊大學起建立一個世界一流水準的材料研究所,這個研究所不僅著眼於新產品的研,還將著重於材料學涉及到的基礎理論研究,目標是打造世界一流的材料研究所。除了方夏新材料和同齊大學,我們也在爭取港科大、震旦大學、浦江交大、浦江理工等高校和研究所的參與……”

“我們的計劃是透過產業的優勢,促成產學聯合,利用產學聯合,打造我們的優勢學科,同時從應用性的技術向基礎理論研究攀升。當然,這是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如果有足夠的資源,我們也會加大在基礎理論研究方面的投入,比如建設一流的實驗室,吸引一流的科研人才,主辦一流的學術交流活動,就目前來,我們與同齊大學、浦江理工大學談得很好,而港科大將成為其中最為關鍵的一環,這一環的關鍵之處就在於國際化,研究專案的國際化、研究團隊的國際化、研究體制的國際化……”

包飛揚道“國際化將會是匯潯大學城努力的方向,不過立足本土才是匯潯大學城展的基礎,我們希望市裡面能夠給我們更多的支援,也許在專案和資金方面我們沒有辦法跟震旦和浦江交大競爭,但是在政策方面,希望市裡面可以將匯潯大學城作為試點,給予更多的支援……”

喜歡一路青雲請大家收藏一路青雲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