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7章 來自3M的經理人

作品:《一路青雲

宋清晨的能力,同樣讓包飛揚非常欣賞。

宋清晨此前供職的3m公司是一家以創新見長的跨國企業,這家企業有很多種產品,核心業務覆蓋了醫療產品、辦公文教、光學產品,以及運輸、建築、電子、通訊等諸多領域,生產一萬多種產品。在全球的許多類市場上遙遙領先。

這家公司經常做出一些看似不起眼,卻改變了人們生活方式的小東西,比如透明膠帶、無痕掛鉤、便利貼、信用卡、百潔布、無紡布等等。據統計,3m成立至今的一百多年時間裡,平均每兩天就能研出三種新產品。該公司有一個15%法則,也就是規定研人員每個星期可以拿出15%的工作時間,用來研究自己感興趣的東西。

當然,3m公司也不僅僅是生產這些小東西,雖然這些小東西的銷售量也很大。他們在工業研磨材料、薄膜材料、合成纖維和合成膠水等化工材料領域也有很深的造詣,實際上這也是3m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單單是一個膠水,3m公司就玩出了花,有幾百種產品與之相關。

而在九十年代後期,二十一世紀初期,也正是3m公司在華最受追捧的時期,這家全身上下都洋溢著創新氣息的公司讓華夏人驚為天人,同時也享譽全球,不過隨著喬布斯的東山再起,Iphone的橫空出世,以及電子通訊領域新技術的層出不窮,3m才又變得低調起來。不過即便是到了那個時候,3m的風格也沒有變化,而憑藉獨特的創新和文化和深厚的技術基礎,他們展得依然很好。

“3m是一家令人尊敬的企業……”包飛揚說道“不過,方夏新材料並需要成為3m,而是應該更聚焦。”

很多企業都想學習3m,學習3m的創新機制,像3m一樣進行創新,包飛揚當然也希望方夏新材料像3m一樣擁有強大的創新能力,但是他更加清楚3m不是那麼好學的,事實上那麼多公司想要學習3m,但最終也沒有出現第二家3m,相反3m自身現在也出現了一些問題。他們的某些產品太成功了,而再成功的產品也有自己的生命週期,比如錄音帶和錄影帶,這兩種東西都是3m最早明的,也是3m的王牌的業務,但近年來隨著電子技術的展,這兩種產品顯然已經走到了生命的盡頭,而它們的生命週期嚴格來說並不是很長,尤其是錄影帶。3m公司的反應倒是比其他企業更快,他們已經決定剝離這部分業務,成立一家新公司進行運營,但也因此影響了公司的整體業績,並進行了大規模的裁員。

宋清晨點了點頭說道“3m公司的創新文化確實有其獨到之處,經營方式也很獨特,方夏公司的企業文化與3m公司有一定的相似之處,但更多的還是不同。”

宋清晨說道“畢竟每家公司的企業文化都是自身展中逐漸形成的,是獨一無二的,可以學習,但肯定沒有辦法照搬。”

“某種程度上來說,3m公司一直都站在世界的最前端,他們的每一次創新開拓,都是引領世界,改變世界。而方夏集團雖然崛起展的度很快,但成立的時間還是太短了,雖然掌握了一部分獨特的技術,但整體上的技術積累還是不夠,所以我們的定位還是一個追趕者,一個勇於創新的追趕者,對追趕者來說,展和技術積累是非常重要的,這也決定了我們不能夠像3m公司那樣,推行一種非常開放和寬鬆的創新文化,我們需要更刻苦,並且更加激進。”

包飛揚非常認同地點了點頭,宋清晨看得很準,分析得也很到位。3m公司一直站在技術的最前端,所以他們可以採用非常開放和自由的創新方式,而與此同時,他們在核心技術的開上力度也不小,這才是他們能夠保持技術領先的重要保障。

相比之下,方夏新材料雖然在某些技術上取得了突破,但技術的積累根本無法與有著一百多年曆史的3m公司相比,他們現在最重要的就是追趕和積累,當然在此基礎上,他們也可以進行一些產品創新,但技術積累才是根本,不可輕忽。

宋清晨說道“目前,我們已經與南非sasoL公司達成協議,將引進sasoL公司全套的生產技術和裝置,在浦江建設年處理能力達到5oo萬噸的煤化工專案,主體部分將做到烯烴分離這一步,主要產品包括乙烯和丙烯,烯烴產品產量將達到6o萬噸,前期乙烯和其它產品考慮送往涇山化工區,另外我們會上聚丙烯專案,最終目標是做聚丙烯腈纖維!”

包飛揚點了點頭“我聽說涇山化工區也規劃了乙烯和丙烯專案?”

宋清晨說道“是的,化工區規劃了9o萬噸乙烯,以及25萬噸的聚丙烯和25萬噸的丙烯腈。”

“這麼說的話,在丙烯專案上,我們跟化工區的專案是重疊的?”

宋清晨搖了搖頭說道“這個問題不大,就目前來說,國內的丙烯腈市場供不應求,缺口很大,就算化工區的26萬噸專案上了以後,相應的需求也會增加,並不用擔心市場會飽和。而且我們公司的聚丙烯腈基本上是自己消耗掉的……”

包飛揚點了點頭,華揚集團的碳纖維專案已經立項,並開始了規劃建設,這個專案得到的支援力度最大,中央直接撥款,軍方派隊伍參與建設,目的就是儘快建成碳纖維研究中心和生產基地。可以預見的是,等華揚集團碳纖維專案一期建成,方夏新材料的煤化工專案恐怕才開始建設,不過一期規模並不是很大,需要的聚丙烯腈也可以從其它地方採購。涇山、高橋的石化基地都有聚丙烯腈專案。

方夏新材料的煤化工和聚丙烯腈專案還在規劃申報當中,不過對專案透過稽核,包飛揚並不是很擔心,實際上這個聚丙烯腈專案就是和碳纖維專案配套的。雖然同樣是聚丙烯腈纖維,但是紡織用的腈綸和高效能碳纖維使用的聚丙烯腈纖維還是有差別的,雖然說美國有一家公司已經研究出普通腈綸纖維製造碳纖維的技術,華揚公司也搞到了這項技術,但暫時還沒有吃透,而且就算是普通腈綸纖維,實際上也並不普通,還是有些區別的。

在天江園區形成從煤化工到烯烴分離、聚丙烯腈和碳纖維的完整產業鏈,就可以從源頭開始,對聚丙烯腈的生產進行控制,以獲得高效能碳纖維。

宋清晨說道“目前,方夏新材料在合成纖維領域已經進行了技術積累和佈局,我們會將合成塗料和合成纖維這兩大業務做成方夏新材料公司的核心業務。”

方夏新材料的特種塗料已經聞名遐邇,打入了相關市場,可以跟相應品類的國際名品競爭。而在合成纖維方面,方夏新材料此前進行了一部分投資和技術積累。

就國內合成纖維產業的情況來說,早在九六年華國的合成纖維產量就已經躍居世界第一,而去年的產能則達到了54o萬噸,約佔全球合成纖維總產能的百分之二十,實際產量也達到了46o萬噸,所以和鋼鐵產業的情況差不多,國內合成纖維的產能並沒有開足。

但即便如此,實際上國內合成纖維工業的產品還是不能滿足國內市場的需求,九八年我國進口合成纖維達到了15o萬噸,出口只有十萬噸,實際消費了6oo萬噸,也就是說還有百分之二十五左右的缺口。

另外國內的合成纖維產品在品質和品類上與世界先進水平相比,還有較大的差距,所謂品類差距,也就是差別化方面的差距。對那些大型合成纖維製造商來說,同樣是腈綸纖維,他們可以玩出花來,可以生產多種多樣不同功能的產品,比如模擬絲、仿桃皮、遠紅外纖維、抗菌防臭纖維、阻燃纖維、防水透溼、抗靜電纖維等等。相比之下國內的產品還是以常規產品為主。差別化纖維比例少,品種單一,國內合成纖維差別化比例還不到百分之十五,而國外達國家大部分都在百分之四十左右。

國內合成纖維生產廠家還存在規模小,生產能力分散的情況,缺乏與國外大公司競爭的能力。比如滌綸長絲生產規模平均只有o.433萬t/a,滌綸短絲生產規模全國平均只有o.912萬t/a,腈綸全國平均2.5萬t/a,與世界先進水平相比,差距比較大。如臺湖地區的滌綸長絲平均達到了1.6萬t/a,滌綸短絲平均達到7.2萬t/a,腈綸平均達到6.5萬t/a,差距還是非常大的。

另外在技術和成本上,也有一些差距。目前國內化纖企業的技術裝備基本成套引進,又存在建設分散化和小而全,加上歷史負擔大,自有資金緊張,基本建設和技術改造主要靠負債建設,生產流動資金主要靠貸款,生產折舊和修理費用大,成本高。化纖企業的勞動生產率也比較低,人均實物勞動生產率只有1o噸,而同期韓國為85噸,臺湖地區為115噸,差別巨大。

喜歡一路青雲請大家收藏一路青雲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