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7章 港口規劃和園區規劃

作品:《一路青雲

“新浦鋼一期的鍊鋼能力為五百萬噸,鐵礦石需求大致為每年一千萬噸,二期再建五百萬噸的鍊鋼能力,預計會在天江基地形成一千萬噸的鍊鋼能力,一期建設週期為兩年,二期也會在五年內建成。所以沙浜灣鐵礦石碼頭應該按照每年兩千萬噸的吞吐量進行設計,而且要考慮能夠全天候靠泊二十萬噸、三十萬噸,甚至四十萬噸礦石散貨船的需要!”

陳宇生不由皺了皺眉頭“包區長,沙浜灣靠近天江主航道,如果進行適當的疏浚,可以達到十五米水深條件,靠泊十萬噸、十五萬噸的散貨船沒有任何問題,如果要全天候靠泊二十萬噸以上的散貨船,甚至是三十萬噸散貨船的話,就必須將天江航道和港灣水深疏浚到二十米以上,這個費用就大了!”

包飛揚點了點頭“我是說你們可以按照這種預想情況設計碼頭泊位,園區暫時不會單獨對天江航道進行疏浚,也不會對沙浜灣進行疏浚,近期能夠靠泊鐵礦石碼頭的大概就是十萬噸級的礦石船,但你們要考慮後續天江航道和沙浜灣進行疏浚的情況,泊位的設計要前,或者預留升級的空間。”

“四十萬噸的散貨船?”

陳宇生沉『吟』了一下“巨型貨輪的靠泊不僅對航道水深有要求,對碼頭泊位的建設,泊位配套設施的要求都會大幅度提高。前設計是沒有問題的,但是這樣一來,港口的建設成本就會大幅度提高,而且考慮到巨型貨輪的船身更長,泊位密度就要受到影響……”

陳宇生頓了一下繼續說道“包區長剛剛也說了,天江鋼鐵基地規劃產能為一千萬噸鍊鋼能力,年鐵礦石輸入為2ooo萬噸,這個量對一個擁有3o萬噸泊位的港口來說,並不是很多。我的意思是為了2ooo萬噸鐵礦石,似乎並不需要建這麼大的碼頭,目前十萬噸的鐵礦石船還是主流,未來2o萬噸的船應該會佔據主流很長一段時間……”

“對港口來說,1o萬噸是一個標準,2o萬噸又是一個標準,而三十萬噸往上,又是另外一個標準,港口要靠泊3o萬噸以上的散貨船,除了航道、港口要進行疏浚,港口配套設施要跟上,從經濟上來講,並不划算。”

包飛揚點了點頭“陳院長對鐵礦石的遠洋運輸還是很瞭解的,如果僅僅是一年2ooo萬噸的吞吐量,也確實不值得建設3o萬噸級的碼頭泊位,不過我的意思是最好能夠兼顧,如果成本高得太多,那也要儘量預留可升級的空間。”

包飛揚說道“你們應該看過天江鋼鐵園區的規劃草案,除了千萬噸鋼鐵產量,園區還要成為鐵礦石交易轉運中心、鋼材交易中心。未來國內要進口的鐵礦石將會達到十億噸這個級別,這是一個非常大的量,雖然散貨不是浦江港展的重點,鋼鐵生產也不是天江流域的優勢所在,但轉運需求還是存在的,這個量達到上億噸的規模應該也不是什麼問題……”

“另外,園區還有大量的鋼鐵貿易,當然鋼貿集散基本上還在國內,跟大型的遠洋貨輪沒有什麼關係,煤的情況也差不多,所以三十萬噸的泊位雖然是我的願望,不過到底要不要上,還要請各位專家進行更專業的論證!”

陳宇生點了點頭,包飛揚這種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來辦的態度讓他非常滿意。

他想了想說道“包區長的意思我大致明白了,對沙浜灣港口建設的規劃我們會根據園區規劃和包區長剛剛提出來的這些要求做一個詳盡的論證。就我個人的感覺來說,如果鐵礦石輸入量達到億噸這個級別,那麼建設三十萬噸級泊位還是必要的,只是根據我對沙浜灣前期的一些瞭解,如果是這麼大規模的貨物吞吐量,對堆場和港口裝置的要求就比較高……”

“沙浜灣還是太小了,大量堆場對環境的壓力也會比較大,這些都是需要考慮的因素!”

包飛揚點了點頭,年吞吐量一億噸,已經是一個大港口了,全國也沒有幾個,以沙浜灣的條件,未必有這樣的條件。

當然,對沙浜灣港口的建設規劃,包飛揚也只是跟設計團隊交流自己的看法,同齊設計院的團隊要負責港口建設規劃到設計的整個過程,港口建設應該如何規劃,同樣在這次的業務範圍當中。

根據包飛揚的記憶,那個世界的浦江並沒有開沙浜灣,新浦鋼是建在了春山區,而鐵礦石中轉港是建在了離島馬跡山上,馬跡山也成為華國最大的鐵礦石轉運港,年轉運量上億噸。

那時候包飛揚對馬跡山的關注並不多,所以他也並不確定馬跡山方案好,還是沙浜灣的方案更好,所以到底採用哪個方案,還要看設計團隊的研究結果。

開完碰頭會,包飛揚又趕到市裡,參加鋼鐵園區規劃會議。之前因為在園區展和範圍上的分歧,園區規劃一直沒有敲定,雖然說一期建設方案已經制定,甚至前期建設已經開始了,但總體規劃一直拖著,也會影響園區的招商和建設工作。

包飛揚趕到市『政府』,看到市規劃局局長張塘河這次親自來了,看來這一次市裡是要動真格的了。

包飛揚連忙跟張塘河、市規劃局副局長張博銳,市工業局副局長宋千越,還有同齊大學城市規劃與建築學院的副院長何天海等人打了個招呼。然後一屁股坐到何天海旁邊,笑著對他說道“何院長,剛剛在園區跟設計院的陳教授談了談港口的規劃設計,陳教授說沙浜灣擁有建設二十五米水深,靠泊三十萬噸級散貨船碼頭的潛力,不過港口這塊怎麼建,歸根到底還是要看咱們整個園區的規劃怎麼樣,有沒有必要上三十萬噸以上級別的散貨碼頭!”

包飛揚故意坐何天海旁邊,也是不想跟張塘河、、張博銳、宋千越等人坐到一起,自從上次包飛揚談起天江鋼鐵產業園的展規劃,提到園區要展新材料和機械加工產業以後,張塘河等人沒少跟他說讓他顧全大局,將相關的產業介紹到銀橋出口加工區、春江高科技園區,甚至高橋臨港工業區,包飛揚也是懶得跟他們囉嗦。

張塘河等人自然也知道包飛揚的意思,不過現在的包飛揚和半年多以前剛到浦江的時候不一樣,那時候每個人都對這個年輕得過分的匯潯區代區長充滿疑慮,但現在包飛揚已經站穩了腳跟,成為匯潯區的區長。而且上次包飛揚去京城,先後與市長楊成林、副市長周坤林一起在京裡跑部錢進,回來以後就有種說法,據說市府的這兩位市長都對包飛揚比較欣賞。

張塘河等人倒是確實說過讓包飛揚從大局出,不要在鋼鐵產業園搞新材料和機械加工,這些產業春東新區幾個園區都有涉及,鋼鐵產業園再搞,就會涉及到惡意競爭了。

當然,張塘河等人也僅僅是勸說,並沒有下達行政命令,匯潯區真的要搞這些產業,市裡也不能攔著不讓,只是在園區規劃的問題上,尤其是園區的面積,市裡一直不肯鬆口。

何天海和同齊大學城市規劃與建築學院的副院長,也是城市規劃方面的專家,九十年代國內對城市規劃的重視還不如後世,浦江在這方面雖然好一點,但是在很多問題上,有時候還是官員的意見起著決定作用。倒是包飛揚這個年輕的區長,在幾次接觸當中,給何天海留下的印象非常不錯,包飛揚對城市規劃有很多前的看法,而且他確實對規劃非常重視,不僅僅是敷衍。

聽到包飛揚的話,何天海笑了笑道“陳教授在港口的規劃和設計這一塊是專家,國內經驗比他豐富的幾乎沒有。一個港口對地方的重要『性』再怎麼重視都不為過,可以說沒有港口,就沒有現在的浦江。城市規劃是一個系統工程,任何一個城市工程都不是越大越好,太大了,中看不中用,會對城市造成不必要的負擔,消耗城市寶貴的展資源。所以陳教授說得沒錯,港口的規劃,必須根據園區規劃,乃至整個匯潯區的規劃、浦江市的規劃,不能拍拍腦袋,根據自己的喜好決定。”

在天江鋼鐵產業園區的規劃上,何天海也是不贊成包飛揚搞煤化工,主要考慮煤化工對環境的壓力比較大,就算採用先進的工藝和技術,也沒有辦法完全避免對環境的汙染。雖然說鍊鋼需要焦炭,但焦炭是可以直接購買的,沒必要在浦江煉焦。實際上何天海連浦江市搞這個千萬噸級的鋼鐵基地都有意見,按照他的看法,浦江市展鍊鋼產業的優勢有限,本身既沒有鐵礦,也沒有煤炭,兩大主要原材料都需要長途運輸,根本就不經濟,而且鍊鋼對環境的壓力也非常大。

喜歡一路青雲請大家收藏一路青雲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