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9章 海州造船的發展

作品:《一路青雲

陳奇林對包飛揚的瞭解並不多,畢竟包飛揚只是浦江市一個並不重要的區的區長,而且華船總公司在匯潯區也沒有企業,這一次匯潯區雖然也提交了一個方案,但還不足以讓陳奇林特意瞭解匯潯區官員的情況。

直到剛剛開會的時候,陳奇林方才第一次見到包飛揚,包飛揚的年輕讓他感到非常意外,這才開始重視起來。

陳奇林在去見唐興邦之前,還專門找人打聽了一下包飛揚的情況,只是得到的資訊並不多,只知道包飛揚跟方夏集團的關係密切,這畢竟是在紀委備案過的資料,只要想打聽,很容易就能打聽到。

陳奇林作為副高官官員,倒還不至於當面去打聽包飛揚的背景,除非包飛揚有心先提出來,不過包飛揚顯然不會那麼做。

晚飯訂在一傢俬房菜館,因為要談事情,包飛揚也沒有請太多的人,除了陳奇林,他還請了江灣區區長黃谷亮,以及江南船舶的總經理姜國成,區裡他還叫了常務副區長霍建一作陪,另外還有海州船舶工業集團副總經理、浦江分公司總經理蔡啟華,以及……孟爽!

吃飯的地方也是孟爽安排的,包飛揚和陳奇林抵達的時候,孟爽從門裡迎了出來,很自然地挽起包飛揚的胳膊。

“這是我的未婚妻孟爽,在方夏集團工作,擔任方夏集團浦江技術中心的經理……”包飛揚介紹說道。

“孟爽,這位是華夏船舶總公司的陳總……”

“陳總你好!”孟爽大方地伸出手掌,跟陳奇林握了一下。

“孟總與包區長真是郎才女貌、珠聯璧合,你們什麼時候結婚,一定要告訴,少不得我要討一杯喜酒喝!”陳奇林笑著說道。

陳奇林雖然是副部級,不過現在中央推動國企改革,國企領導人已經逐漸摒棄行政級別,陳奇林的角色轉換比較到位,並沒有擺架子。當然,這也跟他對包飛揚背景的猜測,以及方夏集團當前的聲勢有關,別看華夏船舶囊括了國內大部分的造船廠,乃至相關企業,但是方夏集團如今已經展成為巨無霸,年產值已經跟華船總公司不相上下,利潤還要高出很多。

進了包廂,大家打過招呼,分主賓各自坐下,陳奇林對旁邊的蔡啟華說道“海州船舶這幾年展得很快,一直想去參觀學習,沒想到今天能夠在這裡遇到蔡總……”

海州船舶是包飛揚在海州的時候,整合海州的造船資源,引進江北省船舶公司和唐盛重工的資本,打造的一家造船公司。海州船舶最初只能造內河的小船,另外依靠海州大宙唐盛合資造船廠,生產一些配件和中介軟體,不過這兩年海州船舶也開始造一些大型的內河船,以及近海船,海州本地的需求有限,蔡啟華作為公司副總,坐鎮浦江,為海州船舶尋求業務,公司上下經過努力,這幾年展得還不錯,在行情低迷的情況下,業務蒸蒸日上,雖說業務規模跟江南船舶這樣的大型企業不好比,但效益卻不差,陳奇林剛剛說的這些話倒不完全是客氣。

海州船舶雖然只能造小船,但是機制更靈活,他們的船隻不僅在國內很暢銷,甚至還會出口到東南亞,他們不僅為大宙唐盛合資造船廠做配套,一些產品也進入了華船總公司旗下各大造船廠,還有華日合資的華遠川崎船廠,甚至還為韓國、日本的船廠做配套,雖然都是一些不那麼重要的配套,但業務量還是很可觀的。

與之對比的是,幾年前海州的造船工業還是一盤散沙,現在卻已經成為國內一支非常重要的造船力量,另外他們手上還擁有大宙唐盛造船的股份,以及海州船舶工業園區的經營權。

作為華船總公司的副總經理,即將成立的華船重工的負責人,陳奇林看重的當然不是海州船舶的技術能力、業務實力,他看重的是海州船舶整合海州造船資源的方式和經驗,海州船舶的管理機制和運營方式,這些都能為華船重工未來的整合提供一些參考,所以他是真的有屈尊到海州船舶考察的打算。

說來也巧,蔡啟華是海州船舶幾年前從東浦中華造船廠挖過來的一名中層管理人員,而東浦中華船廠是華船總公司在浦江市的另外一家造船廠,就在春山區。東浦中華的歷史沒有江南船舶那麼顯赫,但是近年來的展卻比江南船舶更好,畢竟江南船舶受到春江的限制,無法建造大船。東浦中華雖然也在春江,不過是在春江和天江交匯處,受到的限制要小一點。

蔡啟華原本在東浦中華並不起眼,他早先得罪了領導,一直沒能揮出自己的才幹,到了海州船舶以後,卻爆出璀璨的光芒,很快證明了自己,併成為海州船舶的副總經理,而他開始兼任海州船舶在浦江的辦事處經理,也是最近不久的事情,隨著經營狀況的好轉,海州船舶有意進一步拓展經營範圍,提升技術實力,所以蔡啟華來浦江的任務已經不僅僅是拓展業務,還包括了尋找合適的合作伙伴,尋求海州船舶的業務和技術的突破。

聽到陳奇林的話,蔡啟華連忙笑著說道“陳總來海州船舶考察,那是我們的榮幸,我會盡快向公司彙報,陳總隨時都可以蒞臨……”

陳奇林擺了擺手“華船總公司要進行重組,一分為二,不再承擔行業管理的職能,海州船舶重組以後,已經並不隸屬華船總公司的序列,所以我們去海州船舶,是真的要去學習的。”

陳奇林的父親就是一位學者型的領導,陳奇林本人也是溫文爾雅,並沒有擺出一副高官的冷傲姿態。不過陳奇林的級別在那裡,哪怕華船總公司改制以後,作為華船重工的負責人,並沒有明確的級別。但只要陳奇林願意,他想到地方或者部委任職的話,一個副部級高官是跑不掉的。等到國內的造船行業飛崛起,華船重工擁有更大言權以後,他想要直接空降擔任一些普通省份的省府長,都不是不可能。石油總公司分拆以後,三桶油的負責人就出現過這樣的情況。華船重工日後的份量也不會比三桶油差多少。所以像華船重工這樣的企業,雖然取消了行政級別,但那是對基層、中層來說的,真正的高層想要轉到行政那邊去,並不是什麼困難的事情。

陳奇林顯得很好說話,也讓這頓晚宴的氣氛變得非常好,孟爽也順著陳奇林提起的話頭,簡單彙報了方夏浦江技術中心的情況“方夏技術中心有意獨立於集團旗下其他業務,進行自主運營,希望成為類似美國貝爾實驗室那樣的機構,當然短時間內,我們也沒有奢望做到貝爾實驗室那樣的高度,只是希望透過不斷的投入,在新材料和一些重要領域,進行深入的研究,並且將研究成果進行商業化,透過商業化的反哺,讓技術研究持續深入……”

孟爽說道“相比於粵東,浦江在高等教育、基礎科研實力、國際影響力等方面,都要更勝一籌,這也是我們設立浦江技術中心的原因。目前我們的研究主要還是集中在新材料方面,不過為了讓研究成果商業化,浦江技術中心的籌備方向還包括了高精尖製造裝置,希望在這方面儘快取得突破,否則就算我們在實驗室做出了好東西,沒有辦法生產出來,那也沒有用!”

陳奇林輕輕點了點頭“孟總說的是半導體晶圓的製造裝置?”

到了陳奇林這個級別,能夠知道的訊息非常多。華船總公司和半導體行業的交集雖然不多,不過方夏新材料此前在矽材料方面取得的突破,已經引起了國家相關部門的注意,陳奇林倒是知道一點這方面的訊息。

孟爽點了點頭說道“是的,我們技術中心在半導體級多晶矽的提純和單晶矽的製備方面,取得了突破,採用這種技術,可以製備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的半導體矽晶圓,完全可以製備直徑3oo毫米的12寸晶圓……”

目前國際上主流的晶圓尺寸為2oomm,也就是八寸晶圓,而國內還只能製備六寸晶圓,而且在純度、雜質顆粒等方面也比較一般,所以方夏技術中心研出的十二寸晶圓技術,已經是當前世界最好的技術。

孟爽說道“不過,方夏新材料在試圖將這項技術進行應用,進行生產應用的時候,卻遇到了麻煩。目前國內在矽的生產裝置方面,技術還比較落後,而當我們試圖從國外引進相關裝置的時候,卻遇到了麻煩,歐美達國家的相關裝置對華有技術禁令,這就導致了我們雖然擁有相關的技術,卻沒有辦法生產實現,所以集團決定在浦江組建技術中心,除了新材料方面的研究,還要重點展高精尖技術裝備……”

喜歡一路青雲請大家收藏一路青雲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