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7章 機會還是坑(第1/2頁)

作品:《一路青雲

包飛揚隨手翻了翻這些資料還有花名冊。

“這個唐毅松在政研室工作多久了?”包飛揚很快指著花名冊上的一個名字說道。

宋妍麗臉上閃過一絲驚訝的表情,不知道為什麼包飛揚會關注到唐毅松這個名字,畢竟整個花名冊上有上百個人。

“唐毅松是97屆浦江財大的畢業生,畢業後進入縣財政局工作,98年進入縣辦,是當時趙縣長的秘書,但時間不長,又被調去了政研室……”

包飛揚並不認識唐毅松,唐毅松財大畢業生的簡歷在機關中也不算十分突出。

在八十年代後期、九十年代前期,有一段時間是企業比機關吃香,不過九八年前後,經濟通縮,國企全面虧損,經濟效益不好,這幾年社會熱度最高的詞彙就是下崗,浦江市有一個市政府重點工程,那就是4o5o工程,也就是四十歲到五十歲這個年齡段的市民的下崗再就業問題,已經成為社會主要矛盾。

包飛揚的老丈人趙根正現在就負責國企改革工作,國企改革最重要的兩個問題,一個就是國有資產的流失,還有一個就是工人的就業。

企業效益下降,國企不再成為就業的熱門選擇,而私企的待遇比較差,三資企業雖然熱門,但是門檻比較高,相比之下去機關的人就多了起來。

包飛揚之所以知道唐毅松,是因為昨天晚上他在翻閱區裡訂閱的雜誌時候,在《春申財經》雜誌上看到了一片署名唐毅松的文章,作者單位就是匯潯縣政研室。

《春申財經》是浦江經貿委、浦江經濟出版社聯合出版行的一份月刊,影響力一般,不過唐毅松的文章,卻給包飛揚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包飛揚還特別關注了一下作者的情況,看到作者單位是匯潯的,當即就記住了。

本來,包飛揚並不確定唐毅松是不是還在政研室,直到看到花名冊上唐毅松的名字。

宋妍麗並沒有詳細介紹唐毅松的情況,不過包飛揚還是聽出了一些東西。從財政局到縣辦,副縣長秘書,唐毅松的起步可謂漂亮,但不久之後就去了政研室,其中恐怕有些故事。

宋妍麗沒有說,畢竟涉及到一位副縣長,包飛揚也沒有問,作為區政府一把手,他總不能表現得很八卦。

“宋主任,我在《春申財經》上看到唐毅松的一篇文章,寫得非常好,你通知一下,讓這個唐毅松現在就過來,我跟他談談。”包飛揚說道。

唐毅松,並不是土生土長的浦江人,他是江北通城人,高考考上了浦江財經大學,華國最好的財經類大學之一。

畢業以後,唐毅松留在浦江,進入匯潯縣財政局上班,成了新浦江人。

唐毅松還記得當初他考上大學的時候,整個村子都沸騰了。

九二年的時候,大學的錄取率還很低,甚至考上中專技校都能安排工作,考上大學就像中了狀元一樣。

唐毅松是他們村裡第一個考上大學的,全村的人看到他的父母,都要豎起大拇指。

唐毅松進入大學以後,學習非常努力,同時也開闊了眼界,懂得了很多東西,不過他也有自己的堅持。

畢業以後,唐毅松進入財政局,他的父母更是逢人就說,全村人都知道他這個村裡第一個大學生當官了,成了財神爺。

只有唐毅松知道,走上工作崗位以後,他的書生意氣,還有農民家庭帶給他的質樸簡單,讓他屢屢碰壁。

在財政局,唐毅松因為一次較真,指出一個專案款上存在的諸多問題,而被調離了原先的崗位,成了資料員。

唐毅松苦悶之餘,只好重新拿起書本,像學生時代一樣,讀書寫文章。

唐毅松的專業功底深厚,文筆也不錯,他的文章時常能夠在報紙、雜誌上表。

一些專業文章,他就用唐毅松這個名字,還有一些針砭時政的文章,他用的都是筆名。

唐毅松的努力並沒有白費,他在雜誌上表的文章,被當時的縣長看到了,副縣長將他調到縣辦,唐毅松搖身一變,成了副縣長的秘書。

唐毅松的級別雖然沒有變,還是主任科員,但是領導秘書是領導身邊的人,很多時候都可以代表領導,他成了縣長秘書以後,原先不待見他的財政局同事,甚至財政局的領導、局長,見到他都客客氣氣,甚至主動邀請他吃飯,打招呼,彌補以前的裂痕。

唐毅松看在眼裡,更加感慨世情冷暖。

有了這一番波折,他更加努力,也努力讓自己去適應社會,但到了關鍵時候,他的性格問題再次爆,有一次一個包工頭給縣長送了二十萬,又塞給他一萬,唐毅松不敢要,又退不掉,他就匿名交給了紀委。

後來,唐毅松又收到幾次紅包,他都這樣做了。

唐毅松是匿名上繳,但是有一次上繳的時候,匯款單上不小心寫了自己的名字,他的行為就曝光了。

很快,他就被打到政研室,而縣長也被調到別的區當副區長了。

從縣長到副區長,級別沒有變,但是從一把手到副手,也可以看成是貶職,考慮到當時匯潯縣改區已經比較明朗,這個調動應該看成是不小的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