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鳳山市和鳳山區

作品:《一路青雲

沈國生所說的因病長休的張市長,本名張星海,是一名無黨派人士,在海州市七位副市長中排名最後。按照市長辦公會所制定的分工計劃,張星海負責分管海州市的文化、教育、衛生、計劃生育、體育、民政事務以及婦女兒童等方面的工作——這也是通常無黨派政府副職或者民主黨派政府副職所負責的工作範圍。一般來說,作為無黨派副市長,張星海只要在自己所分管的一攤子事情中不捅什麼大簍子,就可以安安穩穩度過自己的任期。雖然說沒有機會升任什麼政府正職,但是也不會有黨內人士來搶他這個位置。從這個角度上來說,這個政府排名最末的副市長差不多就是張星海這名無黨派人士最適合出任的領導崗位。

可是,就這麼一個最適合張星海的副市長職務,張星海為什麼會因病長休?真的是因為張星海的身體不好嗎?

完全不是!

恰恰相反,張星海張市長的身體好得很,最起碼要比海州市大多數市領導的身體要好,在兩個月前的海州市市直機關長跑比賽中,張星海輕輕鬆鬆地拿到了第一名。

那麼既然張星海身體那麼好,為什麼要請病假長期休養呢?原因很簡單,是被工作逼的,再說的具體一點,是被他所分管的民政工作逼的。

海州市原來叫海州地區行署,在一九九二年才由江北省政府報國務院審批撤地建市,由海州地區行署改成了地級海州市。在當時進行地改市的時候,海州地區行署領導決定把海州地區行政公署駐地縣級海州市拆分為海城區和海東區。但是由於國家政策方面對增加縣一級行政區審批極其嚴格,縣級海州市拆分為海東區和海城區,需要增加一個縣一級行政區指標,按照正規程式去審批。國務院那邊很難獲批;即使國務院那裡能夠獲得批准,所需要消耗的時間也非常漫長。

而當時一心推進海州地區撤地改市工作的海州地委書記趙本按照年齡來說馬上就要退居二線,他最大的心願就是在自己任期內能夠完成海州地區撤地建市的工作。並把這個當做自己的主要政績。如果要走正常審批程式,顯然在趙本任期之內是完不成海州地區撤地建市這項工作。在這種情況下。時任地委秘書長就給趙本出了一個主意,就是在海州地區內選兩個縣級行政區進行合併,這樣一來,就可以騰出一個縣級行政區的指標給海城區或者海東區使用,從而規避國務院在增加縣級行政區指標的嚴格審批程式,以最快度完成海州地區撤地建市的任務。

趙本對於這個能夠在自己任期內完成海州地區撤地建市的方案自然是大加讚賞。經過仔細篩選,最後決定把海州地區轄區內的方6縣和縣級鳳山市進行合併,成立一個新的鳳山市。從而騰出一個縣級行政區的指標。

按照當時海州地區民政局提出的合併方案,之所以選擇方6縣和鳳山市進行合併,主要理由就是鳳山市雖然是一個工業城市,但是受限於面積狹小、資源匱乏的因素,展潛力受到了極大的鉗制;而作為鳳山市的臨縣,方6縣雖然是農業縣,但是轄區面積是鳳山市的四倍多,人力資源和自然資源都豐富。因此,鳳山市如果能夠和方6縣進行合併,兩者揮出的作用絕對不是單純的一加一等於二那麼簡單。甚至有一位京城華清大學的著名規劃教授到鳳山市和方6縣進行考察之後。興奮地提出了“鳳山加方6等於經濟騰飛”的觀點。在這種情況下,鳳山市和方6縣的合併已經是勢在必行。

一九九一年,根據海州地區行署提出的合併方案。江北省向國務院申請並得到國務院的批准,鳳山市和方6縣正式合併,成立了新鳳山市。新鳳山市的體制以老方6縣為主體,市政府的駐地也設在原方6縣政府駐地。半年後,根據海州地區的申請,江北省民政廳下檔案,將合併之後的老鳳山市改為鳳鳴鎮。這個決定在老鳳山市幹部群眾當中引起了很大的不滿。

老鳳山市曾經有著非常輝煌的歷史,由於地處三省交界之處,鳳山市曾經是江北省東北部地區的交通要道。工業基礎非常達。在八十年代初,鳳山市一個小小的縣級市。就已經有四百多家工業企業,其中鳳山精密儀表廠工人有一萬多名。在整個海州地區都排的上號。即使在一九九一年鳳山市和方6縣合併時,老鳳山市上交的利稅也佔據整個海州地區的百分之十九點七,僅次於縣級海州市的百分之二十一點八,在海州地區十一個縣市之中排名第二。而就是這麼一個為海州地區做出如此巨大貢獻的鳳山市,竟然要被改成一個鎮,自然引起了強烈的反彈。於是很多原來出身於老鳳山市的幹部紛紛向上反應情況,又經過了半年,經過海州市政府的申請,江北省民政廳再次下檔案,撤銷鳳鳴鎮的行政建制,把鳳鳴鎮升級為鳳山市鳳山管理區,行政級別為副縣級,由新鳳山市市委、市政府派出機構進行管理。一年之後,也就是一九九三年,根據海州市的申請,江北省再次下文,把副縣級“鳳山市鳳山管理區”升格為正縣級“海州市鳳山管理區”,由鳳山市領導劃歸海州市直接領導。

到了這一步,事情似乎有了一個結局。在海州市有兩個鳳山並存,一個是鳳山市,一個是鳳山管理區,兩個鳳山相互接壤,都屬於縣級行政區,一起接受海州市的領導,彼此相安無事。可是這樣的結局看似圓滿,實則不然。一個最重的問題依舊存在,那就是海州市鳳山管理區實際上是一個行政“黑戶”。

那麼什麼叫行政“黑戶”呢?指的就是沒有經民政部確立並在國務院登記在冊的行政區。只有經民政部確立在國務院登記在冊的那些法定行政區才擁有行政“戶口”,比如新鳳山市。

那麼怎麼看一個行政區有沒有擁有合法的行政戶口呢?最簡單的辦法就是看這個行政區有沒有擁有獨立的行政區劃碼。行政區劃碼是一串六位數字,也就是華夏國居民身份證前面開頭的六位數字,沒有一個行政區沒有這一串獨立的六位行政區劃碼。那麼這個行政區就沒有獲得國務院的承認,屬於行政“黑戶”的行列。

現在,海州市鳳山管理區就是這麼一個行政“黑戶”。當地人的身份證不得不和新鳳山市的身份證公用一個行政程式碼,可是實際上。卻是兩個地方。

如果僅僅是身份證程式碼的問題,也就罷了,可是實際上,鳳山管理區的行政“黑戶”的身份,給生活在鳳山管理區的居民造成了極大困擾,也嚴重影響了鳳山管理區的社會經濟展。

由於鳳山管理區不是國家承認的行政區,所以在鳳山管理區就沒有辦法設立黨委、政府、人民代表大會和政協,只能由海州市派出的行政區工委、管委會、代表大會聯工委、政協聯工委部分履行正常行政區所必備的四套班子的職能。

為了照顧老鳳山市幹部群眾的情緒。在鳳山管理區,管理區工委、管委會大門口甚至連顯示機關名稱的標牌都沒有掛。連帶著鳳山管理區的公檢法機關名稱也都不冠“縣市區”,只是模糊地稱為“鳳山公安局”、“鳳山人民檢察院”、“鳳山人民法院”。

當然,這些還都在其次,最重要的,也是對鳳山管理區人民群眾和社會經濟影響最大的就是,由於沒有行政“戶口”,鳳山管理區根本拿不到國家的各種撥款。

比如每年國家都要向各個區縣下撥防洪抗旱資金和物資,但是鳳山管理區由於沒有得到民政部的批准,沒有在國務院登記在冊。一點資金和物資都拿不到。

不光是防洪抗旱資金,什麼農田水利建設資金、扶貧資金、環保資金、技改資金等等等等,總之。只要是國家層面所放的資金,鳳山管理區一分錢都拿不到。

對於這種情況,鳳山管理區方面做過統計,從一九九一年鳳山市和方6縣合併到現在,鳳山管理區除了享受不了國家層面的政策、自建了、專案等扶持外,僅僅在中央財政轉移支付這一項上,鳳山管理區損失就過兩億元。

因為國家層面不承認鳳山管理區,只有江北省承認,所以鳳山管理區只有把精力放在江北省一級。可是由於鳳山管理區簡稱為鳳山區,和鳳山市就差一個字。經常回有些張冠李戴,鳳山管理區好不容易申請的撥款。一不小心就被劃撥到鳳山市的賬上去了。鳳山管理區還要到鳳山市去討要,來回折騰不說,還經常沒有效果。

這樣僅僅六七年下來,鳳山管理區的經濟就由原來海州地區的第二名下滑到海州市所有區縣的倒數第一。根據去年所統計的資料,鳳山管理區的經濟增長率為負百分之十二點三,是海州市下屬十個區縣唯一負增長的縣區。在海州市全市會議上,鳳山管理區領導享受不點名批評已經算是很給面子,指名道姓的批評也是家常便飯。

鳳山管理區的這些領導本來已經夠窩火加委屈了,可是就在兩個多月前,生了一件事情,為了修一座大橋,鳳山管理區一把手徐國棟率領交通局的人到京城找交通部申請扶持資金,好容易讓交通部領導同意撥款三百萬,可是交通部負責撥款的部門一查詢,說是沒有鳳山區這個地方,差點把徐國棟當騙子給抓起來。雖然徐國棟解釋了半天,又提供n種材料和方式讓交通部官員查詢,最後證明徐國棟真的不是騙子,可是三百萬撥款卻也黃了。

徐國棟回來之後,滿腔怒火,直接找到分管民政工作的張星海撂了話,說如果再不解決鳳山管理區的行政“戶口”問題,他和鳳山管理區班子成員集體辭職!未完待續

喜歡一路青雲請大家收藏一路青雲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