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矛盾

作品:《一路青雲

當邱成德從市政府趕到迎賓館的時候,包飛揚與李令銘已經從桑拿房中出來穿並且戴整齊,來到前廳等待,如果只有李令銘的話,他不一定會親自走出來迎接,不過看到包飛揚要出來迎接,他也不能真的一個人坐在包廂裡。

“李先生,你好,歡迎來海州做客。”邱成德伸出手與李令銘輕輕握了握,邱成德有過在建設廳、交通廳任職的經歷,而且他本人也有工科背景,甚至曾經幹過工程師,說話慢條斯理,給人的感覺十分儒雅。

“邱市長,你好,我不請自來,以後還要請各位領導多多照顧。”李令銘笑了笑說道,邱成德這樣的官員底子厚,作風穩健,還有相當大的成長潛力。

眾人寒暄了幾句,走進包廂,陳華東也陪坐在一旁,不過今天這種場面中他顯然並不是主角。

對於李令銘計劃要來海州投資高檔會所,邱成德和陳華東已經從包飛揚那裡聽到過訊息,無論是邱成德還是陳華東都持歡迎的態度,雖然這樣的投資專案不屬於海州市的重點專案,不會引起很大的重視,沒有多大的宣傳價值,而且整個專案投資規模也不大,但這畢竟也是規劃中的黃金海岸專案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完善海東區在這方面的配套,而且高展的海州市也的確需要填補這一塊的空白,讓來海州投資的企業能夠享受與大都市接軌媲美更為時尚的投資配套環境。

海東區的黃金海岸專案因為正好趕上了東南亞金融危機爆的時候。整個東南亞的經濟形勢都比較動盪和複雜,所以當前的招商工作進展地並不是很順利,整個專案建設進度比較遲緩。有些差強人意,李令銘在這個特殊時候的加入雖然沒有辦法從根本上解決黃金海岸專案所遇到的問題,卻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緩解這個局面,推進整個專案的進度。

酒桌上杯來盞去,大家很快熱絡起來。李令銘很直接地把自己這些天考察海州之後心中對海州的一些疑慮提出來,臉上雖然帶著笑容但是卻雙目炯炯地對邱成德說道“聽說邱市長以前在交通廳工作,我有個問題。海東區的旅遊資源的條件非常優越,但是這些良好的旅遊資源要能夠真正的利用起來。其實最大的問題就是交通,海州雖然有鐵路,但是徐海鐵路還是客貨混編的老式鐵路,列車度很慢。而且大部分都是老式車廂,對於遊客來說並不太方便。海州也有飛機場,但問題是航班太少,另外海州到現在為止還沒有建設高公路,這同樣也很不方便。沒有快捷的交通條件,旅遊業的展會很受影響啊!”

“這個市裡早就有規劃,而且一直都在爭取落實。”邱成德聽了李令銘的問題之後點了點頭對他道“鐵路方面,徐海鐵路的電氣化改造與複線工程我們一直在爭取,而且都已經立項。只要資金籌措到位,馬上就能夠開工建設。”

“徐海高的方案也已經在省交通廳立項,也是因為資金問題。暫時還沒有開工。”

邱成德搖了搖頭“隨著海州經濟的展,這幾個專案的重要性也越來越大。李總你可以放心,我們一定會爭取早日開工建設。”

包飛揚看了李令銘一眼,邱成德跟他談過他的海州施政方略,按照邱成德想法,臨港經濟開區這一塊的招商引資與展建設他並不打算過多插手。而是要全力放手讓包飛揚放開手腳來幹。他今後的工作重點就是解決海州市交通瓶頸這一塊,希望能夠好好利用自己曾經在交通廳工作的優勢。促成海州幾個重點交通建設專案的落實,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徐海鐵路的改造,以及徐海高。

與工業專案不一樣,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額巨大,就算是收費的話,回報週期也很長,前期資金如果不能到位的話,專案是很難真正開始啟動建設的,目前還是以國家的投資為主。

邱成德心裡當然非常希望在交通專案上取得進展,這樣可以促進海州市各個產業的展,對整個海州未來的經濟都很重要,但是這需要時間,短期內想要取得突破無論對誰來說都並不容易,哪怕邱成德曾經有過交通廳的工作背景。

江北省船舶集團總公司在海州的投資專案實際上很早就在運作,在薛紹華與陳玉清執政期間,這個專案就已經進展了不短的一段時間,而此時剛剛來到海州上任的沈國生只是在關鍵時刻起了臨門一腳的作用,但在海州其他一些並不瞭解此事的人們看來,就好像是由於沈國生來到海州才拉到這個專案並在短短几天內讓這個專案在海州順利落成,變成了沈國生做出的一大政績。以李令銘的聰明頭腦當然並不認為邱成德能夠在短時間內做成這件事,在海州這個地方,邱成德明顯是輸在了起跑線。

這其實非常關鍵,憑藉先手得利,沈國生將成功拿到海州政局的主動權。在這種情況下,像李令銘這樣的商人來海州投資,往往會尋找在政治上更有優勢的沈國生的門路,這樣下去,隨著時間的推移,兩人之間的差距將會越來越大,邱成德很難扳回一局。

李令銘之所以還會選擇與邱成德、而不是沈國生接觸,因為他更看重包飛揚,而包飛揚與沈國生都是一條線上的人,屬於省委書記王虹鋒的人馬,在酒桌上他故意地一再提出這個問題,則是想要看一看邱成德對此會做出何種應對的反應,以此判斷是不是值得他合作,但至少到目前為止,邱成德仍屬於一種中規中矩的樣子。還沒有表現出讓他眼前一亮的東西。

李令銘也知道這很難,但是有包飛揚在,他們也弄幾個專案。弄出一點聲勢出來,不敢說就能夠以此壓過高調的沈國生,但至少可以做到分庭抗禮。

可是現在看來,邱成德與包飛揚似乎都還沒有這樣的計劃。

在和李令銘交談過以後,邱成德邀請包飛揚坐他的車一起離開。在車上,邱成德說道“飛揚啊,你在臨港經濟開區搞的那個服務大廳很不錯。還有你們臨港經濟開區搞的那個問負責制,我調查了一下。好像海州幾個區縣之中只有你們在做?”

“是的。”包飛揚抬頭看了邱成德一眼,他也與邱成德交流過目前的形勢,也有一些計劃,但這些計劃的缺陷也很明顯。就是還需要時間。包飛揚本來還比較擔心邱成德會迫於壓力,將這些計劃提前公佈出來,為計劃帶來不必要的變數。

邱成德提到服務大廳和問責任制,包飛揚立刻意識到他要做什麼,既然沈國生在專案上先下一城,掌握了主動權,邱成德他在這方面暫時無力與沈國生抗衡,那麼他就避其鋒芒另闢蹊徑,從行政改革方面入手。將臨港經濟開區比較成功的服務大廳和問責任制的做法在整個海州市推廣開,這樣雖然並不一定能夠抵消沈國生的影響,但起碼在工作上做出了一定的成績。也能掌握一定的主動權,不至於毫無表現而一敗塗地。

包飛揚對邱成德剛剛提出的這個策略十分贊同,他介紹道“服務大廳是根據開區管委會的職能設立的,讓一件事可能要涉及到的不同部門、視窗都可以在同一個地方辦理,不需要跑來跑去,而且很可能是來回跑個不停。這種辦法實施以後。得到了臨港經濟開區內廣大投資商的好評,大家都認為這樣一來很方便。省去了不少時間和精力。”

“不過就算是這樣,有些手續的辦理還是很繁瑣,尤其是對外商和那些外地商人來說,因為他們根本就不熟悉情況,有時候還是會沒有頭緒。於是我們又推出了這個問責任制,就是說不管是哪個視窗,遇到投資商、老百姓來辦手續、諮詢事情,都有責任幫助對方將事情辦妥了、弄清楚,並不僅僅侷限於視窗本身的職能。”包飛揚說道“這個辦法推出以後,效果也很明顯。”

邱成德贊同地點了點頭說道“飛揚啊,這兩種做法,聽起來就很不錯,很好地體現了我們政府的服務理念,不過我知道在當前的體制環境中,要將這兩種做法落實下來,都做好了,並不容易,臨港經濟開區推行這段時間,有什麼體會?”

“正如市長您剛剛所說,關鍵還是落實的問題,臨港經濟開區本身的機構就比較精簡,所以推行起來還比較容易,但也遇到很多阻力,如果要在市裡推動的話,我估計困難會更多。”包飛揚說道。

包飛揚很希望這兩項措施能夠在海州推行,相信它們可以大大提高海州市在某些領域的行政效率,他也希望邱成德能夠與沈國生形成某種平衡,而不是讓沈國生在海州一家獨大,但是他也清楚邱成德想要透過改革創新來扳回一局的做法其實也是一步險棋——改革的阻力很大,一旦失敗,對個人的仕途會是一個非常大的打擊;就算成功了,也可能會被人認為是標新立異。

邱成德沉默了片刻,然後緩緩說道“王書記曾經說過,有些事情,如果認為應該去做,那就要豁出去,不能夠瞻前顧後。王書記還說過這是你最大的優點。”

包飛揚笑了笑“王書記的表揚我可當不起,不過我確實不會去顧慮太多,認真做就是了。”

包飛揚確實不會瞻前顧後,但他也不會一味地猛打猛衝,尤其是涉及到很多部門的改革措施,不合理規劃的話,失敗的可能性會很大。

邱成德也明白這一點,所以他並沒有急於將臨港經濟開區的做法推開,而是先在政府辦公會上提出一個提高政府部門工作效率與服務質量的議題,又要求政府辦對臨港經濟開區在這方面的經驗進行總結。

邱成德的計劃是循序漸進,但是沈國生並不會給他時間,沈國生以推動船舶工業展為由,提出要在市裡成立船舶工業展領導小組,並親自擔任領導小組組長,邱成德、冼聞等人都只能擔任副組長,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沈國生任命副市長陳文斌擔任辦公室主任。

陳文斌逐漸與沈國生走到一起,兩人在到海州就任前應該已經有這樣的默契,透過這個領導小組和陳文斌,沈國生在市一級的層面上已經把握了主動,而在企業這個層面上,又有省船的海州專案,如果不是包飛揚提前佈局,讓樓易成和張儀銘掌握了海州船舶工業集團的領導權,以沈國生現在的能力和影響,甚至也可以很容易就找到理由介入海州船舶工業集團的日常管理。

在工作上掌握主動的同時,沈國生也開始在人事問題上進行佈局,由於沈國生的強勢與高調,很多人在面臨選擇的時候,已經開始不由自主地逐漸向沈國生傾斜。

“主任,江北船舶總公司專案那邊的調子很高啊,我們是不是也要弄出點動靜?”樓易成在於包飛揚的幫助舉薦下,調到海州船舶工業集團擔任集團董事長,能夠在退休之際親自領導海州船舶工業的振興展,一展宏圖,實現他多年的理想和抱負,他感到非常滿意。不過自從江北船舶總公司到來海州以後,他們的高調的作風也讓身為同行的樓易成感到很受威脅,作為海船的董事長,他當然希望海州船舶工業集團展得越來越好,成為海州船舶工業的領頭羊。

包飛揚看了看樓易成,樓易成的臉上有些期盼,還有些急切,他笑了笑道“怎麼,坐不住了?那海州船舶工業集團方面有些什麼計劃或者說想法?”未完待續

喜歡一路青雲請大家收藏一路青雲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