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陳玉清告狀(第1/2頁)

作品:《一路青雲

“別說他們大宙集團之前私下裡派人到我們海州市詳細考察過。就算是他們大宙集團沒有派人私下裡考察過我們海州市的情況,我們海州市是不是小漁村,他們大宙集團去華夏駐韓大使館查閱一下資料,不就都清楚了嗎?更何況我們海州市可是華夏排名前十的深水大港,相比之下,那個通城市充其量只是個內河港口——這些情況,我相信韓國大宙集團肯定很早之間就掌握了。作為深受華夏傳統文化影響的鄰國,我相信韓國大宙集團對華夏大6的情況瞭解之深,要遠遠過恬兒你這個北美華僑!”

“我當然知道,我也跟大宙集團的人交涉過了,而韓國大宙集團確實也瞭解你們海州地區這方面的情況,知道你們的條件沒有那幾個掮客說的那麼差。但是正因為韓國大宙集團瞭解你們海州市的情況,所以知道你們海州地區在工業基礎、產業配套、人才儲備等方面存在很多先天不足的情況。韓國大宙集團也正是是針對這些方面提出的質疑。”唐恬兒嗔怪了一聲,說道“飛揚哥,我不管那麼多,反正情況都告訴你了,你要想辦法搞定這件事!我都不明白你們那個通州市究竟是怎麼想的,都是一個國家甚至是一個省份的城市,怎麼能如此這般去造謠詆譭呢?這也太沒有底限了吧?飛揚哥,我是說認真的,要是再讓通城市派來的這些掮客從中搗亂。唐盛集團跟韓國大宙集團的合作恐怕又要橫生枝節了。你也知道,為了促成這次合作,我們唐盛集團可是做出了不少的讓步啦!”

“行。我知道了,我會盡快搞定的。”包飛揚說道“至於跟韓國大宙集團公司的合作,你就放心吧,你回去轉告給老爺子一句話,就說我包飛揚保證了,你們唐氏家族這一次從中獲得收益絕對不會比墨西哥金融危機那一次少。”

包飛揚接到電話的時候,正在薛紹華的辦公室。與薛紹華、冼聞等人一起商討加快推進市屬造船企業整合的工作,聽說是韓國那邊的電話。薛紹華讓包飛揚不用迴避,直接接電話。雖然聽不到唐恬兒的聲音,但是從包飛揚的話裡,也大致能夠聽出事情的輪廓。薛紹華的臉色頓時沉了下來,與冼聞相互看了一眼。

“飛揚,怎麼回事,是不是通城市那邊在韓國又在做什麼手腳?”薛紹華神情嚴肅地問道。

包飛揚點了點頭“是的,通城市應該是找了職業掮客,透過職業掮客遊說鼓吹韓國大宙集團與美國唐盛集團,給我們海州市抹黑,想讓韓國大宙集團和美國唐盛集團把合資專案轉到通城地區去——”

“簡直豈有此理,通城市的尤正廷也算一個很正派的老幹部。可是現在的通城市怎麼變成了這個樣子?淨是一些下三濫!以前的韓國山水集團的專案被他們挖牆角也就算了,現在居然更變本加厲了?”薛紹華惱火地拍了一下桌子“不行,這次我們一定要向省委領導彙報。讓省委領導給我一個說法。我馬上給玉清市長打電話,把這件事通報給她,讓玉清同志直接彙報給省領導。我倒要看看省裡是不是還會縱容通城市這些毫無底線的這種行為。”

包飛揚笑了笑說道“書記您放心,我已經給美國唐盛集團溝透過,假如遇到這些的事情該怎麼辦。美國唐盛集團那邊會已經給我國駐韓大使大使館以及省外事辦了函瞭解情況,韓國大宙集團應該也做了同樣的舉措……”

“飛揚。你考慮的真周到,還是你這個辦法好啊!”冼聞在一旁不由得聞聲讚歎。

顯然。包飛揚提前佈置下來的這個辦法就比薛紹華剛剛提出來的讓陳玉清直接去向省領導彙報以討要說法高明多了。

當然,這件事情最終還是需要陳玉清出面。不過有美國唐盛集團和韓國大宙集團過來的諮詢函件,以及駐韓大使館經濟參贊那邊的反饋做鋪墊,省裡某些領導即使想袒護通城市也做不到,而在鐵證如山的情況,也不怕通城市那邊不認賬!

薛紹華也讚許地看了包飛揚一眼,衝他滿意地點了點頭,這才拿起電話,給還在鳳湖的陳玉清打了個電話,陳玉清正在和江北省船舶公司的人談合作細節,聽到電話馬上就火了“薛書記,你放心,我這就去找徐省長。”

陳玉清接完電話,走回談判桌,直接對負責這次談判協調工作的省計委副主任陶永宏、省機械工業廳副廳長鮑駿等省廳委領導,以及江北省船舶公司負責談判工作的陳文斌等人說道“各位領導,很抱歉,市裡有點緊急情況,我暫時要中斷談判去處理一下。”

“陳市長,生了什麼事情,有沒有需要幫忙的地方?”陶永宏等人見陳玉清態度如此嚴肅,不由得嚇了一跳。雖然不知道海州市究竟生了什麼緊急狀況以至於讓陳玉清都要立即中斷談判趕過去處理,但是出陶永宏還是主動向陳玉清表示出自己關心的態度,只能是在他陶永宏能幫忙的範圍之內,一定會幫著解決。

在改革開放前,實行計劃經濟,全國一盤棋,中央對下面的管理具體到每個行業甚至是企業,船舶工業由六機部,也就是第六機械工業部管理。改革開放以後,實行政企分開,六機部改組成為華夏船舶工業總公司,將六機部以及交通部原直屬的修造船廠、船用配套廠和事業單位全部合併,當時由一百五十三個單位組成,職工三十萬人。

六機部撤銷以後,國家對船舶工業的管理一直沒有理順。先是由華夏船舶工業總公司代管,後來又由機電部管理,一九九三年機電部分家以後。船舶工業就陷入了沒有明確部門統一管理的局面。就江北省來說,對船舶工業的管理,分別由省計委、工業廳、交通廳等部門在各自的職能範圍內進行管理。

這次海州市與江北省船舶公司談判入股合資專案,以及參與海州市船舶建造基地的建設,因為涉及到重大建設專案,徐盛教就讓這幾個部門的人坐到一起來商量,並且明確由省計委常務副主任陶永宏牽頭。

陳玉清看了陶永宏一眼。說道“陶主任,說起來。這事你們計委也要管一管,通城市那些人又跑到韓國去在上竄下跳,不過這一次他們打錯了算盤,我倒是要問問省裡領導。是不是以後江北省各地市都可以用這種卑劣的手段相互爭搶專案?”

陶永宏微微一愣,但很快就反應出陳玉清說的是什麼事情“陳市長,怎麼了?是不是韓國大宙集團的合資專案又出現了意外?”

在場的人目光都落到陳玉清身上,要是韓國大宙集團合資專案出現意外,他們坐在這裡談下去也是白費功夫。

陳玉清冷冷地道“是啊,是生點插曲。有幾個職業掮客在韓國散佈我們海州地區的壞話,試圖向讓韓國大宙集團和美國唐盛集團的合資專案轉投到通城市去,不過呢,那些人打錯了算盤!大宙集團和唐盛集團這個合資專案已經白紙黑字簽訂了協議。是有約束力的,不管是韓國大宙集團,還是美國唐盛集團。違約的一方都要向對方支付鉅額的賠償。”

“那如果大宙集團和唐盛集團雙方達成一致,修改了協議呢?”省機械工業廳副廳長鮑駿問道。

“這種情況絕對不會出現!”陳玉清看了鮑駿一眼,並沒有多作解釋。

陳文斌笑著點了點“陳市長說的對,我也相信不會出現。”

鮑駿等人都有些意外地看了看陳文斌,江北省船舶公司最早就是按照華夏船舶總公司的模式改制而來的,雖然江北省船舶公司沒有華夏船舶總公司的規模那麼龐大。但也是省內船舶工業當之無愧的老大。陳文斌也有明確的行政級別,和鮑駿等人一樣。都是副廳級。大家都沒有想到陳文斌沒有利用這個可能會讓海州市陣腳大亂的機會談條件,卻毫無保留地對海州市表達了支援。

要知道,在此前的談判當中,代表海州市的陳玉清態度非常強硬,弄得陳文斌很狼狽。現在海州市遇到了麻煩,正是陳文斌和江北省船舶公司最好的機會,海州市的條件本來就不如通城市,在通城市出手搶奪專案的情況,江北省船舶公司很可能成為海州市的一大助力,陳文斌完全可以拿這個作為籌碼,重新跟海州市談條件,陳玉清就算再強硬,恐怕也會做出一定的讓步。因為與可能失去整個專案相比,向江北省船舶公司做出的這些讓步就顯得微不足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