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一章 黑色西崗(第1/2頁)

作品:《一路青雲

第二天上午,包飛揚開車和王聲濤、胡云、以及監察隊的唯一一名女性隊員劉桂英前往昌源縣。

昌源縣位於西京市西北,東南部和西河區、北山縣接壤,西北方是天源市,縣城有一條127省道聯通西京市區,不過這條省道建成的年代久遠,不但路面狹窄,大部分路段都只有兩車道,而且路面坑坑窪窪的,很不好走。

從西京市區出來,沿著127省道前行,進入昌源縣境以後,給人的落差非常大,很難想象作為省會的西京還有這樣的地方,包飛揚甚至有一種錯覺,好像他們是在去天北縣的路上。

不過天北縣距離西京比較遠,在西北省的位置比較偏遠,地處黃土高原深處,工業基礎非常薄弱,水土流失又十分嚴重,昌源縣在西京市遠郊,但是地理位置相比天北縣卻又要優越很多倍。

“沒想到西京還有這樣的地方。”劉桂英去年才加入監察隊,以前還真的沒有來過昌源縣,看到車窗外面的景象,忍不住生這樣的感嘆。

“其實也不奇怪,西北省的經濟實力本來就不能夠跟沿海地區相比,西京又像一個黑洞,在憑藉自身優勢吸取展資源的同時,像昌源這樣的地方,自然就得不到光了。”包飛揚說道,昌源縣的地理位置有時候可以成為優勢,但有時候也會成為劣勢。

西京市能夠爭取到的經濟資源就那麼多,靠近中心的幾個區縣,特別是那幾個區的優勢十分明顯。他們將大部分資源都佔了,留下來剩給昌源的自然就少了,而且肯定是條件不好的專案。

昨天晚上吃完飯回去以後,包飛揚仔細看了看王聲濤整理的材料。知道昌源縣地理條件特殊,土地貧瘠,工業基礎也很薄弱,跟西京市的其他地區根本不能夠相比。

劉桂英還是覺得無法接受“可是也不能夠差這麼多啊!”

包飛揚笑了笑“有其果,必有其因,英姐你既然這麼好奇。那麼這次去昌源,你就負責將其中的原因找出來。”

劉桂英眨了眨眼睛“咦,主任啊,我們去不是考察當地環境的嗎,經濟展可不歸我們環保廳管的。”

包飛揚搖了搖頭“可是我們環境保護工作卻沒有辦法脫離經濟展,你們看著好了,我們這一次去昌源,執行的最大障礙肯定就是這個展問題。”

王聲濤附和道“我同意主任的意見,這幾年我們在執法過程中聽到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沒有展,我們保護環境有什麼用?還有人說。只有經濟展起來的地方才有心情和能力搞環境保護。”

“這不是瞎說嘛!”劉桂英氣鼓鼓地說道“小學生的課本上都說了,我們不能夠重複西方展過程中先汙染、後治理的老路。”

包飛揚嘆了一口氣“可能是我們曾經窮瘋掉了吧!”

昌源縣的縣城是分佈在127省道兩側的一座小城,城區零星有一些農機廠、糧食加工廠、食品廠之類的小廠,不過看起來都很破敗,整個縣城也以兩三層的建築為主,五六層以上的樓房都很少見。入眼一片灰濛濛的,了無生氣。

西崗村在縣城西北,沿著127省道繼續前行大約三四公里,越過一片高崗,就看到一條自東北流向西南方向的小河,小河與省道相交的西側有一片民居,路口立了塊牌子西崗村。

而在省道的另外一側,則矗立著一大片廠房,其中有不少煙囪,正在向外排放黑色的濃煙。隨著東北風,飄向下風口的村落民居。

“這個就是雅達利公司吧,他們的廠區和居民區的距離怎麼這麼近,而且還在上風口,這也太亂來了。當初規劃是怎麼透過的?”劉桂英驚訝地說道。

包飛揚的臉色已經一片陰沉,鉛酸電池生產中可能產生的汙染包括廢氣汙染和水汙染,因此環保條例對廠區和居民區的距離和位置都有嚴格的限制,距離最少5oo米,而且應該建在下風口。

雅達利公司的廠區和西崗村僅僅相隔一條兩車道的公路,最近的地方相距不足一百米,整個西崗村幾乎都在5oo米控制區的範圍內。

包飛揚讓王濤聲將車停到路邊“我們先到村裡看一看。”

下了車,包飛揚不禁再一次皺起眉頭,空氣中瀰漫著一股刺鼻的味道,旁邊的小河河水有些黑,水面上泛著白色的泡沫。河邊的土地已經被村民開墾出來種莊稼上,葉片上灰濛濛的,落了一層黑灰。

西崗村是典型的西北村落,沿著小河和道路為兩邊,聚成一團,民居院落密密麻麻地挨在一起,大多數人家的門窗都緊緊關閉,窗戶玻璃上也黑糊糊的,包飛揚特意伸手摸了一下,一摸一手的黑灰。

村裡面也有一股刺鼻的味道。

這個時候很多村民都在地裡面幹活,也有的人在村裡閒逛,幾個小孩光著腳丫子跑來跑去,突然看到村子裡來了陌生人,頓時停了下來,站在遠處張望。

包飛揚從包裡抓出一把糖,很快將那幾個孩子叫了過來,每個人分了幾塊糖,然後向他們打聽村長在哪裡。

領頭的男孩拿了糖,很高興地伸手一指“村長剛剛向那邊去了,我帶你們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