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6章 競爭對手(第1/2頁)

作品:《重生之驕陽似我

宋茹華是個什麼東西,李陽是心知肚明的。

身份證-五六三七四三六七五

在後來,國內的經濟學家總喜歡把9o年代稱之為“野性時代”,意思就是在這個時代中規則被無限的淡漠,湧現出了一大批不遵守經濟和法制規則,還獲得了一時成功的企業家商人。

而在這個野性時代裡想要選出具有代表性的兩個人,在李陽的心目中可能就只有罐頭換飛機的牟其中,以及這個初代“軟體教父”宋茹華了。

但是和牟其中不太一樣,牟其中是那篤信空手套白狼,拼了命想要用資訊整合賺錢的傳統大忽悠。

而宋茹華比牟其中還狠的地方,在於這傢伙除了空手套白狼的本質之外,還玩兒的一手好金融!

這個生於紹興一個小山村,父親是大隊會計,7歲時母親去世的窮小子,當過大學老師,獲得過物理學碩士學位,豐富的學識讓這個傢伙圈錢的手段比牟其中還高。

而且這個人對於財富有著極度的執著。

在大學當教授那會兒,宋茹華遭受到同事和領導的排擠,一度生活過的很困苦。甚至被領導派去農村支教的一段時間。

那個時候宋茹華剛有女兒,妻子又意外骨折。他向領導請求暫緩支教,結果被斷然拒絕。

有一次他坐公共汽車回家,一個拿“大哥大”的暴戶佔了兩個位子,他要求對方讓座,對方卻滿臉不屑。

彼時,宋茹華的工資只有一兩百元,三口之家蝸居在一個筒子樓裡,每次下雨都要“救災”。可能是那個暴戶讓他看透了這種生活的荒誕,從那之後宋茹華便毅然辭去了教授的工作聯合兩位同事“下海”。

討論群伍6彡74彡67伍

打這兒起,這個人算是真正的從一個學著,變成了一個險惡的商人。

從他乾的那些事兒就知道了,這傢伙總喜歡接一些遠遠越自身條件的專案。

比如93年的時候,四川省建設信託投資公司要採購一筆價值32萬元的1ed顯示屏裝置,宋茹華透過母校的一個同事得知此事,當時他和團隊對於該技術一無所知,而且客戶給的交貨期只有15天,但他卻信心滿滿地應承下來。

之後,他組織團隊突擊學習,突擊製作,在經歷了幾次試錯後終於搞出了產品,並且只用了12天時間。

這件事讓託普在業內名聲大噪,宋茹華則趁熱打鐵,稱要“把一件事情推向一個事業”。很快,託普的業務版圖便延伸至省內省外,成為全國四大供應商之一。

到1994年,託普的總資產達到35o萬元,正式從一家倒爺型公司,變成一家工程型公司。

1994年底,成都金牛區稅務局要採購一種能自動列印票的軟體,當時國內還沒有這種軟體。宋茹華覺得這是一個大好機會,因為國家稅務總局也要求地方實現辦稅的計算機化,於是,他在對稅務系統及軟體開一無所知的情況下,信心滿滿地攬下該專案。

開工作很粗糙,宋茹華從母校招了三名得過開大獎的大學生,幾個人搞了一週就做出了1.o版本,該軟體會在使用者輸入納稅人資訊後自動列印票。

憑藉1.o版本,宋茹華迅拿下金牛區稅務局訂單,隨後一邊帶領開團隊升級軟體,一邊帶領銷售團隊將業務版圖拓展至全省,及陝西、雲南、貴州、浙江、安徽、遼寧等外省,一年內就創造了4ooo多萬元業績。

到了96年,宋茹華參加了科技部組織的一次印度考察,現班加羅爾的軟體園非常繁榮,就捉摸著在國內複製該模式。

回川之後,他便透過報紙提出要打造西部軟體園。

做軟體園先需要土地,宋茹華在成都附近買了1oo畝菜地。這本來是一件不起眼的小事,但由於當時四川政府渴望快推進資訊產業,這件小事突然具有了象徵意義,政府開始大力扶植託普。

接著需要資金。宋茹華希望託普像東軟一樣獲得資本市場的助力,他看上了一家殼公司——川長征,這是一家國有機床廠,95年上市一年即報虧。宋茹華用當時最誘人的政治口號說服省政府,表示收購川長征後將“用新產業和新體制啟用老的國有企業”。

收購川長征大約需要1億元,而託普當時根本沒有這麼多錢。為了做成此事,宋茹華一邊在媒體上大炒概念,稱將把川長征做成“中國資訊產業第一股”,一邊布訊息稱正考慮把“西部軟體園”以5ooo萬元的價格,賣給廣西一家上市公司。如此以來,他就把四川政府綁架了,四川政府若不允許他空手套白狼,將淪為世人笑柄。

結果是宋茹華賭贏了。

就在今年的4月,四川政府接受了他的收購方案,方案規定,託普以約1.1億元的價格收購川長征48%的國家股,其中近78oo萬元透過換股方式支付,餘款則由政府借款支付。

拿著川長征和西部軟體園的名頭,宋茹華開始向全國其他地區的領導推銷“軟體園模式”。

名義上是搞軟體產業,實際上就是在全國範圍內圈地。

畢竟各地政府轉讓給他的土地的價格非常低,有的甚至是白送的。宋茹華一拿到土地就去銀行申請貸款,銀行如果不貸款,他就不開。此外,他還利用政府急於求成的心態,向政府索要各種大型軟體專案。

就這麼,短短的兩年多時間裡,川長征的股價一路飆漲,最高漲至每股48元。除此之外,他還以“軟體國際化及倍增計劃”的概念,一舉募資9.5億元。

密碼

可以說,這個人為了圈錢圈地,已經到了瘋狂的地步。

然而,在李陽從一個事後者看來的瘋狂,在當下這個時代卻被各地政府和股民視為“神蹟”。

宋茹華在當下的風頭,甚至已經隱隱的壓過了正在搞衛星專案的牟其中,儼然成為了中國的比爾蓋茨。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英傑,你說他不守規矩也好,你說他實際上就是犯罪也罷,李陽本來是不在乎的。

畢竟,宋茹華再怎麼瘋狂跟自己都沒關係。

可是現在不一樣了,雖說他沒給趙天成什麼話頭,決定參與到東北電子資訊產業園區這個專案中去,但其實他內心裡已經決定做這件事情。

唯一讓他猶豫的,就是要和趙天成一起做,還是直接自己做。

現在得知宋茹華已經開始向東北進軍,在東三省考察遊說,準備把軟體園這種坑爹的專案搞到東三省,李陽是真有些氣急。

為啥?

因為託普軟體園這種專案,明擺著就是資本操作的障眼法,除去股市上的可供炒作的概念之外,本身不能再提供任何的科技和經濟價值。

塔讀a

然而偏偏這種專案卻對各地政府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現在的政府官員對於經濟展都有種病態的執著,恨不得拿出當年大躍進時候的那個勁頭來搞經濟開。

幾乎所有的省份,都特別在意經濟專案的時效性。

像宋茹華託普這種只要批出一片地皮,就能夠在股市上立竿見影看到效果,把當地的招商引資政績提上去的專案,各地政府簡直是愛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