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2章 意外,和意外的人(第1/2頁)

作品:《重生之驕陽似我

98年的中關村,如果從肉眼上看,其實是看不出什麼高新園區的樣子的。

中關村以前啥地方啊?

說白了就是一老城區。

這裡曾是一片荒涼的墳場,大多是太監的墓崗。明清時期不是管太監為“中官”嗎,所以這裡被叫做“中官墳”。

跟公主墳差不多,後來當地人覺著不好聽,外加上清朝那個時候八旗子弟逐漸氾濫,實在沒地方住的窮八旗們就在這一片起了居,後來就漸漸叫成中關村了。

附近很多地名都與太監有關,比如中關村東一站地叫保福寺。明萬曆年間太監們在此集資興建,取福壽之意。三十年代的時候因為年久失修塌了一半,建國之後保福寺變成了小學,就只有幾個老師和少量的學生。後中國科學院在此建宿舍,大量的科研人員子弟無處上學就把保福寺拆了,重新建新校舍,與保福寺小學合併,建立了中關村小學,就是現在的中關村一小。

直到了八十年代初,下海熱潮在中國大地上颳了起來,一批批科技人員下海經商,這地方才真正有了人氣兒。

奠定了中關村基礎的,是85年那會兒。當時從中科下海的第一批人在中關村搞起了第一批技企業,這四九城裡才擁有了“電子一條街”的名聲。

中關村最出名的人是陳春先,而最知名的公司是“兩通兩海”,也就是信通、四通、京海、科海,它們的創辦人無一例外都是中科院的科研人員。

不過到了這兒,其實中關村也和高科技沒啥關係。因為這些所謂的高科技公司,其實說白了都是倒騰電腦和硬體的。

就比如後來被稱為國賊的柳川至,創辦的聯想在當下也算是高科技企業,可是往實在了說,那不就是個賣組裝機的二道販子麼?

直到後來中關村這邊因為龐大的電子市場,吸引了一批搞軟體研的,比如曾經搞出了漢卡的史玉柱這類人,中關村才有了那麼點高新園區的意思。

只是在當下,從表面上看去這還是個大型的電子硬體批零售市場。

到處都是低矮的小樓,一個個斑駁的二層小樓上掛著日後可能人們會很熟悉,但是現在看上去就跟黑中介一樣的公司牌匾。

街道兩旁政府為了擴寬道路,將本來的大樹都給砍光,光禿禿的街面上,樹樁子都還沒來得及拉走。

而道路兩旁彩鋼搭建起來的小門市,則是琳琅滿目的掛滿了服務專案,生怕別人不知道這小屋裡能幹什麼似的,寫滿了諸如“486系電腦全市場最低價”“大螢幕顯示器報價”“列印針,墨盒專賣”“程式設計器,微控制器”“配件維修”等大字報。

整條街面上唯一還能稱得上排場的,也就只有剛剛開張不久的中海電子大市場。

不過也就是那麼回事兒,諾大的商場人來人往,秋老虎的大熱天裡就跟菜市場沒什麼區別。

隨處可見推著手推車送貨貨的電腦販子,以及手裡拿著大蒲扇,在商場大門旁邊等著開票的商戶。

站在電子大市場的街頭,看著這熱鬧,跟高大上和高科技完全不搭噶的景象,趙天成的喉結骨碌一下。

“行了趙市長,咱們要是想逛中關村的話,怎麼著也得從這邊開始。”

掐著腰,站在那臺嶄新的a6旁邊,李陽戴上了王四化隨車附贈的雷朋眼鏡。

注意到趙天成懷疑人生的樣子,他暗暗一笑。

打破一個人幻想的最好方法,就是讓他接觸最顯著的現實。他估摸著現在趙天成的心裡,已經將中關村高大上的光環給摘下來了。

“不是李陽……這就是新聞報紙裡面說的高新區?”

趙天成特地將高新兩個字咬了重音。

李陽聳了聳肩膀“趙市長,你要是想深入的瞭解中關村這個地方,那你最好從現在就擺正思想。你得知道,任何所謂的高新科技,都必須紮根於市場的,建立在消費者的需求之上。高新,不是說從實驗室裡面下來然後就直接投入市場量產產品才叫高新。而是依託一個正在高增長中的市場,現這個市場的需求然後進行科研,研出能夠變現的成果,這才叫高新。你可別看這中關村現在看著不咋地,但是目前國內一大半的電子硬體市場,可都是從這兒出的貨。”

趙天成砸了咂嘴。

道理他聽明白了,確實也就是這麼個道理。

但是眼前著跟服裝浦市場,或者是什麼農貿市場差不多的環境,還是人和他有點接受無能。

李陽倒也沒在多解釋什麼,實際上他想要的就是這個效果。

趙天成的這種心理他大致能夠明白,就是一個人在想要下定決心做一件大事情之前,肯定會將這個事情過度梅花。

舉個例子,趙天成想要在東北搞一個電子資訊產業園區,他先想到的肯定不會是眼前這個電子批市場這個模樣。到處都是打電話砍價送貨貨的商販,他想的必然是電影裡面看到的那種,一大群西裝革履商業精英坐在寬敞明亮的辦公室裡,拿著各種資料包表,端著咖啡揮斥方遒——一副矽谷經營的範兒。

事實上,目前絕大多數的官員對於高新產業都有著這樣的認知。

你不能說他們錯,因為高新產業的終極形態肯定就是那樣的。只能說他們沒有考慮到國情——真正搞高新產業的人,如果都能夠西裝革履的坐在辦公室裡把事兒給幹了,那麼就意味著這個產業已經完成了設計研和生產的剝離。

也就是說,企業只搞高產值的研,相對低產值的生產已經被外包了出去。

只有那樣的產業結構,才能支撐起西裝革履,支撐起明亮寬敞一塵不染的辦公室,和輕鬆寫意的咖啡。

就比如說已經做到了那個程度的而矽谷,那些微軟,IBm,蘋果總部大樓裡西裝金領們的背後是什麼?是韓國和臺灣省無數轟隆隆的生產車間,以及類似富事康那樣擁有無數個低學歷打工人拼死拼活的血汗工廠。

光鮮,不屬於勞動人民。

也不屬於這一片剛剛完成了初步改革開放,一切都還在建設和鋪墊中的熱土。

現在的中關村也有好地方,比如中科的那些大樓,以及清北等高校設立的科研站大樓。李陽之所以先將趙天成帶到電子市場這邊來,就是想讓他看看,其實一切都沒有那麼高大上,就連國內最好的點子產業叢集也只是完成了初步的建設,現在只要紮下心來做,一切就都還來得及。

畢竟就連日後大名鼎鼎的聯想,也就剛剛從只有2o平方米的傳達室裡走出來不久,在四海電子市場後身不遠的地方,租了個兩千多平方米的二層小樓而已。

帶著這樣的心思,李陽引領者趙天成沿著四海電子市場開始溜達了起來。

中關村這一片絕大部分都是賣電子產品的,除了臨街最大的幾個門臉被海信電腦、八億時空、國合電腦等一些當時的二線品牌電腦所佔據外,往衚衕裡面走甚至還有不少賣盜版光碟的小攤。

相比於那些老掉牙,李陽看都不樂意看的486主機和低端到不行的顯示器耗材,這些東西其實更能吸引李陽。

帶著趙天成溜達了一個多小時,再返回來的李陽已經被那些刺激的***和玉女心經盜版碟封面給勾住了眼睛……

“哎?!”

正當他壓低墨鏡,偷偷打量著碟盤小攤上一盤《蜜桃成熟時》的時候,一旁的趙天成突然哎呦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