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4章 奉獻還是那個奉獻(第1/2頁)

作品:《重生之驕陽似我

雖然就別重逢,但林嘉欣並未在滬海停留太久。

關於新江屯河的整合方案已經定下,公司實在是有太多的事情要忙了。

在李陽連耍賴帶霸道的挽留之下,林嘉欣也就只待了三天,便緊隨著王欣等人一起回了港城。

林嘉欣走了,李陽也就安心的回到了中歐,恢復了已經摸魚已久的emba課程。

接下來的一個多月,就在這樣平淡且枯燥的的基調下迅過去了。

這麼說倒也不準確。

雖然李陽人在學校,不過公司那面的事情他可是上了心。注意到林嘉賓的狀態不太好,他比平時更多的關心起了集團裡面的具體事務。

這一個多月裡,公司裡面值得一提的事情主要有三件;

先就是綏遠建材那面,經過了長達半年的積累,以及央視廣告的加持,綏遠建材終於完成了長江以北各主要省市的銷售網路建設。形成了一套以省級代理為主,對二三級市場輻射的完整銷售體系。日均板材出貨量也從五百立方米每天,穩步增加到了一千七百立方米。

日均營業收入終於破了二十萬,算上全國二十多家省級代理,共計七百多萬的代理費用,從效益角度上來說實現了成本回收。

其次就是集團的職業技能培訓學校。

在趙天成的大力支援下,學校已經正式掛牌。三月一日開始正式對社會進行招生,當天就得到了一七百多人的報名成果。因為教資力量還不是很足,身為校長的劉勝利並沒有貿然的將所有報名學員都招進學校,而是從中選取了五百多人,組成了學校的第一批學生班底。

經過一個多月的培訓,這些人裡參加了類似駕駛,叉車等特種機械操作,或者是車間裝置操作短期班的已經畢業。這一部分畢業的學員,已經全部充入到了綏遠旗下包括建材,美好食品兩個主要生產部分之中。

根據生產車間那面的反應,這第一批學員的素質相當不錯。甚至一些家庭情況比較困難,在此前的學習過程中跟公司申請了助學貸款的學員,上崗後的表現比那些此前被綏城政府塞過來的,已經上崗操作了有半年之久的職工還好。

在見識到了這些經過培訓的“技能生”表現之後,公司的中下層領導紛紛申請,將車間內那一部分不能勝任或者工作表現不積極的安置職工全都淘汰掉,或者是送去職業技能學校進行重造。

本來,公司那面對於這種聲音是不贊同的。因為被反應的這些下崗職工都是政府安置過來,是有安置合同在身的。不過對於這種現象,李陽覺得自己不應該因為照顧到個別人的情緒,以及所謂的公司社會形象,就去選擇犧牲公司的實際利益,並且浪費掉那些本來應該給更優秀的人的崗位。

於是在課間時候,李陽抽空給遠在綏城的趙天成打了個電話,說明了自己的態度。

於是,在進了四月份之後,綏遠集團展開了一輪“裁員”潮。大約一百多名平時混事兒摸魚,在崗位上消極怠工的職工被勒令離崗,送到了職業技能培訓學校進行二次培訓。

按照李陽的想法,其實是不想給這些人什麼機會的。

畢竟這些人都是從以前的單位下了崗,被政府安置到綏遠來的。已經是屬於再就業職工了,既然都下了一次崗,都不知道珍惜在當下難能可貴的穩定崗位,讓他們回去佔用那些教育資源有個屁用?

不過他到底是沒扭過趙天成這條大腿,這才折了箇中,授意劉勝利那面嚴格考啥這一部分人二次培訓期間的表現。那些能夠轉變態度,安下心來重新提升自己的,那就留下並重新根據他們的技能水平安排新崗位。要是還不行的,直接從技能學校開除,同時中止和集團的勞動合同。

慈不掌兵義不掌財,李陽剛剛下海那會兒就是跟印刷廠的那些癩子鬥智鬥勇,對於這些人該用什麼態度,他最清楚不過了。

這兩件事都是綏城那面的,而第三件對於李陽來說令他欣慰的訊息,則是來自深圳。

關於滕訊。

從一月一日開始在央視午間時段投放企鵝的廣告,已經過去了三個月。

滕訊,終於支稜起來了。

過完年那會,滕訊的q號註冊人數就已經過了十萬級。

而過了年之後,隨著國家開始對全國主要城市寬頻入網展開普及,家用電腦價格下調,以及全國範圍內的網咖經營許可證放寬審批標準,企鵝的註冊人數開始直線飆升。

四月一日,企鵝註冊使用者成功破三十萬。

曾經馬話藤等人都不敢想的企鵝位數,在四月一日上午十點多,終於突破了三十萬大關。

隨著這個賬號註冊成功,滕訊位於鹽田經濟區的辦公間裡一片歡騰。激動之下的馬話藤等人,當即就加了這位對於公司來說具有特殊意義的賬戶好友。

當得知這個特殊賬號的新主人,竟然是一個只有十二歲的小女孩時,一群技術宅和怪蜀黍充分的體現了他們的變態。

幾個混小子線上出了二十多道應用題給還不怎麼會打字,幾分鐘才能來一條資訊,正在為有了自己第一個企鵝好友而興奮的小蘿莉了過去。

然後,就沒然後了。

滕訊的創始人,馬話藤那極其拉風的oooo2的企鵝號,就這麼被這個具有紀念意義的企鵝使用者拉進了黑名單。

聽到這個訊息的時候,李陽足足笑了五分鐘。

在電話裡埋汰了馬話藤好一會之後,他才給馬話藤安排了關於企鵝下一步的展計劃。

加強社交屬性!

在原本的歷史中,企鵝初期的境遇可遠沒有現在好。

1999年2月,以馬話藤為的團隊才獨自開出了中文板的icq,取名oicq。一直到了2ooo年4月註冊使用者才突破1o萬大關。後來隨著使用者增長太快,運營投入越來越大,資金極度困難,為了公司能生存下去,萬不得以小馬哥甚至打算忍痛割愛開價6o萬打算將oicq賣給深圳電信資料局。

但是對方根本沒就看上這款軟體,只給開出了二十萬的價格,因為開價太低,這個轉讓才沒能成行。

現在,在1998年的上半年,企鵝使用者就突破了三十萬,在李陽看來企鵝已經佔據了目前國內電腦聊天軟體裝機的相當一部分份額。

那麼腳步,就必須加快了。

這個加強社交屬性,其實就是滕訊原本在o2年之後進行的策略。

包括企鵝等級,更加豐富的頭像,可以隨即更改的使用者名稱以及個性簽名。

當然還有最重要的……

企鵝群!

其實從技術層面上來說,企鵝群不難實現。但是目前國外還沒有這個功能成熟的體現,要知道現在註冊企鵝的人群成分非常的複雜,其中既有家庭個人使用者,也有企業商業使用者。而不論是哪一種,企鵝群這種強人社交屬性和多人線上離線互訊息的即時通訊功能,都勢必會加企鵝在國內聊天軟體中的影響力和擴張性!

在得知了李陽的想法之後,馬話藤當即將這件事情記上了日程,開始準備起下一個大更新版本的企鵝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