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1章 哭窮賣慘界的頂級高手之爭(第1/2頁)

作品:《重生之驕陽似我

站在美好食品公司質檢經理的角度,胡大勝特別牴觸李陽提出的這個技能培訓學校的想法。

可如果讓他負責這一塊,胡大勝心裡的不適就沒有那麼深了。

這個事兒就很有意思,很多時候人對一件事物的看法,其實並不是恆定不變的。

喜歡或者不喜歡,主要取決的是這件事情本身對自己有沒有益處。

很顯然技能培訓學校的總負責人,對於胡大勝來說還是比較有吸引力的。

好吧,是很有吸引力!

不是胡大勝饞校長這個名頭,而是胡大勝看出了李陽對這件事情的重視。

眾所周知,綏遠集團是一個李陽擁有絕對控制權的集體組織,但凡是李陽想要做的事情,無一例外都是集團資源傾斜最重的事情。

換一個角度來說,胡大勝認為技能培訓學校對於綏遠集團長遠的展,也不失為一個好想法。

集團目前吸納新鮮血液的方式主要有兩個;第一個,也是最主要的還是對社會進行招收。這一類的職工,主要招收的是一線車間生產人員,屬於是崗位技能要求較低,經過簡單培訓就能夠上崗的那種。第二種,是技術崗位。

目前綏遠集團內部的三家公司,只有美好食品和綏遠建材需要用用到技術人員。包括什麼產品研,裝置維護,以及檢測之類的。目前綏遠的解決這一部分的崗位人員需求,主要是針對龍江林大內招。

在這樣的職工結構下,其實存在一個技能培訓學校,對於綏遠來說是很重要的。

特別是在綏遠要於今年進行擴張的前提下,以前招收新職工基本上都是靠著老帶新,在車間崗位上直接進行培訓。通常來說,車間一線崗位需要半個月,而技術崗位就不好說了。

但是如果技能學校先一步對職工進行必要的崗位定向培養,那麼將大大的縮短公司一線職工的培育週期——至少不佔用生產資料進行培訓。

這是對於公司來說的,而對於胡大勝來說,所有綏遠的新職工都是自己培養出來的。這裡面可能有未來的車間主任,可能有未來的生產經理,這都是說不定的事兒。

學校雖然不是直接產生利潤的單位,可是如果擔任學校的負責人,那麼自己在公司裡面的資歷跟現在的質檢經歷可沒得比。

更關鍵的一點是……質檢經理這個職位很重要,但也太得罪人了。

因為質檢工作的上的問題,胡大勝幾乎每個月都要和車間那面的人鬧紅臉不說,同時也要面對公司總經理那面的壓力。

不管在哪個私營企業裡面,質檢部都是個兩頭不討好的角色。

要是能從這個崗位挪動一下,胡大勝自然是樂意的。

在李陽走後,胡大勝和老婆金大妮躺在被窩裡面商量了一晚上,終於下定了決心。

初二早上一大早就去了李陽那裡,應了這個八字只有一撇的差事。

接下來的兩天,胡大勝將自己關在家裡,一局麻將沒打,一個酒局也沒去,甚至連初三老婆回孃家他都沒跟著。自己在家裡廢了兩沓稿紙,終於寫出了十幾頁的籌劃書。

根據他自己的理解,將成立技能培訓學校所需要的條件,以及學校成立之後的章程,形成了一個初步但完整的框架。

接到胡大勝的籌劃書後,李陽又根據自己的想法潤色補充了一遍,然後便撥通了趙天成的電話。

趙天成老家並不是綏城的,過年放假這幾天回了冰城。

接到李陽的電話,趙天成很是意外。

他原本以為李陽今年過年不會回到綏城的、

畢竟李陽年前搞出了那麼多事情,讓人產生了一種這小子要在滬海這個中國經濟中心紮根了的錯覺。

在電話裡,李陽沒有說關於技能學校的事情,而是詢問了趙天成哪天有時間,以私人名義去拜年。

天可憐見。

綏城做得好的企業本來就少,或者說當下龍江省內像綏遠這種已經在全國範圍內打出了名號的也是鳳毛麟角。

李陽這種身價幾十個億的企業家,那就更是珍稀動物。

別說李陽要上門拜訪,要不是有點拉不下來臉面,趙天成都想著給李陽打個電話,問問他過年在哪兒過,專程過去拜訪一下了!

沒辦法,進入到97年下半年,饒是有綏遠這麼個納稅大戶頂著,綏城的經濟展都已經表現出疲態了。

而隨著國企放活程序加,下崗浪潮愈來愈洶湧,綏城所面臨的經濟增長和社會面工作崗位空缺的問題已經讓趙天成這個新任市長腦殼都大了幾圈。

聽說李陽要過來拜年,趙天成當即表示隨時歡迎。

李陽也沒客氣,隨手在李奉獻家裡搬兩箱啤酒飲料,又拿了兩箱水果,便在初五早上讓張克明駕車殺到了冰城。

按說,大年初五拜年已經是比較晚了。

不過好在初五年味還很濃厚,當李陽帶著張克明,按照趙天成給的地址到達地方的時候,到也不顯得突兀。

趙天成家所在的小區叫做瑞福園,是冰城市開相對較早的商業住宅。

大年初五早上九點多鐘,小區裡面的熊孩子就開始拿著二踢腳,竄天猴和拆成了一個個的鞭炮開始在小區道路兩旁的雪殼子裡狂轟濫炸。

而校區裡面在外溜達的居民,也仍然沉寂在過年的氣氛之中。

坐在賓士s6oo的後座上,看著窗外幾個熊孩子將二踢腳倒著塞進易拉罐裡點燃,將鋁製的易拉罐瓶子崩飛上天,李陽忍不住的樂。

別管在哪兒,熊孩子這個東西都是一個德行。

這幾天職工大院裡面,李小陽他們也都這麼幹。

這種景象讓他感到格外的輕鬆,對於孩子們來說,過年就應該是這樣的感覺。

往瘋了玩兒的才是真童年。

相比於二十多年之後,每到過年一群熊孩子只會捧著手機在家裡面打王者坑隊友,這樣的年才是真的有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