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章 年來了(第1/3頁)

作品:《重生之驕陽似我

李陽的這種信心並不是憑空產生的。

其實站在二十年之後看現在,當下很多的莊家炒作的商業題材,都很具有前瞻性。

就比如說德龍的這個湘火炬,提出的這個大汽配概念。

如果真的能好好的做起來,一步一步穩紮穩打,未必不能做出真正的偉業。

先以整合手段集中國內的優勢生產資料,然後再透過引進atm這種控股國外公司的技術,逐步提升自身實力的做法,其實在二十年後的汽車產業已經是模板戰略了。

就比如後來的吉利汽車,其實也是透過這個方法經過十幾年積累最後支稜起來的。

而且湘火炬如果做成的話,對中國的汽車工業來說肯定是一個巨大的利好。因為整車企業說白了,就是一個組裝廠。阻礙中國汽車行業展的,主要就是動機變箱這兩個核心,以及標準化的零配件。

要是依靠和atm公司的合作關係,將變箱這玩應攻克下來,再趕上未來國產汽車行業興起,別說是市值四十億,四百億都有可能。

沒辦法,太浮躁了。

像唐萬鑫這樣的企業家並非不知道踏踏實實的搞研搞生產有前途,可是資本市場來錢太快,這社會里的傻子太多。

這樣的一個環境,明明靠著炒概念就能每年套現十幾個億,誰還去苦哈哈的修內功?

在李陽看來,唐萬鑫還不算最離譜的。

至少在德龍這個資本大廈倒了之後,還能剩下點殘磚斷瓦讓自己圖謀圖謀。當下在資本操作這個圈子裡,比唐萬鑫更加離譜的人多了去了。

有很多市值幾十個億的企業,可能最後破產了就只能剩下幾塊一文不值的荒地。

就比如這一段時間名聲大顯的宋茹華。

這傢伙差不多是和李陽拿了標王那會一起有了知名度的,不過和李陽真金白銀砸出來的名頭不一樣。這小子是靠著題材炒作。

之前這個傢伙去素有“南亞矽谷”之稱的班加羅爾出差,看到了大批軟體公司叢集的崛起,回國之後就打定主意搞一個“中國的西部軟體園”。

於是乎在96年底,這傢伙跑到成都附近一個名叫紅光鎮的地方,選中了一片一百畝大小的菜花田。然後在菜花田旁邊豎起了一塊“西部軟體園”的大幕牌子,並舉行了一個小型新聞佈會。

就在這個新聞佈會之後,熱烈的掌聲就從四面八方洶湧而來。在96年底,全國各地都在搞資訊化建設。那年的念出,川省將資訊產業列為重點展的而第一產業,然而省內各個市縣卻罕有能拿的出手的專案。宋茹華的西部軟體園剛一宣佈,短時就讓人眼睛一亮——軟體公司的幾圈,產業化展的理念,西部的概念提升,哪裡去找這麼一個更能讓人興奮的桑偉概念?

地方政府一下子就聞出了其中的“政績氣息”,不支援宋茹華簡直就是跟自己過不去。而上面的部委也表現出了前所未有的熱情,在經濟展整體滯後,一向不被重視的西部地區突然冒出一個“資訊產業叢集展的典型”,哪有不扶持的道理?

到了去年,也就97年2月那會,西部軟體園就被例入國內四大批國家級火炬計劃軟體產業基地之一了。

嗯……和中關村齊名。

而在7月份,這傢伙就收購了川省長征機床廠,將其當成為殼資源把西部產業園給上了市。因為軟體園的題材大熱,股票從每股6塊錢的行價僅僅用了一個月的時間就漲到了二十多。

後來在十月份那會,國內搞國慶經濟專題宣傳,宋茹華和他的西部軟體園一起被媒體大書特書。要不是李陽花了三個億,以史上最高單價拿下標王,可能風頭都要被這個傢伙蓋下去。

然而,一夜之間成為中國最響亮的高科技公司負責人的宋茹華有什麼?

在各項扶持政策,稅收優惠,社會榮譽之外,那個西部軟體園開了一年多,仍然還是一塊荒草三尺長的菜花地呢!

沒辦法。

在當下的國內,商業遊戲的規則實在是神奇。有時候辛辛苦苦做好一個專案,不如在某個夜晚喊出一個新概念,財富的聚與散往往隨著離譜且魔幻的方式不定變幻。

其實在李陽看來,公司想要展,利用股市募集資金其實並沒有什麼錯。

對於那些展好的公司來說,上市就是一直興奮劑,能夠讓公司在高展的程序中再提一個檔次。

可是往往,對於這種興奮劑企業家們卻沒有一點的抵抗力。

就像是德龍的湘火炬,其實一開始的時候唐萬鑫未必沒有真的想將這個企業做成世界零配件巨頭公司的想法。

可是在上市後,當湘火炬渾身都扎滿了股價的興奮劑時,原本想幹什麼或許早就忘得一乾二淨了。

讓一個過度服用興奮劑的人保持清醒,本身就是一個不切實際的奢望。

這也是李陽為什麼要讓美好食品赴港上市的原因。

一樣是興奮劑,至少港股相對於國內更加健康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