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 八仙過海(第1/2頁)

作品:《重生之驕陽似我

當天下午,於老四便和張克明一起在北京城轉了兩圈,找了幾家裝修公司。

當下,京城的房地產行業其實已經抬了頭。作為都,京城一向是對政策最敏感的地區。政府有意振興房地產的訊息早就傳了出來,國內的幾個具有規模的房地產公司都已經接到了訊息,開始準備圈地。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裝修公司也迎來了一波展浪潮。

在京城範圍內,裝修公司怕是不下二百家。不過能翻修李陽這種老四合院的,可沒幾個。

和正常的商品房裝修不同,這種老四合院它不僅僅是翻新那麼簡單。想要將一個四合院收拾出來,對於木工和漆工的要求非常的搞,甚至一些上了歲數的四合院,如果整修的話都要涉及到古建築復原專業。

經過一番挑選之後,李陽最終選定了一個規模不大的裝修隊。

沒錯。

是裝修隊,而不是裝修公司。

這個裝修隊的隊長是個五十多歲的北京小老頭,手下帶著的幾十號人,也都是街坊鄉親,年齡差距那是相當的大。

裝修隊裡上了歲數的那幾位師傅都六十多了,而最小的徒工才十六七。

不過毫無例外,都是沾親帶故。老的手藝傳小的,延續的還是老一代手藝人的那一套。

之所以選定這個裝修隊,主要原因是幾個裝修公司到了這邊看了一圈之後,普遍都給出了半年的工期。只有這個裝修隊,那個拿著水菸袋的小老頭隊長,揹著手在兩套四合院裡轉了一圈之後,走到了李陽的身邊,問他是急著住還是不急著住。

當得到了李陽急著住的回答之後,這個姓楊的小老頭當即給出了方案要是不急著住,這樣的四合院至少得用三年的時間才能翻修完成。因為在過去的幾十年間,這邊住的那些人家瞎擴瞎改,已經把部分的房屋主體給搞亂套了不說,很多房屋主體也已經受損。想要將兩套四合院翻到結實美觀的程度,那就要大動干戈。

但是要是著急用宅子呢,可以先將房屋收拾出來,一間一間的修整。這樣做的話,一兩個月就能把大面搞完,但是後續的修復不能斷,估計就得個三四年。

否則遇著什麼地震災害,這種房屋主體常年不見陽光,受到過鼠啃蟲噬的房屋主體始終是個隱患。

對於四合院,李陽經過這幾天的觀察,心裡其實已經有了個調調。

按照他的想法,是想要將這個四合院收拾成為那種類似民俗博物館級別的。在保留建築主體風貌不變的情況下,儘可量的恢復到剛剛建成時的模樣。

見這個老楊頭說的靠譜,便當即決定將這個大工程交給他了。

不過就算是心裡已經有了準備,知道翻新這樣的宅子肯定不能便宜,可是當老楊頭報出一百五十萬的價格時候,李陽還是嚇了一跳。

他孃的,這翻新的價格都快趕上一套四合院的價格啦!

可是隨著老楊頭變戲法似的從耳朵上掏出鉛筆,給李陽列了個單子之後,李陽服氣了。

包括房梁加固,一水水的榫卯門窗復原,房頂石瓦,院子中石壁和地磚,以及整個院子裡面的綠植,和無處不在的漆工活兒,確實是個費時費力的事情。

再聯想到老頭說的三年多的工期,一百五十萬算下來一年也就五十萬。而裝修隊這三十多號人,就算按照一天八十塊錢來算,一年光人工錢都三十多萬了。

在包工包料的前提下,這個價格屬實是不貴。

將這其中的關節想清楚,李陽當場就將事情定了下來,讓老楊頭開始組織人手對兩套院子進行清理。

將宅子的事情交給於老四,抽出了精力的李陽次日一大早就帶著馬話藤來到了央視大樓。

這個時候的央視大樓還沒變成大褲衩,樸實無華的二十層長立方體建築。白色的建築主體配以綠色的玻璃,看起來相當具有這個時代的務實和整潔。

大樓上也沒有什麼花裡胡哨的裝飾,只有一個碩大的金色央視老臺標,在陽光之下熠熠生輝——那是那個經常出現在古早新聞聯播之前,兩個曲別針套在一起,中間一個t的老臺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