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關門弟子(第1/2頁)

作品:《重生之驕陽似我

李陽並不牴觸給吳敬連當學生。

別說吳敬連的歲數在那放著,就說給這個傢伙當學生的好處,其實不少。

先這個傢伙在國內經濟和商業領域有很強的聲望;此前中國進行經濟體制改革,確定抓大放小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他給上面出了不少的建議。在學術界,當下可謂是風頭無兩。

而另一方面,在商業界的影響力,吳敬連也不缺。

就在剛剛過去的九六年,國家商務部牽頭,和歐盟聯合在上海創辦的中歐商學院,吳敬連是校長。

可能很多人對這個中歐商學院比較陌生,不知道這學校是幹什麼的。

但是從後往前看,從中歐培養出來的那些人才陣容,就能知道這個商學院是個非常牛逼的地方——在十幾年之後,幾乎中國六成大型企業和品牌的高管層,都有中歐的畢業生。

萬科的cfo肖莉,京東的劉強東,華誼的總裁劉訓峰,金蝶的徐少春……這只是私企的。

中歐的校友過三分之二是公司總裁、董事長、ceo等企業最高管理層。而剩下的三分之一……則是政府主管部門和國企機構的領導!

可以說中歐畢業生所供職的,既有掌握國家經濟命脈的,如中石油、中石化、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化、中糧、五礦等特大型國有骨幹企業。也有借改革開放的東風展壯大的如伊利、海信、tc1、步步高等蜚聲中外的明星企業。也有如中組部、改委、財政部、商務部、證監會、國資委等掌握中國改革開放大方向的國家宏觀經濟管理和人事部門。以及如摩托羅拉、hp、ibm、諾基亞這些為中國的經濟展帶來了先進的技術、管理理念的全球5oo強企業。

這樣一個商業學校,其實在那裡學什麼東西都不重要了。

只要把這個圈子混明白,最次也得是個千萬富翁。

雖然穿越之前沒上過中歐,不過李陽倒是聽說過,很多知名的女明星都喜歡去中歐學個emba課程。就女明星那個腦子,說她們去學知識李陽都覺得侮辱知識這個詞。

你說一個文化水平不高,充其量也就開個個人演繹工作室的明星,去中歐這樣大佬雲集的商學院讀emba,圖的是什麼?

說白了,不還是人脈嘛。

當然,現在中歐才成立不到兩年。當下的中歐商學院還是比較單純的一個商業圈子,還沒展到後來那種大家都是為了混圈而去的境界。

此前吳敬連跟李陽明確的表達過,想讓他去京城或者是滬海,到商學院裡面去鍍鍍金,把學歷提升一下。將自身的專科學歷生個本,順帶著跟在老吳的身後,混個工商管理碩士。

如果這個事兒真的成行,那麼憑藉吳敬連關門弟子的名頭,李陽覺得自己在中歐肯定就是學生頭頭了。

畢竟……老吳的面子在那兒放著。

要是能夠掌握中歐的學生資源,對於自己以後的展,那可就不是一星半點的助力了。

要知道,中歐前幾屆的學員含金量可不是一般的高。在96和97兩屆學生裡,國企和政府人事部門想要培養的人才佔比是相當大的。

能和這些人做校友,以後在這片江湖上,可就不愁沒朋友了。

想想看;你同屆一起在食堂吃盒飯,一起在澡堂撿肥皂,一起在球場搶籃板,一起躲在廁所抽菸的同學,不是日後中組部的部長、就是改委的主任、或者是財政部、商務部、證監會、國資委的要員……在這江湖上的血雨腥風,又怎麼會刮到你的頭上?

雖然李陽覺得吳敬連這個老傢伙多多少少有點腹黑,還有點像自己一樣不要臉,可是不得不承認的是,這老先生的見地還是非常牛逼的。

李陽來到這個時代這麼久,其實一直都在靠著自己對這個時代的理解,以及人一步的見識單打獨鬥。

以前搞炒股票,食品公司,搞建材基本上都是這樣。現在生意越做越大,要是還這麼下去,遲早有一天會讓人給擠兌下去。

不想承認也好,不願意承認也罷,當下的中國仍然是個人情社會。

而吳敬連,在和李陽相處了一段時間後,就已經清楚的認識到這個問題,並給李陽指明瞭前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