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章 裙帶關係(求追更銀票)(第1/2頁)

作品:《重生之驕陽似我

對於員工激勵股這件事情,其實李陽此前並沒有打算。

或者更準確的說,他沒有想到在綏遠成立還不到一年就推出這種身股激勵計劃。

目前綏遠的股份非常清晰,除了給秦喜斌的百分之十身股之外,李陽作為法人完全持股。這種股份結構,其實是不健康的。

正常來說,倒是應該設立一部分的員工激勵股份。

只是按照李陽原本的想法,員工激勵股至少要在公司成立一年之後再推行。畢竟公司現在剛剛成立不久,還不能完全的看出來公司一年的盈利狀況,現在拿出多少股份合適也就沒有衡量標準。

但是現在看來,這事兒不能拖了。

不論對於私企還是國企,職工利用職務權利搞私活兒,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收入沒有達到預期。

而往深層次的說,就是員工沒有一個能夠持續奮鬥的個人目標。所以才會急於變現手中的職務權力。

就像是孫繼這樣的。

作為一個企業的管理者,李陽從來不一廂情願的人為自己的職工都是好人。每一個人的心中,其實都有陰暗的部分。管理企業的過程,其實就是管理者利用規章制度和獎罰機制,去不斷的挖掘每個職工好的那一部分,壓制不好的那一部分。

現在綏遠的情況,就是制度有了,但是激勵獎罰做的還不夠好。

而造成這個現象的根本原因,李陽同樣清楚的很——就是因為綏遠展的太快了!

在不到半年的時間裡,綏遠建材的職工從幾十人的規模,擴張到了現在的將近七百人。如果算上兼併過來,但是還在獨立運營的森工建材廠,員工人數已經過了一千二百人。

這麼大的人員規模,一下子就將原本還能夠奏效的員工制度給擠兌了。

綏遠建廠之初的規章制度是李陽和秦喜斌於老四二人商討後製定的,這一套制度的藍本,其實就是當初紅旗木材加工廠的那個。

管幾十人,這套制度是綽綽有餘,可是面對幾百人甚至上上千人的職工規模。這套制度中很多的條例,其實已經不能適用了。

現在李陽拿出自己百分之五的股份作為激勵股,其實就是對於這一套制度的一個補足。

胡蘿蔔加大棒。

對於目前公司存在的一些弊端,先把胡蘿蔔給上,讓所有的職工有一個正向的反饋。然後再慢慢的,根據公司的實際情況修改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獎罰制度,這樣才方便日後的管理。

對於李陽的這個做法,秦喜斌是舉雙手支援。

李陽是個甩手掌櫃,不說不當家不知柴米貴吧,具體經管中的很多問題,他是不知道的。

綏遠目前的職工隊伍裡,很大一部分都是下崗再就業的職工,這些職工別的都好說;工作努力,任勞任怨,積極性很好調動,對於綏遠目前的薪資標準也非常的滿意。

唯獨這些人經歷過各自原本國營企業的動盪,對於制度的更改非常的敏感。

秦喜斌已經不止一次想要修正公司制度了,但是都因為這樣那樣的阻力而未能成行。

現在有了李陽的支援,他的底氣可就足了。

“李總,咱們綏遠第一個季度就不說了,剛剛過去的第二個季度營收已經過了四百萬,純利潤已經過了百萬。馬上這邊又有省建集團和萬達的穩定建材訂單,估計下半年的營收肯定是要過兩千萬,綜合年利潤按照目前來說,是要達到千萬左右的。這百分之五的分紅,可就是五十萬左右!分攤到十個先進名額,那可就是每個人能得到十萬,有這個激勵在,咱們廠的職工積極性肯定能調動起來了!”

興奮的錘了錘手掌,秦喜斌樂道“這樣一來的話,在宣佈這個激勵計劃之後,我就開始著手修改公司規章制度。”

早上八點多鐘的太陽和煦而又溫暖,辦公樓後身是背陰面,剛剛沐浴到陽光的花草還沾著清晨的露珠。

聞著若有似無的花香,李陽笑著對秦喜斌搖了搖頭。

“激勵計劃的事情你可以立刻就公佈,但是對於制度的修改,我的建議是不用著急。”

“這個怎麼說?”

秦喜斌不太懂李陽的意思,納悶兒道“我覺得百分之五的股份激勵,對於職工們來說是一個很大的誘惑。現在咱們公司的各個部門裡,大部分人其實都非常的上進。畢竟咱們公司剛剛成立不久,很多的崗位幹部都存在變數,崗位競爭本就很激烈。這個時候配合激勵計劃,正是搞改革的好時機。我怕過了這個村,再想要修正之前存在的制度漏洞,可就沒有這個店了。”

“哪有你說的這麼嚴重。”

對於秦喜斌的危機意識,李陽只能表示無奈。

綏遠的具體經營他雖然不管,但是公司的總體執行情況他是心知肚明。

綏遠目前展的怎麼樣?

可以說,整個綏城地區,就沒有比綏遠更加具有活力的企業了。

即便是昨天出了孫繼這一碼事兒,李陽也不認為公司已經到了非下重刀子改革不可的時候。

秦喜斌的心情李陽大致能夠了解,作為具體的經管負責人,任何一個小的問題,在秦喜斌這裡都是大事兒。

這種心態,其實在當下國內的私營企業裡是很普遍的。

很多的企業家都覺得,公司裡存在這樣那樣的弊端,如果不去解決這些弊端,就會讓公司不可避免的走向敗亡的道路。

所以在九十年代中後期,不管是私企還是國企,總是能夠聽到一個高頻出現的名詞——改革。

可是李陽是從後面過來的,他知道很多的企業,其實並沒有那麼糟糕。企業中存在的很多問題,其實也並不致命。但是瞎改革,對於企業,特別是高展中的企業來說,絕對是一劑致命的毒藥。

“老秦啊,你的神經崩的太緊了。昨天孫繼的事兒,我確實很生氣,但是我生氣是因為你作為經理,在提拔幹部的時候沒能仔細的審查,並且在將專案交給下級負責之後,又沒有能夠進行有效的監督,所以造成了昨天那樣的局面。但是我並不認為,公司目前存在什麼致命的問題。”

拍了拍秦喜斌的肩膀,李陽肅容道

“這一點我要給你提個醒,管理是徐徐圖之,並不是現問題就下猛藥。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塵不染的事情,我們作為管理者,也不能指望公司時時刻刻都處於完美的狀態。

只需要保證大體執行良好,公司內部不存在較大的制度漏洞,這就足夠了。千萬別學沈洋飛龍的那套做派,動不動的就搞大改革,咱們公司目前還立足未穩,正是高展的時候,一切還是以擴大業務為主。千萬不要把精力放在無窮無盡的內部整肅上面,那樣的話你累,職工也不知道該做什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