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圍魏救趙(求追更銀票)(第1/3頁)

作品:《重生之驕陽似我

在中國的商業領域,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英雄人物。

有的時候是人造時勢,但更多的時候其實是時勢造人。

就比如李陽面前坐著的王劍林,這貨十年之後會成為中國富。他憑藉的是什麼?

是即將到來的房地產熱。

說句不好聽的話,在房地產行業展前景那麼好的時代裡,中國勢必是會出一個房地產行業的資本大佬當富的。不是王劍林,也有可能是其他的房地產大佬。

而在當下,在房地產還沒熱起來的當下,中國市場上最大的紅利是啥?

倒爺兒。

李陽對這一點非常清楚,現在中國的商業界最牛逼的人物,大部分都是吃了91年蘇聯解體那一波紅利,迅積累了財富的那一夥兒人。

就比如說牟其中,就比如說這個郭建新。

然而比起牟其中這個在罐頭換飛機之後大部分的商業構想全靠吹牛逼,只搞了個“衛星專案”勉強算是個靠譜營生的傢伙,郭建新明顯更加務實,也更加高階。

那個什麼高杆菠菜,確實對土地沙化,改善土壤環境有很大的益處。

這種靠著前蘇聯專家技術搞出來的農業高科技產物,在國家層面都是受到重視的。

而且郭建新的家世也不簡單,這個傢伙的父親就是龍江省科委的大佬。

從某種層面上來說,那個高杆菠菜,就是郭建新和他父親兩個人操作的結果;

在蘇聯解體之前,從2o世紀5o年代初起就6續投入數千萬元,希望在鹽鹼荒漠土壤環境中培育出可正常生長的植物。

至蘇聯解體經過數十年研究,哈薩克的新物種研究所就培植出幾種可在惡劣土壤環境下生長的新型植物。

其中,郭建新看重的這個飼料營養酸模,俗稱高杆菠菜裡的蛋白質含量過3o%,僅次於大豆,應用前景最為廣闊。

郭建新可不知道這事兒,當初還是在郭建新的父親的操作下,郭建新才去搞的這個專案。

其實明白人都知道,郭建新這種倒爺只是國家的白手套。但是當郭建新看到龜裂的鹽鹼地上長滿了鬱鬱蔥蔥的神奇植物時,郭建新敏銳地現自己找到了一片綠色的寶藏。

作為一個出生在鹽鹼地上的商人,他清楚地知道這片綠色對於全人類來說意味著什麼。

在意識到了高杆菠菜的商業價值之後,郭建新就邀請哈薩克的研究所來中國進行試種。並利用了其父親的關係,組織龍江省農業廳的總工程師王雅林,東北農業大學副校長候中田教授等一批農業專家監督試種和檢驗工作。

正是有政府和他父親撐腰,這個高杆菠菜才能在當時ph值為96的,世界上最頑劣的鹽鹼土壤環境下,成功培育。

到後來經國家級檢驗中心,也就是秦喜斌母校東北林業大學化檢中心檢測,這種作物的蛋白質含量達到33%,氨基酸配比適合人類及動物吸收,且含有豐富的有機礦物質。

在當下,郭建新已經買下了高杆菠菜整套繁育、種植、加工技術,及配套的土壤改良劑配方。

並轉讓在南非投資的聖約翰基金股份,收縮在韓國、國。哈薩克、俄羅斯、香港的公司業務及資金,將所有的精力和財力全部投放在“高杆菠菜”開專案上。

而這個專案,在目前甚至受到了國家層面的高度關注。

如果說換個人跟王劍林競爭,李陽還不至於頭疼。

但是面對這麼一個有官方背景,甚至可以說是官商的傢伙,李陽真是感覺到一陣絕望。

“你這個訊息屬實?”

坐在王劍林的對面,李陽皺著眉頭問到。

“還能有假麼,今天一早上,我政府那面託了人情的朋友就打電話過來專門說這個事兒。之前跟他們說的都做不了數了,說是讓我做好準備,這個專案可能要有省裡的大領導直接做決定。”

“那你打算怎麼辦?”

李陽嘶了口氣,心說這可不得了。

王劍林現在雖然身價十幾個億,可是跟郭建新這樣的豪雄比起來,還是胳膊和大腿的區別。

作為目前龍江省最熾手可熱的生意人,省政府那面肯定是要給足面子的。可能王劍林跑斷了腿,都不如人家一個電話好使。

“我能有什麼辦法?我能怎麼辦?龍江省這邊我該用的關係都用光了,現在我是沒轍。剛才我還想著給你打個電話,讓你過來一趟幫我想想辦法。你是龍江省這邊的地頭蛇,要不然你組織一下關係,看看能不能跟郭建新對個話,幫我說和說和這個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