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還有這樣的要求?(求追更銀票…(第1/2頁)

作品:《重生之驕陽似我

林大科研院這邊目前主要的專案,就是木材加工技術。

而馬宏勁這個團隊,近幾年來一直做的也就是林木產品生產技術和配套裝置應用。

在此前秦喜斌打過來的電話中,馬宏勁知道李陽目前想要做板材這一塊,也就沒有帶他走彎路,直接帶他參觀了一下板材生產裝置這一塊。

科研院大樓身後,一座略微有些老舊的大倉庫裡。

拍了拍一臺噴塗著白色漆面的壓合機,馬宏勁笑呵呵的對李陽攤了攤手“李總,這些就是我們科研院和省裝置公司聯合研的c111密度板全套的生產裝置了。目前這一套裝置,透過不同的配套組合,可以生產包括複合板,防腐板等三個型別的密度板材。生產效率高,而且在防溢料這一塊具有相當好的效能表現。”

“那邊放著的,是pb型膠合板的製備裝置組,在效能上也是根據企業的生產需求,可以進行多種類配套實現產品出產型別的。你包括這個2類耐水膠合板,3類耐潮膠合板,以及4類不耐潮膠合板這四種目前國際市場上最主流的膠合板材。透過裝置搭配,我們這套pb的裝置,除了航空船舶上用的i類膠合板材之外,基本上都可以實現生產。”

在馬宏勁的引領下,穿梭在一個個形體巨大,看起來頗有工業感的裝置之間,李陽深深的點了點頭。

這一次到林大科學院這邊來,李陽還真的是有些意外。

之前秦喜斌跟他說林大這邊可以為建材廠進行技術支援和裝置配套而時候,他其實算的是另一筆賬。

目前建材廠雖然管理層班子定下來了,秦喜斌為總經理,李奉獻為副總。但全公司上下,就只有這麼兩個人。

工人方面可以全盤接收紅旗木材廠的那些下崗職工,以及之後趙天成安置過來的下崗職工。

可是這樣的人員結構,就有著很大的問題。

那就是沒有中間層——特別是生產車間內的技術型人才。

光靠一個秦喜斌,肯定是不能夠將整個廠的生產人員拉起來的,這就需要大量的技術指導,以及有針對性的對職工進行上崗培訓。

林大這邊如果能夠達成合作,那麼最起碼的技術支援問題,李陽就不用操心了。

因為有著這樣的想法,所以李陽對於這個裝置什麼的,其實報的期望不高。

目前國內的工業裝置不論是在設計能力還是在技術含量上,都還處於一個比較低幼的展階段,這是不爭的事實。

李陽本來想著,林大這邊的裝置能用,不耽誤生產,就已經達到了自己的期待線。

但是現場看下來,至少從觀感上來說,他覺得林大的這些技術裝置,著實不錯!

就比如說這個膠合板的生產裝置。

不懂專業知識的,可能就只覺得馬宏勁介紹的功能還算挺全,但是對這些東西有了解,甚至為了建材廠專門收集過資料,下苦心研究過的李陽,自然知道這裡面的技術是個什麼水準。

這些裝置怎麼樣?

技術含量很高!

就比如這套膠合板的生產裝置,i,ii,iii,iv類四個類別的膠合板,並不是說一種比一種加工精度高的問題。而是這些板材,從根本上講完全就是不同的東西!

就比如說ii類膠合板板材,它是用酚醛類樹脂膠或其他效能相當的優質合成樹脂膠製成,具有耐久、耐煮沸或蒸汽處理和抗菌等效能。成品的話普遍用於車廂、包裝、混凝土模板、水利工程及其他要求耐水性、耐候性好的地方。

而iii類膠合板,一般就是用於傢俱、建築內裝飾。至於iv類膠合板,則是物流經常用的那種大件或者是易碎件外部包裝的那種板材。

看起來是一個東西,但實際加工的區別相當大。

就連國外的進口生產裝置,大多都是專類專用,很少有這種基礎流程相同,透過不同的終端裝置組合除錯可以實現多種類板材加工的生產線。

要知道這是九七年,這種設計理念就已經達到了後來工業加工界常說的“模組化”了。

輕輕的撫摸著那些造型各異的裝置,李陽輕輕的點了點頭。

見他一個勁兒的用讚許的目光看著裝置,卻並不表意見,馬宏勁呵呵一笑,帶著些孩童般炫耀似口吻道“李總,你覺得怎麼樣嘛?”

“挺好的。”

見馬宏勁炫耀寶貝,等待著客人讚歎的小表情,李陽哈哈一笑“馬老,我很滿意。不說別的,這種模組化的設計,對於我們這些企業來說確實非常的方便。不僅能夠節省裝置成本,也能夠根據生產需求在基礎生產線之上進行修改和增減,提高我們企業的經營靈活性。馬老啊,看了這些裝置,我對咱們林大的科學院真是刮目相看啊!我認為你剛才說的那些,什麼不如國外裝置先進的話,真的是太謙虛了。”

本等著李陽讚歎的馬宏勁聽他的誇獎,反而沒能得意起來,而是顯出了驚訝。

包括跟在馬宏勁身後的那些研究生和科研員,也紛紛意外的看向了李陽。

“李總也懂裝置研這一塊?”

重新將李陽打量了一番,馬宏勁頗為意外道“模組化這個概念是我們前幾年出國考察時候透過一個裝置研論壇學習到的,正是基於這個概念才有的這些裝置。我還想著這個概念設計出來的裝置,國內的企業能不能接受的了,畢竟模組化的生產線要涉及到產品從硬體到軟體的的不斷升級,沒想到李總已經懂得這個概念了。”

砸了咂嘴,馬宏勁不禁感慨“真的是,不服老不行啊。現在的年輕人對於知識的掌握,和資訊的接受能力越來越高了。當初我還以為,模組化的裝置在國內拿出來,肯定會有一個接受的過程。沒想到啊,在李總這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兒了。聽李總剛才的一番話,對於這個概念的優點,已經有很深的體會了。”

噗、

見馬宏勁一時間有些悵然,李陽不禁感到好笑。

他心說不是國內的年輕人眼界高了,資訊接受程度高了。

而是你.....不走運遇上我了啊。

模組化這個概念,別說是現在,在o5年之前基本上都沒有人提及。

也就是在15年之後,國內進入工業2.o時代,各個產業都進行產能升級的時候才炒起來的。

如果不是說遇到自己,馬宏勁的這個裝置研概念,在國內真的是可以震撼到絕大部分人的。

不過這個話,他作為一個穿越客倒是不好說了。

見馬宏勁一時間有些悵然,一旁的秦喜斌呵呵一笑道

“老師,你這就有點小瞧天下英豪了。李總雖然是幹企業做生意的,但是他也是非常好學,而且非常樂意接收新知識的人。我這一段時間跟他在一起,可是聽他身邊的人說起了不少他的光輝歷史。

比如透過炒股票賺取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後來搞新型的泡麵食品,以及各種有意思的食品配套玩具,都是他自己想出來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