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佳人迴歸(第1/2頁)

作品:《重生之驕陽似我

從趙天成那裡出來,已經是下午一點多鐘。

想到剛才午飯時趙天成的樣子,開著車的李陽還忍不住的樂。

96年網際網路還沒有普及開來,他跟趙天成說的這些,完全是建立在資訊不對等的前提下。網路交際的特點是什麼?

就是虛擬啊!

誰都不清楚坐在電腦另一邊的人是什麼樣子,在這個**都還沒有問世,更別提什麼影片聊天的時代,在網際網路上跟交流的人,誰知道什麼樣子?

李陽也就是利用了這種網際網路的特性,一點點的暗示趙天成自己認識個很牛逼的從事經濟學研究的網友而已。

但是趙天成卻信了八成,李陽口中的“老吳”就是吳敬連。

趙天成交代的,一個星期跟“老吳”聊一次的事兒,對於李陽來說不是什麼問題。他雖然不認識吳敬連,但是吳敬連的書他可沒少看。大學時代李陽上過一段時間經濟學的選修課,對於這個引導左右了國內經濟基礎建設的經濟學大佬,還是比較瞭解的。吳敬連比較著名的基本著作,他都仔細的拜讀過、

所以李陽倒是不擔心在趙天成這裡會露餡。

不光是他寶貴的記憶中有很多吳敬連現在還沒有出版的著作,就算沒讀過這位經濟學泰斗的著作,李陽也是改革開放三十年的親歷者。對於未來中國的經濟展方向,他是心知肚明。

而話說回來,就算是被趙天成看出了馬腳露了餡,李陽也不怕——畢竟,他可從來都沒有說過,這個杜撰出來網友“老吳”,是吳敬連本人。

但是今天和趙天成的一番交流下來,倒是提醒了李陽一件事情。

那就是當下在國內,網際網路已經出現。並且諸如“瀛海威”這樣的企業,已經開始搭建起了用於網上溝通的網際網路社群和論壇平臺。

類似今天和趙天成說的“網上咖啡屋”,就是瀛海威在96年三月份推出的一個網際網路專案。

這玩應大致的功能,就像是後來的qq聊天室差不多。一大堆人用瀛海威的賬號密碼登入,然後被隨即分在一個小的交流群組裡面,可以用文字的方式進行網上交流。

而和瀛海威同時期的,國外的谷歌郵箱,也已經在國內剛剛興起的網際網路上流行開來。

隨著“因特耐特”這個新鮮事物的誕生,越來越多的中國年輕企業家也將會在這片全新的領域裡,展開他們各自的傳奇故事。

李陽雖然不懂這些東西,但是這並不妨礙他想借這股東風的決心。

見識,就是他最大的資本。

尤其,是在這個麻花藤還沒有搞qicq,馬老師還沒建立阿里的時代。他腦海中的那些概念,就是一筆巨大的財富。

透過今天和趙天成的一番交流,他就已經清晰的感覺到了。

就連趙天成這樣高學歷,而且身居高位的精英人士,在聽說竟然有這麼一種東西,能讓身處全球各地的人,在一起進行交流的東西時,都是滿帶著震驚和嚮往的。

無關學歷和閱歷,就是讓他們往天邊兒想象,他們也絕對想不到在短短的二十幾年後,網際網路將會成為大部分人不可或缺的實用工具。

甚至在網際網路上動動手指,就可以實現衣食住行,甚至是相親處物件這樣的事情。

想到這些東西,李陽覺得自己有必要搞個電腦了。

今天和趙天成吹的牛逼確實是離譜,但其實其中有一樣並不誇張。這個時代能夠實現網上衝浪的,都是國內精英中的精英。

中國的第一代網民,素質不是一般的高。如果日後想要在網際網路領域有所作為,當下正是擴充自己這方面交際圈的最佳時機。

帶著這種想法,李陽專程給張克明去了個電話,讓他專程去一趟省城購置一臺像樣的電腦。